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慶餘年》原著的劇情與電視劇劇情有什麼差別?

悟間道娛樂


小說中範閒先與林婉兒完婚後,才去的北齊。且小說中林婉兒後期戲份很少,包括範閒下江南等劇情,身邊的女生都是海棠朵朵。原著中範閒與朵朵情投意合,與司理理曖昧,與北齊小皇帝行“周公之禮”(被下藥)。最後小皇帝生下一個小女孩。這些情節不符合核心價值觀,肯定會被砍掉。“肖恩是言冰雲的爺爺”這些情節,是編劇加入的。原著滕子京沒死。滕子京之死是編劇加進去的情節,目的可能是引出電視劇的價值觀:人生而平等。原著中範閒有小妾,劇中這個角色被砍掉了


午後時光after


你好,我是“燃哥侃電影”的作者。作為影視領域創作者,非常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小說《慶餘年》是網絡文學高手貓膩稍早期的一步大作。電視劇《慶餘年》通過影視的形式,較好地用現代技術手法對文學作品進行了再創作。

在具體劇情上,電視劇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相關的改編。下面選擇最重要的幾點區別,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一、出於影視劇審核需求,把主角到了古代的方式進行了改動,而且改得比較巧妙。

貓膩創作的網絡小說《慶餘年》,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奇幻小說。身世成謎的少年範閒歷經三代風雲人物的起落。他是一個有著現代思維、頭腦和知識儲備的年輕人,穿越到了古代時空裡的傳奇故事。

不過,廣電領域現在國家是不提倡甚至是禁止拍攝穿越劇的。比如之前的穿越題材小說《將夜》,拍成影視作品後幾乎沒有穿越的劇情。那《慶餘年》的電視劇怎麼處理呢?

編劇還是非常聰明的,通過男主角參加科幻文學網絡大賽的形式,將穿越說成現代思想和古代制度的碰撞。同時,穿越故事的一步步推進,是利用ppt的形式被在屏幕上進行講解。把穿越改成了披上科學外衣的想象,當時看到這個構思,拍案叫絕。

二、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在小說和電視劇裡,其結局有較大的不同。也體現了文學創作和影視劇創作的區別,以及二者市場化運作的不同。

比如,在貓膩的原著裡,男主角範閒登臺亮相後一直是比較順利的,而且一直在故事中笑到了人生終點。最後的場景是,範閒帶著林婉兒等人隱居在江南鬧市中,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逍遙自在。

而在電視劇裡,範閒是比較出人意外地死在言冰雲的劍下,引起較大的熱議。但是,電視劇又留下了一些“釦子”。給觀眾留下的感覺是,《慶餘年》肯定會拍續集,男主角還會死而復生。這樣的操作,比較利於激發觀眾繼續跟蹤後續作品的興趣。

【一看就死得“不徹底”哈哈】

三、主角在處理人生事務上的很多經歷大不相同,體現了影視作品根據需要進行再創作的必要和價值。

《慶餘年》作為網絡小說時,讀者是比較個人化的體驗,所以在很多“文化、道德、品性、政治”等方面的要求,只要符合網絡小說的標準即可。而電視劇《慶餘年》一旦上了屏幕,就更像一個大眾傳播作品,在相關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處理得更加到位和精細。

比如,在主角道德品行的處理上,細微之處見功夫。在小說裡面,範閒是因為父親安排自己到京都進行社交活動,是純粹的瞄準名利場的功利性行為。後來範閒在牛欄街刺殺等戲份也是完全按著個人的性子信馬由韁。但是在電視劇裡進行了部分處理,比如參加詩會是為了尋找心中的愛人,後面為了兄弟情義頻頻出手,這些都比較符合能夠公開傳播的普世價值觀,無論從過審的角度還是現實中的社會引導,都是更加巧妙的。

其實,網上的觀眾和原著的讀者一直都在追蹤劇本和原著小說的區別。燃哥認為,只要是出於社會價值需要,在不太影響原著小說本意和劇情發展的條件下,進行影視作品的再創作,是對作品負責,對社會負責,也是對投資方負責,是非常值得鼓勵和引導的!

好了,這就是我的主要回答,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也歡迎大家關注“燃哥侃電影”,我們共同學習進步!


燃哥侃電影


原著裡範閒的第一個朋友騰梓荊在和囚犯程巨樹打鬥的過程中,只是被打傷斷了腿,之後還跟在範閒的身邊;而電視劇裡騰梓荊在打鬥的過程中直接死了。

因為這是一部大男主的小說,為了顯示男主角的厲害,所以原著裡範閒娶了好幾個老婆;而電視劇為了迎合觀眾的喜歡,只能把男主角的人設弄得完美,讓男主只愛女主,所以範閒只娶了林婉兒一個人。

原著和電視劇還是有差別的,但是這部劇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它不會讓人感覺到很出戏,銜接的很好,而且電視是跟小說不一樣的,電視劇有的劇情很難實現出原著裡的情景出來。



輪迴御鱻


首先在設定上完善了原著上的一些漏洞,比如說葉輕眉是冷凍技術才得以存活,也因此葉輕眉的年齡也從新設定了,還有範閒是記憶數據化的唯一實驗成功案例,來解釋了範閒為什麼會帶有前世記憶,還有把本來就是一個穿越劇的劇情改成了是現代人寫的小說。

其次也對劇情進行了修改,就比如葉輕眉留下的箱子,原著裡的是槍。給五竹的新以及鬧出人命時需要的藥,電視劇中的最後一項是給範閒信,而把原著中範閒最後去神廟的才知道地球究竟發生什麼事情的劇情,改成了在太平別院就可以知道了,還有郭寶坤的劇情更改,原著中郭寶坤前期不是很重要的人,後半段可是說他是範閒明面上最大的敵人。還有言冰雲在最後一集用劍刺了範閒,原著沒有,但是後期言冰雲確實是表面與範閒決裂,但是暗中也是多有幫助,這裡可能為了這樣劇情服務,只不過是提前,並且加重了其中的矛盾衝突,電視劇中還加了言冰雲可能是肖恩的孫子這樣原著中不存在的情節,可能就是為了更加合理化這個劇情而埋下的伏筆。

還有就是人物的增刪和改寫,比如滕子京原著是範府下人,只是身體殘疾並沒有死,電視劇中是監察院密探並且身死。還有靖王世子,這個本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變成了一個路人角色,不知道後續是否會變化。王啟年的劇情加重了,本來會留在北齊接替言冰雲,後續就出現的少了,這裡換成了郭寶坤,讓王啟年接下來的戲份增加。燕小乙本來劇情不多,本人感覺原著中他是一個以國家為重,其次是恩情的一個人,這裡更改了,並且還增加了邊境追殺範閒的劇情,來突出兩人的矛盾。

這部劇在尊重原著劇情和設定下進行了高質量的改編,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改編劇,演員的演技在線,人設符合劇情,還增加了符合人設的梗,印象最深的就是內庫這個梗,原著是沒有的,但是很符合範閒的人設。




小峰說影視


我們都知道,《慶餘年》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雖然《慶餘年》非常受觀眾的歡迎,而且拍的已經非常符合原著小說的劇情,但是,一些原著書粉還是覺得有很大的差距,那麼,《慶餘年》比起原著在範閒出現的時間抽上改了許多地方。

1 穿越開頭有改動還原多處名場面

原著小說裡,《慶餘年》的故事由在海邊長大、身世神秘的少年範閒引起,他入京都、使北齊,查探母親死亡的真相,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與錘鍊,最終查探到這個世界的終極真相——神廟。範閒,不僅是葉輕眉的兒子,同時也是一位與葉輕眉同時代的穿越者,因此成為唯一真正與葉輕眉的現代精神相通的人。

劇集規避了“穿越”的點,以寫小說的方式代入劇情。某大學文學史專業的學生張慶熟讀古典名著,為了讓葉教授認可其用現代觀念剖析古代文學史的論文命題,通過寫小說的方式,進一步闡述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他寫的故事,就是《慶餘年》。

從目前上線的內容來看,劇集保留了原著小說的諸多名場面。例如範閒“紅袖添香夜抄書”,把曹雪芹的《紅樓夢》“轉述”到了這個世界;在慶國與北齊的國宴上,範閒為了掩飾隨後潛入皇宮的計劃,醉酒成詩扮詩仙;範閒在石碑上看見自己那位彪悍老媽的留字,不過劇中改為“我希望慶國之法為生民而立,不因高貴容忍,不因貧窮剝奪……”

2 角色人設符合原著風格更輕鬆幽默

《慶餘年》小說描繪了宏大紛繁的群像戲,每個人物都不止一面,葉輕眉當年的“老戰友”尤其鮮活——掌控慶國黑暗機構,陰謀無雙卻極有氣節的“有槍的男人”陳萍萍;以畫家浪子為人生目標,最後卻成為慶國財政大管家的範建;醉心毒藥研究,長得像《越獄》裡的T-bag,卻相對單純的費介;以及以人心做戰場的慶帝。劇中這幾位角色分別由吳剛、高曙光、劉樺和陳道明扮演,早前公佈人物海報時,書迷就認可了還原度。郭麒麟扮演的範思轍,他臉上的小麻子和對錢財的熱愛,也與小說相符。

不過從公佈的預告片可以看出,劇中範閒承擔了很多搞笑的戲份。有些源自小說,例如他吐槽王啟年“不說相聲可惜了”,小說裡他也封王啟年是“美妙的捧哏”;有些純屬新加,比如感慨出招不斷的對手是機器貓,諷刺別人“一本正經泡文藝女青年”,吐槽快劍是“快件順豐”等。編劇王倦表示,《慶餘年》講述的是文明結束之後,新一代文明覆起。“這個故事總的調子其實是比較沉重的,所以我們希望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一些輕鬆幽默。”





普通群眾大熊


我個人不喜歡電視劇,因為沒有自己腦補的劇情豐富[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