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中緬邊境與緬甸相鄰有片雨林,主要位於大盈江、羯羊河、南奔江之間,屬於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最低210米,有著眾多阿薩姆娑羅雙、四樹木等大樹的分佈。由於這裡氣候溫暖,森林茂密的緣故,動物的種類很多。在這裡已發現550多種鳥類,佔到中國總數的三分之一還多。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在這個熱帶叢林中,生活著一類奇異的大鳥,以羽毛華麗,體態高貴著稱。這類鳥終身不換配偶,以獨有的方式共同養育後代,它就是雙角犀鳥,俗稱“鬼鳥”。雄鳥約會雌鳥時,都會帶一份禮物去。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大嘴巴:長著一誇張的大嘴,排便時把肛門對準洞口,直接噴射出去

作為熱帶地區的珍貴鳥類,雙角犀鳥體形較大,體重可達三四公斤。它們脖頸細長,覆柔軟、豐厚的黃白色頸羽;背部、腹部、雙翼由黑色長羽覆蓋;尾羽亮白,近尾尖被一道黑色環狀羽毛橫切中央,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平日收束在後,恰似懸在半空的白色瀑布。

雙角犀鳥的顏面部覆黑色羽毛,兩性異形則體現在盔突大小及眼瞳虹膜上,雄性盔突大而虹膜深紅;雌性盔突小,虹膜呈亮白色。值得一提的是,雙角犀鳥無論雌雄,皆長有粗長睫毛,這在鳥類中實屬罕見。

犀鳥的嘴大,雙角犀鳥的嘴更大,其碩大的嘴巴彎曲成鐮刀狀,整個鳥喙就像兩根向下彎曲的大香蕉被膠水粘在一起。成年犀鳥體長一般119-128釐米,而它們嘴巴的長度卻可以達到30釐米,佔到了自己體長的1/4還要多。

雙角犀鳥的長喙是它捕食的有力工具,鳥類中有如此大的嘴實在少見。但是實際上,由於結構特殊,犀鳥的長喙呈中空狀態,使用起來十分靈活。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不僅如此,上嘴基部前額處,還附帶有一個大而寬的盔突,盔突前緣向下凹陷,左右頂端呈雙角狀突起,形成雙角狀,如喙上戴了一頂鋼盔,既像犀牛角,又似古代武士的頭盔。

別看雙角犀鳥那大嘴看似笨重,實際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來十分得心應手、靈巧自如,那真是採摘漿果輕鬆自如,剝食堅果信嘴而拈,捕捉活物嘴到擒來。

最有意思的是,雌鳥和雛鳥排便時,會把肛門對準洞口,直接噴射出去。雌鳥還不時地用嘴將洞內的汙物清除出洞口,以保持洞內的清潔。

它們鳴叫時,其身姿也與眾不同——它們會向上抬頭,鳥喙和盔突直指天空,伸直頸部後發出粗獷而響亮的叫聲。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多情鳥:一隻犀鳥死亡,另一隻犀鳥就會悲傷不吃不喝,絕食後不久殉情而死

作為鳥類中忠貞者的代表之一的犀鳥,都是成雙成對一夫一妻。當它們找到情投意合的配偶後,便會相依相偎、形影不離,雙雙立於枝丫間,時不時為對方梳理羽毛。沒人時,它們就珍惜分分秒秒,深吻纏綿;一看見有人,兩隻鳥就立刻分開,像害羞一樣。

在繁殖期,它們採取奇特的樹洞封閉式繁殖,如果一隻雄犀鳥死亡,另一隻犀鳥不會破洞而出覓食,就會呆在洞中不吃不喝,最後悲傷而死,雛鳥由於得不到食物供給,活活餓死在洞中,導致整個家庭的毀滅。

平常,犀鳥夫妻雙方中任何一方離世後,另一隻不會“再婚“,會絕食盤旋飛行,然後殉情死亡。所以雲南人祖祖輩輩都很喜歡犀鳥,從來不打犀鳥。

犀鳥這種奇特的繁殖習性,成為人民崇拜的“多情鳥”,變成忠貞愛情的象徵。據當地人說,雄鳥約會雌鳥時,都會帶一份禮物去。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好老公:巢穴是借來的,用混凝土來築鳥巢,還知道封住洞口,防止別的動物侵襲

研究還發現,犀鳥是高智商“建築家”。犀鳥的巢穴是借來的,原本是啄木鳥或者白蟻侵蝕下的樹洞。為了繁衍後代,犀鳥開始忙碌了,想辦法擴大洞穴,為幼鳥創造更加寬鬆的生活環境。

首先雄犀鳥從外面叼回很多雜草樹葉以及別人的羽毛等等,放在洞中,雌犀鳥便把這些東西一一鋪好,先把枯草放在最下面,然後再鋪上一層樹葉,然後蓋上一層羽毛,就像一個人類的墊被一樣。然後,然後雌鳥開始產卵,進入到巢洞開始長達兩三個月有些種類甚至更長的坐月子時光。

雄鳥則去外面尋找泥土、小木枝和草葉,之後搗碎果實、種子等物,用它們的漿液製作簡易粘合劑,將泥沙和木枝、木屑等遮蔽物封在洞口外側。

而雌鳥呢,會用自己吃剩的食物殘渣和分泌出的口水混合成一種黏性膠水,一點點地塗抹在洞口,起到二次粘合雄鳥遮蔽物的作用。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最後完工的洞穴僅留一個小小的出口,剛好夠雌鳥把鳥喙伸出伸入,方便雄鳥給雌鳥及破殼而出的小寶寶們餵食,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

雌鳥便一屁股坐在樹洞中負責孵育下一代,一個月後小寶寶破殼而出。為了使“嬌妻愛子”們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雄鳥則在外任勞任怨地履行好爹好老公的職責,一次又一次地飛到外面覓食養起一家。

雙角犀鳥餵食先停在附近的樹上,用叫聲通知洞中的雌鳥。巢洞幾乎是完全封閉的,只有一條很窄的縫隙,雌鳥從窄縫中回應了雄鳥。

雄鳥聽到回應後飛落洞口,把將覓食來的野果和昆蟲存儲在喉囊裡,然後從嗉囊中反芻出來,餵給雌鳥。這個時候大尾巴成了第三個支撐點,有時候食物掉了扇形的尾巴還能擋住不至於浪費。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結語:瀕臨絕跡,保護犀鳥從我做起

在中國,僅有過雙角犀鳥、冠斑犀鳥、花冠皺盔犀鳥、白喉小盔犀鳥、棕頸犀鳥等5種犀鳥的記錄,它們僅分佈於廣西西南部、雲南南部和中部及西藏東南部的墨脫縣。曾幾何時,在我國南部一些地區還能較頻繁地看到犀鳥,而如今它們在我國瀕臨絕跡。

雲南中緬邊境有種多情鳥,終身不換配偶,雄鳥約會都會帶禮物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CCTV自然傳奇、全球物種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