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漯河市工商聯建議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應急保障機制

面對一場突來的疫情,漯河市各級黨委政府的組織動員能力、資源調配效率和行動能力強大有力,廣大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也積極貢獻自身力量。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廣大民營企業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在各級工商聯的倡議下,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捐資、捐物(據漯河市工商聯不完全統計,截止2月29日,全市民營企業除雙彙集團共捐款捐物累計摺合人民幣1231.3607萬元),有力地補充了資金和防疫物資的不足,體現了民營企業的責任擔當和情懷。

與此同時,廣大民營企業在應急保障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我市曙光健士、自由戰士、維立特等企業在第一時間復產復工,保障了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供應;雙匯、利通液壓液等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國際採購彌補國內防疫物資;深圳市漯河商會積極發揮優勢協助市疫情指揮部採購紅外額溫槍;食品生產、超市賣場等行業有效地保障了市場生活物資供應;京東、順豐等快遞物流企業提供了運輸保障服務;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僅搭建了數字化防疫系統,還有效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線學習等。

應急管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如何加強和改善應急管理,體現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程度。面對突發事件,在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應急主體責任的前提下,還需要廣泛吸納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的資源投入,鼓勵和培育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會的合力。

為充分利用民營企業在物資儲備與運輸、慈善資金捐助等方面的優勢,更好發揮民營企業在政府應急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以更好滿足應急處置救援要求、物資需求和重建需求,建議多策並舉,將民營企業納入到社會應急保障機制中來:

(一)激發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應急保障熱情。儘快完善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應急保障的工作機制。明確其參與社會應急保障工作的主體地位;注重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應急保障相關機制的操作性,在資金支持、參與流程等方面給予明確規定。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參與應急救援、捐款捐物、設立幫扶項目、投資基礎設施等方式自主參與社會應急保障。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將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應急保障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明確購買服務的項目、內容和方式,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應急保障工作。營造民營企業參與的良好氛圍。廣泛宣傳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應急保障工作的典型事蹟,多種形式表彰獎勵先進企業,建立合法權益保障機制及正向激勵機制,對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應急保障工作發生的物資及裝備損耗、人身意外等情況,給予適當補助。

(二)引導民營企業進入應急產業。建立應急產業發展基金、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設立應急創業投資機構,加大財政補貼、稅費減免、信貸支持力度,引導民營企業進入應急產業,參與應急物資的生產、研發和儲備。加大應急產業技術產品的成果轉化,優化應急產業創新發展環境,發展一批應急特色明顯、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民營企業。

(三)做好社會應急保障儲備工作。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建立應急保障企業名錄,將應急物資生產、運輸、儲備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納入名錄,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優先保障名錄內企業的物資供應及運輸。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建立社會應急保障人員梯隊,開展相關知識培訓,以保證在專職應急人員緊缺時,可以快速成建制參與社會應急保障工作。建立社會應急保障動員機制,由政府出資補貼或購置設備提供給民營企業,支持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做好應急技術、生產能力和原料的戰略儲備,確保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發生時,企業能夠迅速提高生產能力,彌補應急物資儲備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