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審計:多少人學了10年的會計,還是敗給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在年審的時候,這家公司好像資金還比較充裕,就花了1000萬美元,匯率6.5,買了點理財產品。

初步得知,該項理財一共是一年的時間,到期贖回本金加利息。

審計:多少人學了10年的會計,還是敗給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於是,財務經理就很自豪的說,你看看,我家的這個持有至到期投資,不錯吧,每年的收益率能達到7%呢。我並沒有順著這個財務經理的思路走,而是全程保持職業懷疑,假設他的帳做錯了,我應該怎麼證明他的帳到底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於是,我就向財務經理要了關於這項理財的合同。

剛開始做審計的時候,我的項目經理也經常讓我跟客戶要各種合同,什麼銷售合同,貸款合同等等,當時我很不理解,人家的合同我們要來有什麼用,而且一般就算客戶給我,我也很少看。但是,後來,我才知道合同的重要性,因為合同中的重要條款決定這企業的會計處理。

就這樣,財務經理笑嘻嘻的把合同給我準備好了,並且在上面蓋公司的章。

審計:多少人學了10年的會計,還是敗給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我並沒有為了要合同而要合同,而是在合同中尋找蛛絲馬跡,能夠為該公司的賬務處理提供支持作證的蛛絲馬跡,就在我覺得他家的賬務處理應該沒啥問題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合同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條款,就是該項投資並不能保證到期能收回全部的本金和收益。因為合同太厚了,幸好我發現了,不然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就這樣,我及時跟財務經理溝通了這一事項,財務經理最後也同意調賬,因為,根據準則的規定,這項投資真的不適合放在持有至到期投資裡面。

正確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00*6.5)6500萬元

貸:銀行存款 (1000*6.5)6500萬元

因為是是用外幣購買的,所以,到年底的時候,還涉及匯率變動應該計入哪的問題,還有年底是升值了,還是貶值了,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審計:多少人學了10年的會計,還是敗給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他家並沒有確認年底的升值還是貶值,但是為了讓大家更系統的瞭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流程,我們假設年底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是1100萬美元。年底的匯率是6.7。

正確的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100-1000)*6.7】670萬元

貸:其他綜合收益 【(1100-1000)*6.7】670萬元

對於匯率變動應該確認財務費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00*(6.7-6.5)】200萬元

貸:財務費用 【1000*(6.7-6.5)】200萬元

審計:多少人學了10年的會計,還是敗給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以為此處的財務費用是虛的,所以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也有很多人不懂遞延所得稅負債,那就在下一篇文章講一講,這地方不過多贅述。

假設企業原本的財務費用是實實在在的借方300萬元,那麼,如果有虛的貸方200萬財務費用,就會導致企業賬面上只有100萬的財務費用,這樣,會計和稅法就有差異,會計是100,而稅法是300,那麼,企業就會形成200萬元的在暫時性差異。

確認暫時性差異的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00*0.25=50萬元

貸:所得稅費用 200*0.25=50萬元

同時,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賬面價6500+670+200=7370萬元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稅價格 6500萬元

所以兩者形成了暫時性差異7370-6500=870萬元

審計:多少人學了10年的會計,還是敗給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870*0.25=217.5萬元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870*0.25=217.5萬元

所以,兩個暫時性差異如果合在一起的話,就是:

借:所得稅費用 16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67.5

你看懂了嗎?挺繞的,看不懂的記得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