06.05 《 魅力董卿》|董卿:有漂亮的思想,才會有漂亮的人生

1.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有人說:“女人最要命的就是自卑。”沒錯,如果你連邁出腳步的勇氣都沒有,又何所謂成功呢?

剛上大學那會兒,董卿一直被自卑困擾著,生活裡一度找不到特別鮮亮的顏色。

在那段難捱的歲月裡,是書籍給了她力量。

董卿說:“我跟自己有過一次對話,對話的結論就是,我不應該犧牲我閱讀的時間去練習臺詞、形體。相反,我應該使我的書本知識更紮實。”

“我有博聞強記的特長,要比閱讀能力,班裡同學中我應該算看書最多的。每次文化課考試,我也總是名列前茅。

我經常這樣說服自己,班主任老師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從這方面樹立我的自信心。”

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可以先選擇一件自己最有把握也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後再去找一個目標。

不要總是關注自己的弱項和失敗,而應將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自己最感興趣、也最擅長的事情上去。

從中獲得的樂趣與成就感可以強化自信,驅散自卑的陰影,緩解心理壓力和緊張。

《 魅力董卿》|董卿:有漂亮的思想,才會有漂亮的人生

每個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決定權都在你自己的手中。

當你內心的需求和周圍的世俗標準不一致而產生衝突時,先給自己一個冷靜的時刻,停下來靜靜聆聽自己的內心,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人這樣問過董卿:“你酷愛文體,是受到父母的特別培養嗎?”

董卿搖搖頭:“恰恰相反,他們特別反對,覺得唱歌跳舞挺沒出息。”

自小喜愛藝術的董卿並不被家人認可。17歲,董卿瞞著父母,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

收到複試通知單那天,家裡引起軒然大波,傳統的父母認為到了那兒無非是整天蹦蹦跳跳瞎鬧騰,就是不同意。

《 魅力董卿》|董卿:有漂亮的思想,才會有漂亮的人生

如此一來,一場“暴風驟雨”在所難免。

父親倔,可女兒更倔,據理力爭,決不妥協。

最終父母沒有說服倔強的董卿,雙雙陪她去上海參加了面試。

正如託尼·霍克所說:“你可能永遠都達不到頂峰,但是如果你正在做你喜歡的事,那麼與其中蘊藏的快樂相比,財富和名聲又算得了什麼呢?”

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事,要敢於說“不”。對於不符合自己意願的事,要敢於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有勇氣做自己想做的事,有膽識面對重大壓力,跟著心走,才能活得灑脫自在,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2.堅守自己的決定。

董卿從來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她現在都還記得當年上海戲劇學院的班主任對她的評價:“老師說我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並會付出最大努力

。”

大學畢業後,董卿先是在上海主持過《從星開始》、《相約星期六》等欄目。

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卿最初的熱情在日趨平淡的生活中消退,她迷茫了。低沉之際,中央電視臺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董卿知道有一扇新的大門正向自己敞開。

央視,主持人心中的聖地,她很動心。可是上海有自己七八年拼下來的“江山”,這裡的一切那麼安逸和熟悉,她又很不捨。

最終,董卿選擇了北漂,“生活好像回到了大學剛畢業的時候。”

《 魅力董卿》|董卿:有漂亮的思想,才會有漂亮的人生

看上去纖秀柔弱的董卿,其實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下了決心,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因為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見,所以,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業三級跳,董卿在她智慧的抉擇中優雅而從容地完成了

1993年,她毛遂自薦進入剛成立的浙江有線電視臺,走出了主持生涯的第一步;1995年應聘上海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在上海工作如日中天的時候,毅然決定北漂。

每一次選擇,董卿都要放棄當時所有的成績,或許在旁人看來有點“傻”,但她還是頭也不回地走了。

因為她知道自己最想追求的是什麼,並且堅守內心深處的真實,去選擇屬於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你還在為眼下的生活踟躕迷茫時,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

從一開始就看清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然後朝著它不懈前進,總有到達的一天。

3.守得住繁華,耐得住寂寞。

繁華的日子如煙花般美麗,同時,也如煙花般短暫。

當一切歸於平靜時,我們也要全身而退,不抱怨不遲疑,用一顆平淡細膩的心來享受寧靜的素樸和真實。

董卿在職業生涯的長跑中,經得起大紅大紫,也耐得住寂寞。

在億萬人矚目的春晚直播結束後,董卿一個人孤單地走在空曠的大街上,回到家中吃了一碗速凍水餃,那種感覺讓她感受到了一種辛酸。

那是一種繁華過後的寂寞。

那種繁華是真實的,那種孤單寂寞也是真實的。

董卿曾說:“春晚真的像煙花一樣絢爛。這樣一個舞臺,這麼多的人,這麼長的時間,突然就劃下句點,總覺得自己還有往前衝的慣性,一下子剎不住車,但其實它已經結束了。”

這種落差還得靠自己來調整,畢竟現在父母不在身邊,所以多少有一點不知所措。

《 魅力董卿》|董卿:有漂亮的思想,才會有漂亮的人生

白巖松曾經用“化蝶”來給董卿做評語。他講了一個細節:和董卿出差歸來,董卿帶了好幾個裝演出服的大箱子。

車上,白巖松問:“你回哪兒?”

董卿當時很茫然,那個時候已經將近黃昏,大街上擠滿了回家的人。

董卿淡淡地說:“回辦公室吧。”

那時她租住在央視附近。

在親朋好友眼中,她始終是個執著、好強的女子,惟白巖松所述的“化蝶”二字,能讓江湖上所有心懷夢想的打拼女子心生惺惺之情。

生活,需要一種灑脫的姿態,既能升格,也能降調;既能浪漫,又能扮演好自己的各種角色,經得起繁華,歸得起平淡。繁華與落寞之間,才是最真實的生活。

每年的“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董卿都會每日緊張備戰,力求完美,結果還是不慎唸錯一位選手的成績。

節目結束後,領導說,今後一定要注意啊。

一向嚴格要求自己的董卿瞬間崩潰,就在會議現場,她掉下了眼淚。

看似風光無限、讓人羨慕的職業,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

就像遇到了不幸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各種滋味,只有當事人明白。

生活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

無論是好的時候,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人面對脆弱的能力,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樂觀,微笑,或許就會發現一切都會“柳暗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