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研究生100元白手起家,用22年做到6億身家

簡偉文,身家保守估計在6億元以上,他不僅是上市公司伊立浦的董事長,也是另外一家模具企業的創始人。但如果時間翻回到22年前,他僅是一個窮得叮噹響的研究生。

研究生100元白手起家,用22年做到6亿身家

1988年, 簡偉文碩士畢業後,到東莞幫助一間港資企業創辦養殖場。

“1990年我決定辭職,隨後便拿到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生意合約,”對於22年前的第一筆生意,簡偉文仍然記憶猶新,“這個合約對方已經簽字蓋章,只有金額和簽名處留有空白,也就是說,只要我簽了名上去,金額部分我想填多少都可以。”

合約約定,簡偉文必須在45天內生產並交付13副模具。這對剛剛辭職下海、且從來沒有進過工廠大門的簡偉文,是巨大的挑戰。於是,簡偉文傾盡全部身家100元,買了一些圖紙和製圖用具,開始設計模具。就這樣,簡偉文利用專業知識把第一筆生意做成了。簡偉文一夜之間讓自己變成了“萬元戶”。

研究生100元白手起家,用22年做到6亿身家

賺到第一桶金後,簡偉文對自己的生意前景越來越自信。於是,拿著賺到的1萬元,立即到武漢買了3臺二手的機床,回到家鄉南海,開始租廠房,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個五金模具廠。

一天,一個鄉鎮企業找到簡偉文,要做一個聖誕鍾。這個聖誕鐘相當複雜。簡偉文早上拿著樣品到華工找從事金屬材料研究的老教授,這位老師表示從來沒有看過金屬材料與音樂性能關係的文獻;他又回到原來工作過的機械研究所,舊同事們一聽聖誕鐘的性能同樣不敢碰。“大家都不敢碰,是不是意味著我可以試一下?”簡偉文決定放手去博一下。

研究生100元白手起家,用22年做到6亿身家

就在同一天晚上,藉助工廠用來燒熱水的“蜂窩煤爐”,反覆摸索至凌晨,簡偉文弄清楚了使聖誕鍾音色清脆、有回聲的原理和工藝。產品開始從工廠裡被生產出來,但出乎簡偉文意外的是,該公司在發運出口的時候,在海關被競爭對手攔截,理由是該產品涉嫌侵犯某歐美公司的知識產權簡偉文在第一次“聖誕鍾”生意上就虧了幾十萬。

第二年,一個港商在生產每套16只銅聖誕鍾時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音調合格率只有46%。簡偉文得知後,馬上聯繫這個港商,因為有“調音的基幢,所以特別有底氣。簡偉文要求港商先行支付10萬元,並向客戶承諾其合格率從46%提高到90%以上。這次,他沒有虧損,反而在開展該業務的第一年就賺了200萬元;到了第二、三年,又有300萬元進賬。

“知識就是財富,將來,我會把更多的知識投入到產品的研發中去,而每一個變現的知識,都會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