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優化營商環境發電廠原來的"灰池子"變身山東礦石圈的"香餑餑"

2月19日,裝載3035噸進口鐵礦石的卡車陸續從青島港“灰池子”集裝箱礦產品集中查驗場地駛出,運往位於淄博的山東隆盛鋼鐵有限公司,幫助公司實現復工達產。

這批進口鐵礦石共110個集裝箱,於1月17日運抵青島港。由於長假疊加疫情原因,正本提單2月10日才快遞至青島。加之銀行、船公司等人手不足,原本1天就可以完成的換單、壓箱等操作4天才完成。此時已到週末並突降大雪,國內收貨人每天需要支付的箱使費已達6600美元。

優化營商環境發電廠原來的


優化營商環境發電廠原來的


黃島海關查檢關員克服疫情影響、天氣惡劣、交通不便等各種不利因素,週末頂風冒雪連續工作兩個小時第一時間完成查驗,並在隨後兩天派專人跟蹤取樣,每天工作至深夜,確保集裝箱及時還箱,貨物及時放行,減少企業損失。

同時,這批貨物也是黃島海關在“灰池子”集裝箱礦產品集中查驗場地完成查檢工作的首批集裝箱貨物。

而這一場地的有效利用,是黃島海關解決集裝箱礦產品壓港,降低企業費用,壓縮通關時間,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據瞭解,在黃島還是“荒島”的時候,“灰池子”本是黃島發電廠的煤灰堆放場地。後來隨著青島港蓬勃發展,“灰池子”併入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前港公司作為散貨後方堆場,之後又被納入海關監管區域、劃入自貿試驗區範圍。由於建設時間早,“灰池子”靠近青島前灣港區北門,距離散貨碼頭前沿單趟運輸距離接近10公里,作為散貨堆場運輸成本高、搬倒效率低,屬於“負資產”。

優化營商環境發電廠原來的


隨著進口集裝箱礦產品越來越多,黃島海關全力支持“灰池子”轉型升級成集裝箱礦產品集中查驗場地,這樣能充分發揮其離集裝箱碼頭較近,且毗鄰港口北門疏港順暢的優勢,場地收益大幅提升,“灰池子”搖身一變才為了“優質資產”。

新的查驗場地切實為企業降低了物流通關時間。“原本需要三天完成的背箱工作一天完成,三天完成的拆箱取樣工作兩天完成,一次運輸、一次落地、一次取樣、一次化驗、一次放行。”這批貨物的進口代理青島港和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思樂表示,“灰池子”是黃島海關為山東礦石進口商辦的一件實事。

現在,“灰池子”查驗場地已經傳遍了山東礦石圈,包括山東外運、中創等多家企業都表示希望自己的進口集裝箱礦產品在這個“灰池子”裡進行海關查檢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