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華為成立新公司背後,一文還原阿里、騰訊、AWS等雲計算廠商的競爭格局

近來稍顯平靜的雲計算市場有了新的動作。

天眼查數據顯示,12月6日,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為5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經營範圍包括增值電信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通信網絡工程設計、施工、安裝、維護,智能化設計諮詢及改造,企業管理諮詢服務等。

延伸發現,在早前的11月28日,烏蘭察布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成立,也是5000萬註冊資本,法定代表人為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

华为成立新公司背后,一文还原阿里、腾讯、AWS等云计算厂商的竞争格局

消息一出,似乎給雲計算市場帶來不少思考。雲計算的風口當真要來?產業鏈上下游將獲得多少利好?巨頭割據的雲計算市場還將如何演變?一切都是未知數,但一切都在向前發展。

一、華為雲的萌芽與現狀

2017年8月,華為內部下發《關於Cloud BU組織變動的通知》,宣佈將雲BU升級為集團一級部門,使其獲得更大的業務自主權並正式進軍公有云。在當年9月5日的華為全聯接大會,輪值CEO郭平提出“打造全球‘5朵雲’之一”的戰略目標,儘管一時間引起業內不少討論或質疑,但華為已經向全行業展現了其發力雲計算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此前發佈的2018財年年報,包含了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其他。尚且沒有單獨披露華為雲的具體營收情況

到最新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華為則披露雲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表示在政府、互聯網、汽車製造、金融等行業實現大突破,已有

300萬企業用戶與開發者在華為雲進行雲端開發。

可以想象,雲業務前期所需的鉅額投入,使得很多雲計算企業都沒有到大張旗鼓去說盈利的時候。但因為前景與市場空間依然存在,雲計算市場依然在吸引一批像華為雲一樣的企業調整定位,加快步伐,穩定成長。

二、雲計算同行業者的表現

國外,亞馬遜最早投資創立雲計算服務AWS ,是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大佬;國內,阿里巴巴最早研究雲計算,吸引了眾多企業加入到雲計算潮流之中。基於此產生的事實是,頭部企業收割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調研機構Canalys曾對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進行數據披露,列出了全球份額前十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分別是AWS、微軟Azure、谷歌雲、阿里雲、IBM雲、Salesforce、Oracle、NTT通信、騰訊雲和OVH。

华为成立新公司背后,一文还原阿里、腾讯、AWS等云计算厂商的竞争格局

阿里雲

自2009年成立阿里雲計算以來,經過多次的技術攻關之後,阿里雲成為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承擔起數字時代賦能客戶、賦能生態夥伴的重任。

根據財報數據,2018自然年,阿里雲營收突破200億人民幣,相比2017年111.7億元的營收實現了大幅增長。而2019財年,阿里巴巴營收3768.44億元,淨利潤934.07億元,阿里雲貢獻營收247.02億元,業務佔比達到6.55%。

华为成立新公司背后,一文还原阿里、腾讯、AWS等云计算厂商的竞争格局

分析來看,付費客戶數量的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比重的增加,每位客戶平均支出的增加,促成了阿里雲業務收入的步步增長。阿里巴巴在財報中也進一步表示,將繼續投資,通過開發增值產品和功能進一步擴大雲計算業務的市場份額。

騰訊雲

2018年10月,騰訊宣佈20年來的第三次整體戰略升級,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以此延續消費互聯網的優勢,把握產業互聯網的機遇。

騰訊的財報數據,包含了增值服務收入、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業務。在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中,騰訊開始單獨披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一項,並表示在本季該部分產生218億元的收入。而這項的內容,就主要由商業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務(例如小額貸款)及雲業務貢獻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