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探尋巴巫文化玄奧,15位國學和巴文化專家教授赴巫溪調研

華龍網9月14日09時33分訊(記者 趙玲)昨(13)日,重慶市15位國學、巴渝文化專家教授和藝術家深入巫溪縣,對巫鹽古道和巫咸文化遺存進行深度考察。

西南大學教授、博導、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重慶國學院院長、重慶國學學會會長劉明華表示,此次考察,深感巴巫文化歷史悠久,神奇絢爛。巫溪山川美麗,民風淳樸,巴鹽古道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與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文明相比,人們對其歷史意義和當下價值的關注和研究還遠遠不夠,專家們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探尋巴巫文化玄奧,15位國學和巴文化專家教授赴巫溪調研


劉明華、喻學忠、常克、梅忠智等參觀巫溪縣博物館。作家常克供圖

巫溪縣委宣傳部部長王芳代表縣委、縣政府熱烈歡迎專家教授和藝術家們到巫溪,期待深度的文化調研為進一步闡釋博大精深的巫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此行主要調研巫溪古路鎮觀峰村農耕文化、孝德文化、村史文化等鄉村文化振興發展特色,瞭解雲臺寺宗教文化發展,重點考察寧廠古鎮巫文化、鹽文化發展有關情況,解讀荊竹峽神秘的先秦濮族巖棺群以及古人喪葬文化玄奧。

知名作家常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大巫山地區遺存著豐富的中華文明寶藏,巫咸文化作為獨有的文化符號,讓巫溪具有濃郁的源頭文化高度。據常克介紹,即將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的20餘萬字學術著作《巫鹽天下》對此很有參考價值,這部著作在巫文化探索上有新發現、新論證、新建樹,其融散文與學術於一體的行文風格,本身也是一種創新,值得期待。


探尋巴巫文化玄奧,15位國學和巴文化專家教授赴巫溪調研


專家教授參觀古路鎮觀峰村觀光農業。作家常克供圖

出生於巫溪本土的作家唐文龍多年從事宣傳和文化工作,在潛心研究中挖掘了大量巫鹽古道與神巫文化相聯繫的歷史密碼,進行了長期數據分析與總結,第一次開創性提出:“5000年的巫鹽文化演進直接影響了古庸文化、巴文化的發展,鹽道文明促進了巫文化、巴文化、楚文化、秦文化、庸文化的交合融匯,形成了一條影響中華文化發展的重要文化沉積帶。”

重慶師範大學教授、巴文化專家何易展感慨:“巫溪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巫文化是巴域文化的重要特色,其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影響深遠。”他表示,巫文化與自然地理及鹽文化有密切關係,其早期未被人類認知的“科學”成為巫術的來源,也成為古代宗教的搖籃。“巫”即是歷史的文化遺存,也是理性的哲學認知,“巫”並不是非理性和傳統觀念中的迷信和朦昧。


探尋巴巫文化玄奧,15位國學和巴文化專家教授赴巫溪調研

3.png (393.9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9-14 14:12 上傳

參觀古路鎮觀峰村農耕文化博物館。作家常克供圖

“巫溪有著悠久的巫文化傳統和鹽文化積澱,這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不管對於巴渝文化研究而言,還是對巫溪的經濟文化開發而言,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值得國內學術界投入精力深入研究。”重慶文理學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黃賢忠副教授說道。

前不久在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

“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常克告訴記者,本次活動就是重慶國學院、重慶國學學會在學習貫徹此次會議精神的一次特別實踐。

梅忠智、陳衛星、喻學忠、常雲平、曾雪梅、楊捷、龔澤軍、王峰、向鴻照、張湧等專家教授和藝術家參加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