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天津的相聲演員都很努力?

刻愛


古往今來有句話,叫“天津人難伺候”,早年間凡是想成名的角兒,你要想人前顯貴,必先過天津人這一關。

我小時候,常聽老一輩說“北京學成,天津走紅,上海賺包銀”,打個比方,譚元壽、馬連良、梅蘭芳、奚嘯伯這樣的大角兒,要想打開市場,您必須到天津衛走一遭。臺上的演員,那怕您名望再大,稍微一句唱走眼,或是一個身段兒沒耍好,臺下觀眾立馬就聽得出看得出,當場叫倒好,鬧不好大茶壺飛過去。天津人就有這種本事,等到天津人挑不出你毛病了,你就算火了。京劇界的腕兒都這樣,更別提說相聲的了。

要不說有兩種人最“忌諱”天津呢,一種是藝人,一種是廚師。為嘛這兩種人怵頭天津,無非是天津人“耳朵尖嘴巴刁”。別人耳朵聽不出,嘴巴嘗不出的,天津人就能做到。不過這種“功夫”基本體現在老天津衛身上,似我這新一輩的,早已“失傳”了。

就比如我一次去飯店吃飯,隔壁一位70歲的大爺要吃熘魚片,老闆端上來,大爺吃了一口,立馬“挑刺”,說這道菜做的這不好那不好,最不好的是有土腥味兒。最終老闆給換了個菜,大爺這才滿意,不過這道菜老頭也調出毛病,比如胡蘿蔔不夠細、辣子不夠辣。

好嘛,介尼瑪哪是民間大爺,這純粹是美食家啊。我當時好奇,就想嚐嚐嘛叫土腥味兒。讓老闆上了一道熘魚片,我跟小哥幾個吃了個底朝天,愣是吃不出嘛叫土腥味兒。酸甜可口,滑滑溜溜,可謂上乘,怎麼大爺就吃出土腥味兒呢?後來我明白了,不怨老頭嘴刁,是怨咱不夠道行。如今不喝海河水了,嘴巴也不如老一輩了。

嘴巴不如老一輩,耳朵也就自然不如,比如相聲。要說傳統相聲,天津佔一絕。老一輩的相聲大師也多是出自津門,暫且不說土生土長的馬三立、常寶華、劉文步、楊少華、蘇文茂,您就算侯寶林這樣的大師,想要成名,必須到天津“開逛”。當年三不管撂地攤的哪一個不是相聲界的腕兒。後一輩出來的相聲精英就更多了,高英培、範振玉、黃鐵良、尹笑聲、魏文亮、黃族民、師勝傑、馬季、馮鞏……對了,當然還有現在最火的郭德綱。

有這麼多大師名人襯托著,你小一輩的不下苦工不努力行嗎?一個包袱抖不響,就丟了你師爺的臉面。而且你還不能鬆懈,只要你一鬆懈,市民的功力就超過你了。為嘛,這是“哏都”,這就是天津衛!


大獅


因為稍微一鬆懈,市民的水平就超過他了,

這是句玩笑話,但是也說明天津人對戲曲,曲藝,特別是相聲的熱愛。這種熱愛完全融入了平常的生活中。

對天津人來說,相聲不是特意去聽去看,而是隨時可以走進茶館看一場,開車時隨意打開收音機聽一段,聊天時自然而然帶出幾個相聲裡的包袱。

郭德綱說書時說過這麼一段,“據說有統計,天津男人如果做一個兼職,第一選擇是開車,第二選擇是送外賣,第三就是說相聲”可見在天津人眼裡,相聲就是隨時能來上兩句,就值個30塊50塊的小手藝。

但這並不說明天津人看不起相聲,好的相聲藝人在天津人心中反而會有更高的地位。解放後張壽臣年歲大了,有時候在臺上說單口臺下都聽不太清楚,但是觀眾絕不抽籤;馬三爺晚年在天津觀眾心中奉若神明。前提是,你得真好,真有能耐!比市民強不了多少,那就必須得好好努力!


大老虎007


先說小編的答案,因為說相聲就是一門手藝,一份工作。天津的相聲演員把說相聲當成自己的一份本職工作,說好了是本分,說不好是失職。“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不努力能行嗎?

曲藝界有這麼句話“北京學藝,天津走紅,上海賺錢。”,其實最難的就是第二步,天津走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天津人太哏兒了,小編曾經坐天津的出租從高鐵站到酒店,一路上司機師傅嘴就沒閒著,介紹天津衛的來歷,天津的相聲茶館,介紹天津的特產,風土人情等。我問他為什麼說的這麼好?司機說,自己作為一個司機,經常是外地遊客瞭解天津的第一扇門,自己作為天津人有這個義務給遊客帶來對天津最好的第一印象。小編當時聽完對司機師傅刮目相看,不只是因為他對天津的講解通俗易懂,而且他心中有一份作為天津人的自豪感,自己作為出租車司機來說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

小編第一次去聽的相聲就是在名流茶館聽的,票價80,第一排中間位置。可以說是VIP中P了。而知道名流茶館,正是司機師傅介紹。開場第一個節目是一個老先生表演了一段快板書,後面幾對年輕相聲演員的表演也都很棒。讓我印象最深的壓軸的節目,一個老先生跟一個年輕人一起表演了一段對口。那時岳雲鵬剛拿了歡樂喜劇人第二季的冠軍,老先生拿岳雲鵬開涮,要跟他在歌唱上比高低。然後非常賣力地學各種歌曲。最後也是累得滿頭大漢。

在天津像名流茶館一樣的相聲表演場所少說有幾十個,很多年輕人都把說相聲當成自己的工作。說到工作,你當個程序員,你的努力就是天天敲代碼,研究各種算法;你當個廚子,你的努力就是每天炒好菜,研究各種菜的做法;那作為一個相聲演員,他們的努力就是每天說好相聲,然後研究各種讓人發笑的技巧。這些都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天津的相聲演員之所以努力,一個是工作使然,再一個,還是回到那句話“北京學藝,天津走紅,上海賺錢”。天津人骨子裡都是比較幽默的,朋友們可以看一下《陽光的快樂生活》,一部由楊議自導自演的輕喜劇。裡面的故事背景就是在天津,還是很真實地反映了天津人的日常。聊天就跟說相聲一樣。你想想,天天聊天跟說相聲似的,那笑點得多高啊。作為一名相聲演員,你要是能把天津人逗樂嘍,那你就算成功了。要想把天津人逗樂了,那演員要付出的努力會比別的地方多的多。


禹錫傳媒


天津相聲演員

學徒——演員——著名演員——收徒收拜師費——打壓沒師承的演員

這是他們賺錢的套路,不努力行嗎?


雙六指笑面小鬼


這是真的嗎?



刻愛


因為愛拼才會贏


溫馨港灣129054925


天津的相聲演員說的是相聲,不騙人,郭德綱德雲社一幫烏合之眾就是騙錢,來天津試試,把德雲社總部開在天津算郭德綱你有種。


用戶84215565714


不是說只有天津的相聲演努力,默默努力的演員有很多,天津是曲藝之鄉走出來的相聲演員很多,所以一會認為天津的相聲演員努力。


秋分21


天津南開裘英俊于丹的相聲是真好。郭德綱于謙相聲2006年前好,老郭的相聲內容在天津1998年後就形成了,2004年視頻網站有了,才有了曝光度。才出名。


浦原喜助621


不努力沒的吃,這地可沒嫩麼多體制財政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