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吳曉波“個人IP”值15億嗎?

我們這一代人遇見了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的機會,即可以越過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快速地將一家企業做成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企業。

三年一個拼多多,一年一個瑞幸咖啡,已成為這個年代的一種常態,通過資本的助力,在傳統的紅海里開闢一片藍海,是這個時代創業者的特質。

2015年,中國掀起了一陣創業潮。他們都是90後的一批年輕人,包括馬佳佳、餘佳文、溫城輝、張天一、陳安妮等等。

吳曉波“個人IP”值15億嗎?

當時的商業環境中,沒人敢小瞧這批年輕人,不管他們的想法有多少離奇,總有資本會為他們買單。

90後經歷了創業方知創業的難,畢竟很多事情還是要回到現實中來;資本經歷了狂熱期也要冷卻,因為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這波90後創業浪潮過去之後,資本開始追逐確定性的產業,當創業市場和資本市場都趨於冷靜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行業脫穎而出,包括後來的共享單車和知識付費。

時間推移到十年前,為知識付費絕對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你可以花三百塊去買一件衣服,但絕不可能花三百塊錢去買一本書。

今天,如果再提出這些問題,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因為知識付費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認知,為別人的勞動成果付出相應的報酬理所當然。從這個角度來看,羅振宇功不可沒。

等某些規則形成之後,行業也就形成了。

吳曉波“個人IP”值15億嗎?

羅振宇和吳曉波都是站在知識付費的風口上,一躍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大咖。

相比羅振宇而言,吳曉波的人生總是按照某種經濟規律緩步向前,不管是每年寫一本書,還是每年買一套房。

摸著石頭過河是60年代人的一種寫照,他們的工作是分配的,房子也是分配的,按部就班是這一代人的特性。

2001年,做了多年商業記者的吳曉波出版了一本《大敗局》的商業書籍,這本書把他送進了暢銷書作者的行列,從此他的身份總能在出版人和作家之間自由切換。

吳曉波曾經說:“我的人生非常有階梯感,三十歲之前從來不考慮的錢的問題,專心做我的記者;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開始進行個人的原始資本積累,完成個人的寫作計劃,到四十歲的時候我就準備退休”。

為此,他還在千島湖上買了一個小島,用來規劃退休後的人生。

吳曉波“個人IP”值15億嗎?

一旦習慣了資本市場,想退出就會難上加難。公眾號大火給了羅振宇和吳曉波一個騰飛的風口。2016年,羅振宇預見了公眾號紅利見頂,所以他推出了得到,完善並延續了他的知識付費體系。

在此之前,吳曉波也上線了自己的“巴九靈頻道”。流量是一切的基礎,也是商業變革最原始的力量。個人IP資本化是吳曉波沒有想到的。

2019年3月,全通教育發佈公告稱,擬作價15億收購吳曉波旗下巴九靈96%的股權。資本的力量讓吳曉波開始重新審視他對於商業的看法。畢竟15億是他寫一輩子書或者一年買一套房所賺不來的。

依靠個人IP成長起來的大樹最終會被個人所累。在《羅輯思維》成長的過程中,羅振宇就注意到了這種現象,所以當得到被獨立開發出來之後,羅振宇就在得到內部進行了去羅振宇化。

這筆收購案最終引來了深交所的兩次問詢,其中巴九靈同吳曉波個人之間的個人關係以及依賴程度都成了問詢的重點,即使後來吳曉波頻道App也曾改名為“890新商學”來去吳曉波化。

吳曉波“個人IP”值15億嗎?

2019年9月27日,全通教育發佈公告稱,受宏觀經濟環境、上市公司及標的資產經營情況、重組政策變化以及股票二級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公司決定終止收購吳曉波旗下巴九靈96%股權重組事項。

雖然收購事項被否,但是吳曉波的資本化運作還在延續。今年吳曉波跨年演講上,他的場館從5000人變成了7000人,普通票從去年的1280元,變成了1980元。而最貴的票則需要12800元。

一場跨年門票銷售過千萬,這是時代給予的紅利。雖然被否了15億的收購,但吳曉波表示,會尋求獨立IPO。

在傳統的紅海里開闢一片藍海,是這個時代創業者的特質。為知識付費的時代,吳曉波的個人品牌究竟值15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