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漢宣帝劉病已繼位後,為何追封自己爺爺為太子?而且封號還是“戾太子”?

一壺老酒敬人生


古代的人,只要是當了皇帝,都會對自己的祖宗進行大力的封賞,把他們封為皇帝。之所以要這樣做,是表明,自己能夠當皇帝,是祖上積下了陰德所致。而祖上積下的陰德,傳到自己一輩能夠當皇帝,這裡表達出的,就是一種“君權神授”的思想。有了“君權神授”這種思想,皇帝就當得穩穩當當的,不會再有任何人懷疑,也不再有人敢挑戰皇帝的權威了。

(漢宣帝)

但是奇怪的是,漢宣帝上臺以後,卻封自己的祖父劉據為“戾太子”。這個“戾”字,是罪過、乖張的意思。在漢宣帝未封之前,劉據一般叫“衛太子”,也就是說他曾當過太子,是衛子夫的兒子。這就相當於歷史上稱劉榮為“慄太子”,因為他曾經是太子,並且是慄姬的兒子一樣。

無論稱為“衛太子”,還是稱為“慄太子”,所表明的,就只有他們的娘是誰,他們曾經當過太子,並沒有褒貶的意味。漢宣帝把自己的祖父諡號為“戾太子”,那就是給自己的祖父定性了,明顯就是一種貶斥。

那麼,所有的皇帝都會誇讚自己的祖先,為什麼漢宣帝卻抹黑自己的祖先呢?他這樣做,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漢宣帝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他從一介囚徒,最終變成雄才大略的君王,成為西漢時期最好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其政治手腕,是相當了得的。顯然,漢宣帝自黑祖父劉據,並不是非常隨意的舉動,而是深思熟慮的。那麼,他這樣做,有什麼深意呢?

(漢昭帝)

我認為,漢宣帝這樣做,其實是專門針對霍光的。

漢昭帝去世後,由於沒有子嗣,因此,由當時朝廷中唯一的權臣霍光主持,立劉賀為皇帝。劉賀當了皇帝以後,只有27天時間,就被霍光趕下臺。霍光在把劉賀趕下臺之前,給他列了一千多條罪錯。但實際上,也並不是劉賀有什麼罪錯,而是劉賀做事張揚。剛接到霍光送來的皇帝璽印,就開始組建自己的執政班子。組建執政班子並沒有錯,錯的是劉賀把霍光排除在外。

霍光是誰?劉賀的皇位是霍光給他的。劉賀本來根本就沒有資格獲得皇位,因為劉賀的父親的舅舅李廣利,曾謀求立劉賀的父親為太子,因此被漢武帝嚴厲處罰,劉賀的父親,也因此叫做昌邑哀王。也就是說,劉賀其實是沒有任何資格獲得皇位的。他獲得皇位,都是霍光給他的。現在他竟然把霍光排斥在外,霍光的心裡怎麼受得了呢?

所以,劉賀就悲劇了。

劉賀悲劇了,好運就到了漢宣帝頭上。但是,雖然好運到了漢宣帝頭上,並不表明漢宣帝就能夠留住這個好運。因為他可能像劉賀一樣,稍有不如意,就被霍光給踢下去了。

因此,漢宣帝特別小心謹慎,凡事都不自己做主。朝廷的所有事務,都交給霍光去打理。

但是,凡事交給霍光打理,並不表明,漢宣帝是傀儡。他不是。他如何表明自己不是傀儡呢?就是要神話自己的祖先。

(漢武帝)

有人可能不理解了,既然是神話祖先,就應該給他的祖父劉據一個好的諡號。為什麼卻反而封他為“戾太子”呢?

我認為,漢宣帝這樣做,其實是非常恰當的。他確實要神話自己的祖先,但是,他神話的不是祖父劉據。因為當年劉據造反,是事實。這個是不可以改變的。改變了這個事實,就是改變了歷史,顯然是不會讓人心服口服的。

不過,不神話自己的祖父,並不表明就不能神話自己的祖先。漢宣帝要神話的是漢武帝,是衛子夫,是整個劉氏家族。只要整個劉氏家族是神一樣的存在,他霍光就不敢奪權,江山就還是劉家的。

事實上,漢宣帝也是這麼做的。他給衛子夫上諡號“思”,讓衛子夫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除此外,漢宣帝還神話漢武帝,給漢武帝上尊號和廟樂,給予漢武帝極高的評價。

這就是漢宣帝聰明之處。他要給劉據一個好的諡號,只會越抹越黑。而尊崇漢武帝和衛子夫,他漢宣帝作為他們的後人,家族就尊崇了。

而且,漢宣帝還耍了一個小花招,雖然“戾太子”有個不好的諡號,但是至少是“太子”,這就是至關重要的,也就表明漢宣帝得位很正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劉據本身就是漢武帝劉徹親封的太子,巫蠱案爆發到皇太子劉據自殺身亡這一段時間裡面,劉徹並沒有廢除劉據的太子之位,所以漢宣帝恢復太子稱號並沒有什麼問題,至於上諡號為“戾”,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惡諡,其實這不是一個惡諡,當然也不是美諡,只是一個平諡而已。

關於諡號的解讀

諡號,是古人死後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稱號,帝王的諡號一般由禮官議上,臣子的諡號由朝廷賜予,諡號可以充分體現此人一生的所作所為,一般都是根據《逸周書·諡法》來進行評定。

戾: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戾”這個詞,從上述解釋可以看出,並無明顯的惡意,從皇太子劉據一生的作為來看,“戾”比較貼切。

皇太子劉據“戾”的由來

巫蠱一案的爆發,劉據並沒有束手待斃,在面見不到漢武帝的時候,劉據只能起兵,劉據起兵雖然是誅殺江充只是清除小人,可以算作為不思順受。但是劉據確實有發兵的行為,就算你知道自己是被陷害的,但劉據的的確確是起兵了,而且並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同意,這個時候起兵就是謀反。

話又說回來,皇太子劉據的起兵,並不是真正的想要謀反,只是想自保或者是誅殺陷害自己的江充等人,所以可以算作知而不改,但在當時進退維谷的情境中也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總而言之,漢宣帝給自己的爺爺上一個“戾”的諡號,並不是要貶低自己的爺爺,而是給了自己爺爺一個公平公正的結論,既不是美諡,也不是惡諡,只是根據生平的事蹟給的一個公允的諡號。


小南史


公元前74年,漢宣帝劉病已正式登基。但令人奇怪的是,繼位之後的劉病已,卻給自己的爺爺劉據封了一個“戾太子”的諡號。

這一聽起來就不是什麼好封號,漢宣帝為何要這樣做呢?說起封號這件事情,漢宣帝是既無奈,又不得不這樣做。

穩住霍光

要知道,劉病已之所以能當皇帝,全靠霍光的幫忙。霍光為劉病已擬定的身份是漢昭帝的孫子,如此一來,劉病已才能合法合理地繼承皇位。

此時的霍光位高權重、獨攬大權,上一位皇帝劉賀(海昏侯)皇位還沒坐熱,就被霍光趕下臺了。

劉病已很清楚,如果自己膽敢忤逆霍光,強行追封自己的爺爺為皇帝的話,肯定不會有好下場。所以他也只能默默接受這個封號了。

有違宗法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劉據確實沒有當過皇帝,西漢時期也沒有追封爺爺為皇帝的先例。如果追封劉據為帝王,就有違宗法制度,這樣一個結果,朝野上下都不會答應的。

謀反事實

而且劉據起兵謀反的行為,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被定性,在漢朝百姓的心目中,劉據就是一個謀反篡位之人,如果追認這樣的一個人做皇帝,必定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動搖漢朝的統治與權威。

當然,戾太子也並非是一個極壞的稱號。“戾”這個字,除了有暴戾、冥頑不化、不思悔改的意思之外,還有飽受冤屈的含義。

“戾”加上三點水偏旁,就組成了“淚”的繁體字。漢宣帝也想以此表達爺爺所受的冤屈,這不失為一種折中的方法。

等到霍光死後,漢宣帝趁勢滅了霍家一族,此後才追認了自己的親生爺爺劉據,但對於戾太子這個封號,漢宣帝卻不做改動,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逍遙侃歷史


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經常為冤案平反深得民心。

劉據是漢武帝登基12年第一個皇子,皇后衛子夫所出,被封為太子加上當時劉據正當壯年,而漢武帝已經慢慢老去,這個一出生帶著光環的太子和他的父親,漢武帝劉徹的關係越來越遠,後來受人誣陷陷入巫盅案中,無奈之下被迫謀反,最後兵敗不甘受辱自殺身亡。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父親是史皇孫劉進,廢太子劉據的孫子,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曾孫。

《漢書》記載,孝宣皇帝,武帝曾孫,戾太子孫也。太子納史良娣,生史皇孫。皇孫納王夫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生數月,遭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皆遇害。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而邴吉為廷尉監,治巫蠱於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復作淮陽趙徵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視遇甚有恩。

從漢書可以看出,當年太子劉據深陷巫盅之中,除了曾黃孫劉病,太子一族全家被殺。那個時候漢宣帝還小,尚在襁褓之中,所以躲過了被殺掉的命運。

後來冤案平反之後,漢武帝發現冤枉了自己的兒子,但是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因為劉局已經死了。漢武帝專門建了思子宮。

漢宣帝劉詢繼位以後,為他的囑咐追封“戾太子”,而且重新修了陵墓,供奉祭祀。

這個“戾”字很多可能感覺是一個貶義詞,從而非常疑問,為什麼漢宣帝劉詢會給自己的祖父這樣一個不好的諡號。其實這個並不是不好的一號,而是根據他的祖父留據當時的情況,追封非常中肯的諡號。

“戾”還指乖張,也有指蒙受屈辱或受到的貶抑,其實這個一號和劉據當時處於的情況是非常相似的。這時是受到了屈辱冤枉,堂堂一過太子,居然被人陷害,落得全家滅亡的下場。再加上當時留據,無奈之下反抗和官府的人打了起來,這個是事實的事情,因此落實上謀反的稱號,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起並卻是事實。

所以漢宣帝給自己的爺爺封號,戾太子。也是用的非常公正,很好的。當然,這個在當時是一個公正的詞語,而不是一個貶義詞

歸來望思之臺以寄哀思。

漢宣帝追封曾祖母衛子夫思皇后

漢宣帝給自己的曾祖母,追風諡號思皇后。這個是根據當時漢武帝,非常後悔殺了自己的兒子,後來建立了思子宮。其實可以看得出漢武帝是非常思念他的兒子,當然包括皇后衛子夫。這也是漢宣帝給自己的曾祖母追風,“思皇后”的一個原因。

衛子夫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自己獨立一號的皇后。


青史匯


如果漢宣帝看到這個問題會表示很無奈。

在古代有這樣的規定,那就是一代帝王登基之時都會給他的父親,爺爺追封帝王之號,以此來給為自己登基做出貢獻的人一些慰藉,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彰顯帝王的真心與孝心。但到了漢宣帝這裡,卻打破了規矩,追封自己的爺爺為太子,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圖為劇照: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 )】

其實,這並不是漢宣帝故意而為之,這得從他爺爺劉據說起。劉據是漢武帝劉徹的嫡長子,但造化弄人,最終並沒有成為太子。一次巫蠱之禍讓劉據深陷泥潭,他受不了這種誣陷,於是就將陷害他的江充、韓說等人殺害。而漢武帝受人矇騙,以為劉據想要起兵謀反,於是發兵鎮壓。劉據戰敗開始逃跑,最後不願被捕受辱而選擇自殺。知道真相後的漢武帝悔恨不已。雖然大家都很同情劉據的遭遇,但子弄父兵已是事實。在以“孝”治天下的漢朝,劉據的行為還是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所以,漢宣帝也無法為這個大家眼中的“謀逆者”封帝。


【圖為劇照:劉據(前128年—前91年),漢武帝嫡長子,漢昭帝劉弗陵異母兄】

再一個,漢宣帝劉病已能夠坐上皇位,並不是因為自己的父親,而是從叔祖父劉弗陵手中繼承的,因其無後,所以將漢宣帝族系轉入到漢昭帝一脈,所以這麼說來,漢昭帝劉弗陵才是漢宣帝劉病已的爺爺。若是要封帝,按照禮法也應該封漢昭帝而不是劉據。


【圖為劇照: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漢武帝的小兒子】

所以,礙於這兩點,漢宣帝劉病已並沒有追封自己的爺爺為皇帝,而是追封為太子,稱其為“戾太子”,這個“戾”字又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戾”有罪過的意思,有人說是在暗指劉據當年所做的一些不對的事情。除此以外,“戾”字還有眼淚的意思,有人說是為了紀念劉據,畢竟當年他含冤而死,漢宣帝肯定也因此感到非常傷心。也有人認為“戾”是不乖順的意思,劉據殺害了江充等人,起兵反抗。對於這一諡號大家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總的來說,漢宣帝劉病已繼位後不追封自己的爺爺也可以理解的,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漢宣帝劉病已肯定要顧好大局,安撫好眾人。畢竟皇位所得不易,更應該要維護自己的威嚴,所以這樣的決定也實屬無奈之舉啊!


小姐姐講史


漢宣帝劉病已是作為帝王客觀的評價的自己的祖父,他作的是一種政治上的慎重表態。

所謂平反的說法,實際上是不需要的,因為劉病已此時已經成為了一國之君,不需要通過平反來給自己鍍金。

劉病已對劉據是一種客觀的評價,究其原因,是劉據不懂得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基本含義,錯誤的選擇與衛子夫同一陣線 ,進行了造反。

漢武帝是“殺母留子”制度的首創者,如果他要讓劉據當皇帝 ,就必須要殺掉母親衛子夫,他後來讓劉弗陵當皇帝,也是殺掉了劉弗陵的母親李夫人的,這對於漢武帝來說,是必經之路,因為漢武帝在後宮治理上為了排除母系道家力量,與秦始皇不立皇后不同,選擇的是立一個儒家平民皇后,她們沒有根基,可以“想殺就殺”,沒有後患。

所以漢武帝的忠實手下江充,是為了剷除衛子夫而以太子劉據的行為為藉口來說事,並沒有逼迫劉據造反的主觀願意,漢武帝可能認為劉據也正常情況下不會造反,結果劉據違背帝王儲君的基本原則,與“不得干政”的儒家皇后衛子夫建立聯繫,就有了造反的資本,並由此如螳臂當車一樣實施了比較幼稚的造反。

劉病已追認劉據為“戾太子”應該說還是比較公正的評價,他是站在帝王的角度分析的問題,得出的結論。


河東來


1.劉琚是漢武帝劉徹早年親封的太子,巫蠱之案爆發後,皇太子劉琚遭奸佞誣陷,不能自證清白,最後自殺身亡!劉徹當時並沒有廢除劉琚的太子之位,而且,事後經過詳細調查,弄清楚了太子是在江充等人的逼迫的情況下起兵的。所以,下了輪臺罪己詔,建了思子臺,有了強烈的反悔之意。

漢宣帝恢復李琚太子稱號,並沒有什麼問題,應該說遵從了武帝的意思。至於說,追諡為“戾”,有點名不符實,我覺得宣帝有自己的難處。當然,這不是惡諡,也不是美諡,只是一個平諡而已。“戾”有蒙受屈辱或受到的貶抑 的意思。如《左傳》:“其敢幹大禮以自取戾。”。顯然,這裡,有這一層意思。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提到,“戾,曲也。從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這裡,“戾”字也應取蒙冤受屈之意。

2.但“戾”用於追諡時是不悔前過、不思順受、知過不改的意思。劉琚死於巫蠱之禍,《漢書·武五子傳》:“故皇太子諡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劉琚的諡號是漢宣帝所追,對於自己屈死的祖父,他斷然不會取知過不改的“戾”意。

採用蒙冤受屈的意思更恰當與合適點。但他自己也不能昭示爺爺蒙冤受屈。否則,就是對他曾祖的全盤否定,說明了武帝是暴君才讓爺爺受了冤屈,他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放在這,兩種意思讓聰明的讀者自己取其意。

3.如果說“戾”的 象形字義,還有乖張、違背常規的意思。《說文》: “戾,曲也。從犬出戶 下。”。秦小篆和《睡虎地簡》都是“戶”下有一“犬”形。” 。古代犬(類似如狗的動物)均從狗洞穿行,如果犬像人一樣從門口出入即被視為違 背常規、不正常。

想來,宣帝聯想到江充以下犯上、對太子進行誣陷是乖張、違背常規的、不正常的行為,這個也是讓後來人自己意會。畢竟是自己的曾祖與祖父之間的恩怨,如果他劉詢撻伐江充,顯然有打了曾祖的耳光。

4.劉琚是衛子夫皇后為劉徹生的嫡長子,曾經是漢武帝最信任的兒子,武帝多次出巡都是太子劉琚監國。劉琚處理軍政大事的能力 也得到了漢武帝認可。但隨著英雄遲暮,漢武帝開始疑神疑鬼起來,因而晚年發生了巫蠱之禍。巫蠱之禍的始作俑者漢武帝本人,他晚上做夢,夢見有有小木頭人擊打自己。此夢被江充這些小人加以利用,創造了捏造事實、誣陷太子的機會。

並且還處心積慮地阻止太子跟漢武帝父子見面,太子萬般無奈、迫不得已才起兵。以後仍不能自證清白,所以自殺了,因而劉據死的好冤枉啊。所以:劉詢取蒙受屈辱的意思可能性更大!其它的兩種釋義留給後人思索!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古時候,一個人成為皇帝,他的父親和祖父一般也是皇帝。就算是生前不是,死後也會追封為皇帝。但有些事情總有例外。

漢宣帝劉詢(劉病己)繼位之後,沒有追封自己的父親和祖父。不追封父親可以理解,但是他的祖父曾是太子,後來被冤死,追封為皇帝看起來並不過分,為什麼劉詢只是將他追封為戾太子呢?

首先就是皇統的政治問題。劉詢的皇位是從自己的叔祖父劉弗陵手中繼承的。因此劉弗陵屬於旁支。按照過去的禮法,劉詢就應該認劉弗陵為先祖。也就是小宗入大宗。

因此按照禮法,劉詢不能追封自己父親和祖父,就算追封也應該追封劉弗陵。這種事情在古時候有很多。比如宋孝宗趙昚,他被封為太子之後,就是過繼給了趙構。雖然繼承了皇位,但是並沒有追封自己的生父生母。

歷史上唯一的例外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他登基之後非要追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但是朝中大臣不同意,最後嘉靖皇帝想盡了辦法,折騰了三年多,才勉強將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但劉詢就沒有較真。諡號只是一種稱謂罷了,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劉詢的祖父劉據當過太子,但沒有成為皇帝。劉據之死,一定程度上屬於臣子叛亂君王,不論在道義上還是法理上,都是不能平反的。因此,漢宣帝不能為劉據平反,否則,有鼓勵謀反叛亂的嫌疑,甚至給人以口實。故而在諡號上,將劉據諡為“戾”:既不知悔改——也有說法認為有蒙冤受屈的含義。還有人認為,“戾”是不思順受的意思,是說他起兵反抗,殺了江充


時光隧道2019


因為故太子劉據是叛逆。

雖然漢武帝后面醒悟,明白是被奸佞挑撥父子關係造成的。但劉據巫蠱於前,偽詔斬大臣於中,公開叛亂於後,這樣的行為哪怕再冤屈也不能平反的,所以漢武帝只是思子而沒有給劉據平反,甚至諡號都沒有給。

漢宣帝繼位,要求給祖父劉據上諡號,這是應有之意,但他不能要求追封劉據進而追封親爹劉進為皇帝。

這牽涉到很多東西:

1、漢宣帝的法統

漢宣帝的皇位,是自漢昭帝(叔祖父)頭上來的。也就是說,漢宣帝名義上是漢昭帝的嗣子而得到皇位,而故太子劉據是漢宣帝的伯父而非祖父,所以從禮法上說,漢宣帝不能追封祖父劉據及父親劉進為皇帝。

2、霍光掌握政權

霍光的權勢來自於漢武帝,其實也是劉據被殺的得益者之一,因為法統所繫,霍光等人必須反對追封劉據。

事實上,漢宣帝繼位後直到剷除霍家勢力之前都嚴格遵守禮法,常夜謁漢昭帝這個嗣父廟到天亮,從孝的方面佔據道德高點。

後面,霍家企圖謀反,就是想利用漢宣帝夜謁漢昭帝廟的機會控制漢宣帝,廢黜並改立其他宗室,可見漢宣帝的地位還不穩固。

3、無法洗白

巫蠱之禍才過去二十年,當年劉據叛亂造成長安居民死傷數萬。僅僅就這一點來說,漢宣帝也沒臉皮給祖父強行翻案。

因此漢宣帝給祖父上戾太子的諡號,雖然是惡諡但也比沒有好。後面,真正掌握政權後也不想再折騰了。

4、何為戾太子?

諡法曰:過而不改,曰戾。

劉據的罪行前面已經說了,從巫蠱開始,就沒有過任何悔改的舉動,最終也是用自殺來逃避最後的審判。

太子則是劉據死亡時的真實身份。

實際這是漢宣帝對天下宣佈:漢武帝唯一正式冊封過的嫡子劉據,是自己的祖父。

同時,恢復劉據的太子身份,對祖父與父親都是一個安慰。卻也僅此而已。


四川達州


戾太子劉據之死,乃是含冤而死。

晚年的漢武帝,一掃過往的英明神武,開始變得昏庸無為,不僅僅是無為,漢武帝更是將一大票亂臣賊子帶到了朝堂之上,其中就有賊子江充。

江充曾經受到過太子劉據的“照顧”,因此一直對太子劉據懷恨在心。

恰逢當時的漢武帝主張以法治國,而太子劉據卻主張大肆推廣儒家理論,因此,父子倆之間開始漸漸產生了間隙。

憑藉著巫蠱之禍,江充準確的將亂臣賊子的名頭蓋到了太子劉據的頭上,對於劉據是亂臣賊子這件事,漢武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其實,若是漢武帝真的信任劉據,完全不需要有分毫懷疑的。

彼時的劉據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直接帶人砍了江充,也因為砍殺江充,劉據謀逆的名頭坐實了,無奈之下,劉據只好起兵抵擋漢武帝派來的平叛軍隊。

最終的結局便是劉據兵敗身亡,甚至是劉據的母親,衛子夫也因為這件事懸綾自盡,數年之後,漢武帝痛定思痛,認真思索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最終得出了劉據是被陷害的,這一結論,而這時候,劉據的祖孫後代中只剩下了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劉病已。

劉病已在上臺以後,追封自己的父親已經祖父,其中祖父劉病已並未被追封為帝,而是追封為戾太子,若是放到幾百年後,按照慣例,劉據會被追封為帝,而在那時候,劉病已只能被追封為太子。

戾,叛逆,不知悔改,知過不改。

戾太子劉據,這樣的封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並非好的封號,就像是紂王,夏桀,隋煬帝這一類的封號一般,都帶有絲絲的貶低意味,為何劉病已會為自己的祖父安上這麼一個貶低意味的封號?

首先,劉病已追封劉據為戾太子是迫於時局壓力,彼時的劉病已雖是漢宣帝,但也不過是權臣霍光的傀儡而已,上一個不聽話的傀儡是劉弗陵,劉弗陵做了十幾年的傀儡,終於在二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因為劉弗陵並未留下子嗣,因此霍光從漢武帝的子孫後代中選擇了無依無靠的劉病已為帝。

權臣霍光與太子劉據之間也有間隙,因此,不管是為了穩住權臣霍光,還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劉病已都要被迫為祖父安上一個戾太子的名頭。

等到權臣霍光去世,劉病已將霍光一系連根拔起,但在這以後,劉病已也未將戾太子的名頭從自己祖父的頭頂去掉。

不管原因如何,劉據曾經起兵叛亂都是事實,即使是劉病已想要為自己的祖父平凡,也要經過天下人的認可,劉病已為劉據追諡“戾太子”,其實也有這件事就此結揭過的意思,不管劉據是對是錯,這件事都已經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