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服用阿斯匹林預防心梗、腦梗時,可以吃吃停停嗎?

青青靜szw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經典老藥,隨著對阿司匹林認識的逐漸深入,阿司匹林已經成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預防心梗、腦梗的最大處方量的藥物。


阿司匹林所預防的心梗腦梗,其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的成因主要是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導致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預防,都需要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機理主要是因為阿司匹林不可逆轉地抑制血小板上的一種酶,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產生的諸多惡果,比如心梗和腦梗。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吃吃停停呢?


1.阿司匹林從口服到代謝短時間內可完成;

單純的阿司匹林的半衰期非常的短暫,只有15-20分鐘左右,在胃內吸收迅速完全。而且由於阿司匹林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鹼性腸液溶解,所以阿司匹林大多數都做成腸溶片。即便如此,腸溶片的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普通片來比較,也只能是吸收延遲3-6小時。而且阿司匹林吸收後的主要代謝產物水楊酸,是通過肝酶代謝,但由於肝酶代謝能力有限,水楊酸的清除為劑量依賴性。因此清除半衰期可從低劑量的2-3小時到高劑量的15小時。根據這些藥理特性,阿司匹林腸溶片在體內的代謝,幾乎可以確定的是24小時左右即可代謝完畢,所以,阿司匹林需要每日服用。

2.血小板每日都會更新;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阿司匹林1天內肯定代謝完,那麼為什麼停阿司匹林做手術需要1周的時間呢?這是因為,阿司匹林不可逆的結合血小板的一種酶,看到了,是不可逆的。一旦被阿司匹林結合這種酶,直到被結合的血小板死去,其功能一直都是被抑制的。而我們知道,血小板的壽命約7到14天,所以,我們需要被抑制的血小板喪失功能,就需要1周以上的時間。這個時候問題就又來了,既然是血小板被抑制後1周到兩週才死亡,為什麼我們不能每週口服一次阿司匹林呢?這是因為血小板並不是集體死亡,而是每天約更新總量的1/10,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來抑制新誕生的十分之一的新生血小板。


3.吃吃停停反而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

陳大夫沒有見到其他吃吃停停增加風險的研究,但是2015年在美國新奧爾良召開的美國中風協會研討會上,來自瑞士洛桑大學的帕曲克.邁克爾博士公佈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中風患者如果間斷服用阿司匹林,再次中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由此可見,定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良好的依從性,如果吃吃停停,和堅持口服相比,堅持口服藥物的獲益會遠遠大於間斷口服藥物。所以,為了生活的更好,我們還是堅持口服吧!


按時服藥,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基礎,畢竟除了阿司匹林,還有他汀、降壓藥、降糖藥等好多藥品,都需要你有良好的依從性。

因為,我們需要阿司匹林讓我們活的更有質量,活的更有尊嚴。


如果您有什麼健康疑問,可以關注心健康,我們每天都會把最新、最實用、最看得懂的科普推送給您!您也可以點擊本人首頁的在線諮詢,我可以為您解決更多的健康疑問!


心健康


“服用阿斯匹林預防心梗、腦梗時,可以吃吃停停嗎?”,不贊成(不應該)吃吃停停,建議持續服用。這是由於服藥的目的和藥物的藥理作用等決定的。

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心梗、腦梗,那您一定是有服藥的適應證的,需要服藥去預防疾病,這是一個長期和持續的過程。那服藥就要遵循藥物作用和代謝的規律,這樣才能保證療效。

【阿司匹林是怎樣作用的呢?】

阿司匹林預防心梗、腦梗,最主要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怎樣作用呢?最主要的途徑是不可逆轉地抑制血小板上的一種酶(環氧化酶),這樣,就抑制了血小板上的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血栓素(烷)A2。這種血栓素(烷)A2,是血小板上引發聚集的物質,還可以引起血管收縮。阿司匹林抑制了血栓素A2的產生,就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性,減少了血栓形成的機會(當然還有其他作用和途徑)。

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和患者,血小板的活性是增強的。也就是說,血小板容易發生聚集,形成血栓。因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疾病和“突發”事件。研究發現,對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一級預防,可以使心腦血管血栓事件(心梗、腦梗)的發生率減少20~30%。對於冠心病患者,心梗發生率可以減少20~50%不等,對於腦梗患者,再發風險也下降30~50%不等。

【如果吃吃停停,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後果就是藥物作用不足,血小板活性沒有得到有效抑制,而且同樣承受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吃藥本身就有風險,當然風險要明顯小於獲益)。

人體的血小板生存期大約在7~14天,每天都有10%左右的血小板更新,因此我們服阿司匹林一般要到一週左右才能抑制住大部分的血小板而起作用。以後每天服藥,抑制新生的血小板,這樣保持住藥物的療效。研究發現,大約有20%的完整血小板就能維持正常的止血功能。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臨床療效可以維持48小時。但是,如果停藥時間過長,新生的血小板增加超過20%,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就會恢復。

有些患者顧慮不良反應不按時服藥,吃吃停停。可是一旦停藥,藥物抗血小板的作用很快就不足了,就會引發心血管事件,這在臨床屢見不鮮。如有患者因為拔牙停藥,可就在停藥過程中腦梗了(所以現在口腔科拔牙有些不要求停阿司匹林了);有些冠心病患者因為有創檢查停藥,事後沒有及時恢復服藥,結果心絞痛發作、甚至心梗了。而吃吃停停,並不減少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結果是藥物療效達不到,還同樣承擔不良反應的風險。

所以,如果是適應證需要服藥,那就規律服藥,不要吃吃停停。當然,服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不良反應,因為有時不良反應是無法預測的。但是阿司匹林總體的安全性還是好的。研究顯示,服藥每5000例可能發生1例上消化道出血;每年1000例僅增加1-2例顱外出血,卻可以預防19例嚴重心血管事件。

還有,服阿司匹林後出血時不容易止血,所以要注意避免外傷、磕碰。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段醫生答疑在線😱阿司匹林最忌諱吃吃停停😱

阿司匹林,用於預防心梗腦梗時的正確用法:每天一次,每次100mg,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忌諱吃吃停停,這樣不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病。



阿司匹林為什麼要每天一次服用?

阿司匹林與血小板結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防止血栓形成。阿司匹林與血小板結合後是不能分離的抗血栓的作用持續在血小板的整個生命週期,直至血小板凋亡。

但是,每天約有10~15%新生的血小板,這部分血小板是有活性的。所以需要每天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來抑制這部分血小板。



阿司匹林吃吃停停會有什麼後果?

偶爾一次忘記服用了,新生的15%的血小板不足以引起血栓形成,所以,下次按時服用即可,也不用再補用。

但是如果連續好幾天漏服,使越來越多的血小板不能被抑制,反而會引起血栓風險增加。


段醫生特別提醒:

(1)要想藥物發揮最大的效果,需正確服藥。

(2)某些情況下,如胃不好,可以隔天一次。

(3)最好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減少對胃的刺激。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用藥。這幾點毋庸置疑!

無論是藥理機制還是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都已證實了這一點。

好多朋友問王醫生說,阿司匹林有副作用,那我就吃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

王醫生說:這樣既起不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還增加了出血風險。要麼吃!要麼不吃!

吃不吃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今天只討論必須吃阿司匹林的這部分人群,為什麼必須堅持吃,而不能中斷。

先給大家介紹一個最新研究結果:

歐洲人對60多萬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的追蹤研究發現,停用阿司匹林,心梗風險增加了大約37%。

早一些的研究也發現,停用阿司匹林4周內,腦梗風險比正常情況增加了3倍,平均停用阿司匹林後發生腦梗的時間是9天。

鐵一般的證據,證明不能停阿司匹林。

大家會問,那隔一天吃一頓行嗎?

不行!

您想想任何藥物在體內都需要一定的濃度才能達到一定效果,今天吃了,明天停了,濃度就會降低,濃度低了肯定起不到最佳的抗血小板的效果,自然起不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

實在還想不通,就想今天吃了飯,為啥明天還要吃,為啥不是今天吃一頓,後天吃一頓呢?基本上一個道理。

阿司匹林,非常偉大的藥物,我們不能因為他的副作用,而懼怕他,我們要科學的利用他為我們服務。

有必要吃阿司匹林的朋友,一定是規律的吃,而不是想當然的吃停停!


心血管王醫生


神內小美醫生,回答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或者留言,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首先是:

對於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病預防的患者,國際上指南推薦的是要長期服用;

小劑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我們用於腦血管病的一級與二級預防選擇的劑量是(100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為什麼這樣說呢?

(1)我的理解:

間斷的服用阿司匹林有效的血藥濃度達不到,所以起不到預防作用,或者預防作用減弱;

(2)研究指出:

小劑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經有研究顯示長期用藥獲益明顯,因為停藥48小時,阿司匹林的預防作用就會減弱;

此外,我們目前建議服用的拜耳公司生產的“拜阿司匹林”標準劑量為100mg,這是一種腸溶製劑,在腸道內分解吸收,胃腸道副作用少(性價比較高)。


神內小美醫生,回答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或者留言,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神內小美醫生


“心梗、腦梗”是心腦血管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嚴重結果,服用阿司匹林對此兩者有預防作用不僅已經被大量的研究所證實,而且也被宣傳了多年,可以說目前已達到了相當程度的知曉率,但是正如本問題所問到的關於是否需要持續堅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性治療的問題上公眾所知曉的卻相對模糊。精靈醫生也藉此問題再次對這一問題向大家解釋明確。

說道本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行。原因也很簡單,阿司匹林的預防效力是有藥物作用時間的,目前用於藥物預防的製劑已經結合了藥物代謝的規律進行了科學的設計,如果不按照這種服用方法,而是吃吃停停則不能保障藥物預防作用的持久性,因此也達不到所希望的預防效果,而反過來卻仍然承擔了服用藥物副作用的風險,所以從整體上來看這樣服藥的後果是既不能達到預防的目的還承擔了服藥的風險。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在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過程中採取“吃吃停停”的方式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沒有養成服藥的習慣,導致想起來就吃,想不起來就不吃;其二,服藥過程中產生了身體的副作用,因此採取緩幾天再吃的現象。對於前者需要提高自己的意識,並對其多進行健康宣教,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服藥作息;對於後者有部分患者初期有相應的不適感,但是逐漸適應就可能消失,而有些患者則副作用明顯,這種情況則可以選擇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調整為其它的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精靈醫生


有的朋友會問,阿司匹林到底應該晚上服用還是白天服用,其實並不需糾結。只要每天堅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起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疾病,這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分,需要者才需要每天固定服用。如果不必要的,服用阿司匹林則會可能會增加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如胃腸道出血等。

部分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者,會有明顯的胃腸道不適症狀,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加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來對抗這一不良反應,如果還不能耐受,可能需要更換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氯吡格雷等。

總而言之,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就需要長期堅持服用,而不能吃吃停停。


惠大夫在江湖


不可以。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殘原因,其中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步驟,而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能夠防止斑塊破裂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從而有效預防急性血栓事件。

大量研究已證實,阿司匹林能夠明顯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發病以及死亡的風險達50%,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中作用顯著,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

隨著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斷升高,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但是,有關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仍有許多誤區,比如,一些心梗、腦梗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要求“吃吃停停”。

阿司匹林主要通過抑制血小板的環氧化酶,減少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釋放,減少血栓的形成。因此,針對有糖尿病、高血壓、缺乏運動、肥胖、高齡、有家族史、高血脂、吸菸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病人進行的一級預防(預防其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針對已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進行的二級預防(預防其再次發作),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能夠發揮很好的預防作用。

該藥口服後大部分在小腸上部吸收,在胃腸道、肝及血液內大部分很快水解為水楊酸鹽,約6小時內濃度達高峰。隨劑量的不同,阿司匹林所起的作用也一樣。大劑量(超過4g/d)具有消炎及抗風溼作用,中等劑量(0.5~3g/d)具有解熱鎮痛效應,而小劑量(75~300mg/d)則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因此,專家推薦其應該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每天75~150mg治療,這種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被認為療效最大、毒性最小。

如果偶爾一次忘記服用阿司匹林,體內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對於抗栓作用影響不大;然而,若連續漏服將會導致血栓風險增加。所以,偶爾忘記服用一次阿司匹林不會影響其療效,儘量在下一次服藥時間服用常規劑量的阿司匹林即可,不需要在下一次服藥時加倍劑量,過量服用阿司匹林不良反應會增加。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因某種原因(如手術、拔牙、出現出血或過敏、不遵醫囑等)突然停藥,會使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尤其是血栓風險高的二級預防患者。因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因為任何原因停藥均應十分慎重,並在醫生指導下采取相應措施。

所以,對心梗、腦梗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不能吃吃停停,更不能隨便停藥。


李青大夫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預防血栓的形成,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那麼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的過程中,吃吃停停可以嗎?如無禁忌或嚴重的副反應,一般不推薦吃吃停停這種方式。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更多用藥科普知識與您分享!

為什麼不推薦服用阿司匹林防血栓吃吃停停

首先,對於血栓的預防,不管是發作過血栓或做過支架、搭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級預防,還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的一級預防,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吃吃停停的服藥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特別是二級預防,一定要謹遵醫囑,醫生如果說一直吃,在沒有內出血等重大副反應的情況下,就應該一直吃。

其次,雖然相關的文獻報道較少,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多或少也存在“撤藥反彈”的情況,因此,如果是吃吃停停,吃一段時間就不吃了,想起又吃,突然停藥,反而會增加血小板反彈性凝集的風險。

什麼情況下應該停藥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大的風險就是內出血。在服用前,應當全面的評估服用該藥物導致內出血的風險,服藥期間也要密切關注身體的狀況。如果出現內出血的徵兆,應及時停服,並就抓緊就醫。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間,發生內出血的危險期是服藥的前12個月,最大的風險期是服藥的前三個月,因此,在服藥初期,一定要多注意有沒有因為服藥出現的皮下出血、腹痛、嘔吐、黑便等可能的內出血狀況,如果發現,應停藥就醫。


李藥師談健康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何謂吃吃停停?如果阿司匹林想吃就吃想停就停,肯定不行!不過有某些情況還真得吃吃停停,但這吃吃停停可不能以患者的主觀意識為主,這得看疾病的發展和動向,由專業的醫生來定。

開始阿司匹林治療的人,是確定有心腦血管潛在梗塞風險的人群。這樣的人群,在沒有禁忌證的前提下,要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血脂高的要服用他汀類藥物調節血脂;血壓高的要服用降壓藥;有糖尿病的要使用降糖藥。簡單的總結一下,“三高”人群在抗栓治療時,應該早期、持續和長期使用藥物,其中包括阿司匹林。

什麼時候要停呢?在發生阿司匹林禁忌症的時候,就得停止服藥。比如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的時候,就必須要停服阿司匹林。腦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也要停服阿司匹林。對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也要停服阿斯匹林。這麼說吧,凡是發生有關消化道損傷,以及各種出血的患者,都得停服阿斯匹林。

但阿司匹林的停服只是暫時的!從遠期利弊來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獲益會大於其導致的風險。在患者出血性疾病控制穩定之後,建議仍要繼續服用阿司匹林。對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人,可以考慮使用氯吡格雷來替代。

所以從阿司匹林的使用上,有可能出現“吃吃停停”的過程。但“吃”還是“停”要根據患者的各種情況,以及疾病發展而由專業的醫生進行風險評估。如果是患者自做主張的吃吃停停,絕對不可以!因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如果突然停藥,會引起血小板反跳,會更容易發生心梗、腦梗!所以是,吃藥得聽醫生話,健康相伴幸福家!

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