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才女謝道韞認為丈夫無能,她丈夫就用生命證明她的觀點是正確的

東晉有一個才女名叫謝道韞

,她的叔叔就是大名鼎鼎的謝安。

謝道韞身上有一個典故,就是在她少年時代,適逢天降大雪,她叔叔謝安興致大起,指著洋洋灑灑的雪花問家裡的孩子們:“這大雪飄飄揚揚,像什麼啊?”

謝安的侄兒謝郎立即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而謝道韞卻輕輕地說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極為讚賞,撒鹽空中說不出雪花飄飄揚揚的狀態,只有柳絮隨風而起才像下大雪。

於是這一段謝家吟詩偶得的佳話,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典故,謝道韞被稱為“詠絮之才”,由此被稱為中國古代和漢代的班昭、蔡文姬等人並位的才女。

才女謝道韞認為丈夫無能,她丈夫就用生命證明她的觀點是正確的

可是才女的婚姻並不幸福,謝道韞被許配給王凝之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當時魏晉時代,謝氏與王氏是兩大望族,有“王與謝共天下”的說法。王家和謝家連皇帝都尊重他們。

謝道韞王凝之是門當戶當,王凝之不但是世家公子,還很有文化,他善草書、隸書,先後出任江州刺史、會稽內史,只是他信五斗米道,平時踏星步鬥,拜神起乩。

謝道韞嫁給王凝之後,就一直鬱鬱寡歡。謝安感到很奇怪,侄女的女婿也不錯,為什麼她這樣不快樂?

婚後不久,謝道韞回孃家時,於是謝安就問謝道韞:“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有什麼不滿意的?”

謝道韞答道:“我們謝家一族中,叔父輩有謝安、謝據,兄弟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個個都很優秀,沒想到天地間還有王郎這樣的人!”

聽話聽音,謝道韞的意思是天下怎麼還有王凝之這樣的人,真是讓她失望。

才女謝道韞認為丈夫無能,她丈夫就用生命證明她的觀點是正確的

不是王凝之太差,而是謝道韞太優秀。謝道韞不僅詩文寫得很好,而且她具有辯論能力。

魏晉時代,人士競談玄理清談成為一種風氣。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揚名天下,還當了大官。謝道韞對玄理卻有很深的造詣,並善於言談。

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記載,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玄,辯不過對方,而謝道韞想幫小叔子一下,就派遣婢女告訴王獻之要為他解圍。

於是謝道韞就讓婢女在門前掛上青布幔,遮住自己,在青布幔後指點小叔子。然後就王獻之就剛才的議題與對方繼續辯論,她旁徵博引,論辯有力,最終客人終於敗下陣來。

(當時的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

說實話,也許小叔子王獻之還配得上才女謝道韞,但是封建社會是包辦婚姻的,所以才女謝道韞只能按家裡的指配嫁給

王凝之

婚姻裡沒有愛情也不影響生孩子,謝道韞和王凝之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據說還有幾個女兒,但是史書上沒有記載,姓名不祥。

才女謝道韞認為丈夫無能,她丈夫就用生命證明她的觀點是正確的

王凝之這個人的確不聰明,他用生命證明了謝道韞觀點的正確。

東晉王朝末期大亂,孫恩起義爆發了。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痴迷道教,面對強敵入侵,他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希望神靈幫他打敗敵兵。

謝道韞勸諫了丈夫王凝之幾次,王凝之根本不聽,一意孤行。謝道韞只好親自招募了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

孫恩打到城下,王凝之還在虔誠的祈禱,希望神靈能派來天兵天將來打跑孫恩這些反賊。結果天兵天將沒來,孫恩帶兵衝進會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殺。

謝道韞帶領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此時她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外孫劉濤。她對孫恩說:“這個孩子不是王家的孩子,王家的事與他無關,不要殺掉這個孩子。”

孫恩一直敬佩謝道韞的才華,今日又見她如此勇敢,頓生敬仰之情,非但沒有殺死她的外孫劉濤,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

從此謝道韞在會稽寡居,沒有改嫁。她平日足不出戶,不問世事,只是打理自家事務,閒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

謝道韞瞧不起丈夫王凝之是有道理的,王凝之這個人的確是愚蠢,他用生命證實了謝道韞對他的看法是對的。

(注,王羲之的子孫的名字真有意思,兒子、孫子都以“之”為名,祖孫三代的名號聽起來像兄弟似的。)

才女的婚姻不幸福,就是嫁給聰明的世家子弟也不滿意。不過謝道韞看不起王凝之,的確是非常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