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龍蝦放苗時如何操作?

阿林說蝦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又到了一年的春季,對於小龍蝦養殖戶來說,此時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小龍蝦養殖池蝦苗的投放或補苗。那麼,一畝蝦池到底該放多少蝦苗呢?

目前對於一畝蝦池到底該放多少苗種,還沒有特定的行業準則,多數投放都是依據多年養殖經驗的總結。需要結合養殖模式、投放蝦苗的時間、投放蝦苗的規格、以及是投放種蝦還是蝦苗等綜合因素的考慮。

綜合考慮下對於蝦苗投放數量的一些建議:

1. 如果在3-4月份新開蝦池投苗或老蝦池需要補苗的,建議投放小蝦苗,以100-120尾/斤青苗為主。精養模式新塘口投放70-80斤/畝,不建議投放超過100斤;蝦稻養殖的投放50-60斤/畝,不建議超過80斤。如果是老蝦池補苗的依據實際小龍蝦存塘情況定,一般20斤/畝左右。


2. 每年3-4月一般不建議大批量投放蝦苗(具體可以參考之前問答:龍蝦苗幾月放合適);但考慮很多新養殖戶在冬季蝦池準備妥當,春季不投苗浪費、此階段苗貴等因素,酌情少量投放,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5月,實在不行在6-8月投放種蝦。

3. 如果3-4月實在採購不到100-120尾/斤的蝦苗,不得已投放60尾/斤多的蝦苗,可以適當多投放一些。精養每畝投放80-100斤,蝦稻每畝投放60-70斤。


4. 在6-8月份投放種蝦時,選擇規格在5錢以上的蝦,種蝦需要適當篩選一下。精養模式每畝投放40-50斤,蝦稻每畝投放40斤左右。

5. 在9-10份需要投放蝦苗時,選擇蝦苗規格80-100尾/斤,以青紅蝦苗為主,儘量避免全紅殼蝦苗。精養模式新塘口投放80-100斤/畝,不建議投放超過100斤;蝦稻輪作養殖的投放60-80斤/畝,依據當地水源條件,可以適當多投放,此階段養殖與精養基本無差別;對於蝦稻共作模式的,此時蝦池會有存蝦,需要依據存塘量適當補放苗種,每畝20-40斤。


對於題者問題描述裡提及的想投放60尾/斤的苗種。問題還不夠清晰,因為作為蝦苗來說這規格有些偏大,作為種蝦呢規格又偏小。


灣塘谷


龍蝦放苗時如何操作?現在又到小龍蝦放苗前的高峰季節了,蝦苗投放的正確操作,直接關係到蝦苗的成活率及養殖成本,下面介紹一下放苗時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試水,小龍蝦苗大量投放前,有條件的可以進行試水,試水的主要方法就是投苗前24小時,用地籠裝少量蝦放入要放養的蝦塘,檢測水質環境,一般成活率達到90%以上,就可以正常投苗下塘。

二、蝦苗要求,規格大小統一、附肢其全、無病無傷、活力充足。

三、下塘前準備(緩苗、提高成活減少應激),將整個蝦筐在下塘前在塘水中浸泡1分鐘,提起來擱置3分鐘,如此反覆操作3次以上。



四、投放時注意事項,我們應該拒絕整個蝦筐往裡倒或大力拋灑。我們正常的操作方法是,將蝦筐傾斜,讓小龍蝦自行緩慢遊入塘中或倒在淺水邊的水叢旁讓其自行爬入塘中。

五、投苗後,可以用聚維酮碘對全塘進行清毒。另外還要投放VC應激靈加紅糖水,解小龍蝦對新環境的應激適應狀態。


總之,投紋蝦苗時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我們只有將每一步工作做踏實了,才有可能減少蝦苗損失,提高其成活率。


壞男人說小龍蝦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倒是總結了些許技巧,為了更高效的提高放苗的存活率,大家不妨根據我的這幾個小細節來走,如下:

一、切實掌握適度肥水下苗。也就是要先肥水再放苗,此時水色呈黃綠色或紅褐色,透明度35-40釐米,實踐證明,入田後的龍蝦幼苗主要以攝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因此,龍蝦苗下池前,一定要先肥水,使蝦苗下池後有充足的餌料。


二、放苗前必須對稻田的水中進行試水,確認安全之後才能大量放苗。


三、稻田放苗時,一般選擇晴天早晨和傍晚 進行,這時候天氣涼快,水溫穩定, 有利於放養的龍蝦適應新的環境,放苗時水溫溫差不宜超過3度(之前我在我的頭條號文章也說過了,會引發龍蝦應激反應在這裡不再詳述,有需要的瞭解的可以去看看我的頭條號{小龍蝦養殖網}裡的文章。)

四、放養時,沿溝四周,中間田多點投放,使龍蝦苗種在溝田裡均勻分佈,避免過分集中,引起缺氧窒息死亡。


五、在放養時,要注意每塊稻田中放養的龍蝦苗最好是同一個規格,同一批次的苗種,放養的蝦苗應體質健體,無病傷、規格整齊。


六、放苗操作應緩緩進行,以免生活環境劇烈變化。


小龍蝦養殖網


這個沒有一定標準的,主要看你選擇投放種蝦還是蝦苗了,按照過往的養殖經驗來分析,結合小龍蝦本身的一個繁殖習性,秋季是小龍蝦全年的繁殖高峰期,有60%到70%的種蝦會在秋季繁殖,剩下的一部分來不及繁殖的種蝦,會選擇在第二年開春的時候進行繁殖。所以按照龍蝦的一個繁殖規律,一般我們會選擇在秋季(九月十月)進行種蝦的投放,開春三四月的時候,前一年繁殖的很多小蝦苗出來活動了,那時候小蝦苗便宜,並且前一年繁殖過得種蝦,不會再進行繁殖,所以開春的時候,適合投放蝦苗。

一般種蝦投放量在每畝地60到80斤,一斤的尾數在40到60尾規格的,也就是一畝地投放種蝦的量在2400到4800尾之間,選用234這個規格的龍蝦。蝦苗投放一般在100到120斤每畝地,一斤的尾數在100個左右,也就是1錢左右的小蝦。總結一下就是,秋季投放種蝦,每畝地60到80斤,選用234這個規格的龍蝦,春季投放蝦苗,每畝地投放100到120斤,選用1錢左右的小蝦苗就可以了。這個是我們平時投放種蝦和蝦苗的時候,正常的一個投放量,養殖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塘口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一個養殖密度,進行適度的調整。投放密度太大,容易滋生相關問題,密度太小,產量得不到保障,但對初期的養殖戶,不建議養殖密度太大。


雪源龍蝦


龍蝦放苗時如何操作?

選蝦

小龍蝦蝦苗投放時,一定要對小龍蝦的規格大小進行篩選,同一個池塘裡的小龍蝦規格一定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小龍蝦不會以大欺小,避免不必要的相互傷害。因為如果食物投放量不夠的話,小龍蝦會相互搶食,而且小龍蝦的蝦苗是比較脆弱的,個頭較大的小龍蝦在搶食過程中有優勢,會對個頭小的造成傷害。

放養的方法及消毒

放養前要用3%的食鹽水將小龍蝦浸泡10分鐘,然後連水倒在靠近水面的斜坡上或倒在木板上,讓小龍蝦自由爬進水中,那些不能爬的或者爬的比較慢的小龍蝦應該被淘汰。放養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早上或者晚上比較涼爽的時間放養,不能在中午太陽底下放羊。

放養時的操作

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將幼蝦放在上風口的淺水水草區。投放時動作要輕且快,防止幼蝦受傷。在放養時,防止氧氣袋裡外溫差較大,可以把氧氣袋放入蝦塘中20分鐘來平衡水溫,然後打開袋子,將裡面的水和蝦苗一起慢慢的倒入水中。放蝦苗時不能手不要亂動,防止把水攪渾嗆到蝦苗。

當然也不能忽視放養前的準備,和放養後的管理,因為題主的問題沒有涉及到,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感謝大家關注!我是小龍蝦養殖研究員,專注回答小龍蝦養殖問題。


老蔡說水產


我是胡蔥煲雞蛋,我來回答!

☞試水:養殖戶在蝦田放蝦苗的時候,首先要確保蝦田解底消毒肥水工作都已經完成,簡單說來就是要確保蝦田水體環境健康正常。其次,還需要測一下蝦田水質的酸鹼度,因為蝦苗從賣家手中捕撈上來,然後要放到買家蝦田裡面,雙方的水質環境肯定會有所差別,小龍蝦進水肯定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放苗前,最好先從蝦田裡面舀點水,均勻少量地淋在蝦苗身上,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蝦苗入水後的不良反應。



☞驗苗:接下來,將蝦苗輕放在岸邊,讓蝦苗自己往水裡面爬,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活力不足,沒爬到水裡的苗子,證明就是病苗,最好幾種起來,然後丟掉,反正這樣的苗子,放到蝦田裡也不能成活。當然,你如果覺得丟棄可惜,也可以拿回家作菜吃掉,好不好吃就看你的廚藝高低了。


小龍蝦曬太陽


這個要看時間段,如果在3月可以一畝10O一120斤,千平方的,每一斤100一120尾,五一七月進苗容易死,所以採用精養的可以多進一點,六月栽草八月進第二批,精養三季或多季的,放少點因為龍蝦苗稀,只要一個月生長,精養避開稻蝦5月底至6月頭甩賣低價區。所以精養賣年早和年晚。


zl191083534


一般每畝投一百斤(一斤在一百二十左右),早春三月投量。到五月初最好不投,因大量病暴發。切記千萬不要投(去買蝦苗別人不會說我的苗有問題),再到七月開始投苗為佳。總之不要投太多苗,不然蝦長不大。有些人只會紙上淡兵,沒有實值經驗,想養好蝦還是多交養殖朋友,多看頭條,交流經驗。


合作共贏共創明天


1.池塘水質調理好以後,在放苗前一天,VC+多維或葡萄糖全池稀釋後潑灑,可以為小龍蝦補充能量,提高小龍蝦抗應激能力。


2.放苗宜選擇晴天上午進行。蝦苗可用聚維硐碘稀釋液浸泡三分鐘消毒。蝦苗不宜直接倒入水中,最好的是將其倒在田梗近水的岸邊,由其自行入水,甄選出無活力病蝦、死蝦,以可以避免蝦苗因長時間脫水後猛然下水導致窒息。


3.苗後三天是蝦苗死亡的高峰期,大部分傷蝦、殘蝦都會在三天左右死亡。苗後一週內是蝦苗穩定期,如果出現天氣突變或缺氧等問題,會增加小龍蝦死亡率。比較穩妥的辦法是投苗後一週,再使用VC+多維一到兩次,減輕小龍蝦應激反應。一週後蝦苗基本都能適應新的環境。


養龍蝦的小哥哥


對於小龍蝦養殖戶來說,蝦苗的價格及投放都是很重要的,直接關係到後期能否有收益。

今年以來,成蝦價格還是不錯的,儘管這幾日跳水,但養殖戶手上的蝦基本上已出手,更多的是忙於補苗。今年蝦苗價格走低,收購價已跌破十元,對於養殖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那麼到底如何投放蝦苗呢?

實際養殖中,應考慮實際情況投放蝦苗,像池塘精養的可放80~100斤,每斤100只左右;池塘散養或混養可放50~70斤。有的塘水草多,水肥建議少放,這類塘蝦成長較快,利於出兩蝦,用質量抵產量也是划算的。

所以,對於小龍蝦苗的投放要考慮價格,因地制宜,才能有自己的養殖方向,切莫一味模仿。

以上觀點僅為參觀,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