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運動時,先無氧後有氧,但有氧無氧之間間隔多久呢?

胖的睜不開眼了


無論是在電視裡還是現實社會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那種身材非常好的型男和靚女!粗壯的肌肉充滿力量感,優美的肌肉線條讓人非常的羨慕!

確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擁有美好的身材,但是大多數人都練不出來!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們沒有掌握良好的方法,方法不正確,努力再多也是白費!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潛力股,只要肯努力,你也能打造像施瓦辛格一樣的身材!作為一個健身教練,每天都是多人向我諮詢關於增肌和減脂的問題!

確實,這兩個詞是非常關鍵的,增肌,減脂,只有把這兩個詞掌握好了我們才能練出非常有型的身材,許多健身的秘訣就包括在這兩個詞裡面!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談一談增肌和減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又該怎麼增肌?又該怎麼減脂呢?

什麼是減脂?

顧名思義,減脂就是減去體內的脂肪,降低我們的體脂率,這樣可以讓我們的肌肉線條顯現出來,從而幫助我們打造美麗的身材。

其實許多人並不是身材不夠好,他們許多人都是因為體脂率過高,造成自己的肌肉無法顯示出來,所以想要獲得好的身材,我們必須要減脂!

什麼是增肌?

增肌就是增加自己肌肉的維度,有許多人體脂率很低,但是他們的肌肉也非常的少!這樣我們的身材也會非常的難看,沒有飽滿的肌肉流線!

減脂和增肌是同步進行的,我們應該減少體內的脂肪,增加體內的肌肉含量,這樣我們的身材才會逐漸的飽滿,我們才能練出美國大漢那樣的身形!

我們又該怎麼減脂,又該怎麼增肌呢?

減脂

最好的減脂方法就是有氧運動,身體最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就是腹部和大腿根部!所以我們應該通過有氧運動來進行全身性的減脂!降低,腰圍和腿圍!

每天30分鐘的跑步是必不可少的,跑步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他可以燃燒全身的脂肪,幫助我們降低體重!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快減脂的速度,我們應該加上高強度間歇性訓練,這樣可以使燃脂的效率進一步提高!30分鐘的跑步加15分鐘的高強度訓練,這是最好的減脂組合!

增肌

想要練出美好的身材,我們必須增加自己的肌肉維度!槓鈴硬拉,啞鈴深蹲,引體向上,俯臥撐,卷腹,啞鈴划船,胸部臥推,啞鈴飛鳥,,,,這些動作我們都不能放過!

我們可以今天練上肢,明天練下肢,組合訓練可以很好的讓全身的肌肉得到充分的增長!


農村健身大全


首先,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區別在於,在有氧運動中,氧主要用作能量產生的燃料。在無氧運動中,身體產生自己的能量而不消耗過多的氧氣。
無氧運動是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而有氧運動則需要較長時間的低強度運動。
有氧運動能增強心血管能力,而無氧運動則能鍛鍊和調節肌肉,增強骨骼。
為什麼要增加有氧和無氧的間隔訓練,因為間隔鍛鍊可以改善你的線粒體功能,增強你的體質,提高新陳代謝速度。
在間隔訓練中,你的運動強度要先到達無氧狀態,然後再逐步減弱,進入有氧運動範圍。接著再次提高運動強度,回到無氧狀態,再減緩節奏到有氧狀態。如此反覆進行。
間隔鍛鍊是為了提高你的目標心率範圍,讓你的心率逐步達到最大心率的80%~85%(計算最大心率的方法是用220減去你的年齡,如果你50歲,最大心率即為170次/分)。一旦心率到達了這麼高的水平,你就會開始進入無氧運動狀態,即你的肌肉需要的氧氣超過了心臟和肺部所能提供的。這會導致肌肉中形成乳酸,因此你會感到非常疲勞。於是你不得不停下來,深呼吸,清除體內所有的乳酸,這樣大部分乳酸就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排出體外。而由於心臟和肺無法給肌肉提供額外的氧氣,只有從血液中獲取,這樣人體的肌肉就會製造更多的線粒體。

有氧運動看個人時間決定次數,無氧運動每週3次以上,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間隔是3小時以上。

高效的新陳代謝功能是健康的基石,如果你的新陳代謝變得遲緩,你的健康就會被大大地破壞。


隨性的薇薇


運動強度比較低時,耗能也小,氧氣有時間被輸送到組織細胞中,身體內的「燃料」得到了充分的氧化「燃燒」,滿足運動的能量需要,這樣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低強度、能長時間進行的運動,基本上都是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是指在做一些中短距離快跑,抗阻力訓練或者高強度間歇訓練時,短時間需要的能量高,但吸入的氧氣還來不及到達細胞參與反應,此時糖原在缺氧的條件下分解供能。一般來說無氧運動時肌肉會有酸的感覺。此項系統供能功率較高,持續時間大約2-3分鐘。比如器械訓練、體能訓練、打籃球、網球、快跑等運動都是無氧。

運動不分好壞,只有看哪個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你的目的是減脂,應該適當的熱身後先進行力量練習,然後做有氧運動。因為在力量練習時,肌肉的消耗會加大,率先消耗很大一部分肌糖原,直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降低到一定限度以後,才會增加脂肪酸供能的比例,這樣減脂的效果會大大增加。

若要增肌,力量練習最好與有氧運動不放在同一天進行,因為增肌的過程是蛋白質的消耗與補充過程,需要在練習後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和適量的糖分,而練習後的有氧運動可能會使蛋白質的合成效果大幅度下降,反而會事倍功半。


落葉隨颩


再來看你的問題,其實,主要還是跟你的訓練量有關。像有的人,無氧的訓練量不大,那麼後面的有氧能很好的完成。那麼,如果你無氧訓練量大,可能做完以後整個人就很累了,人是有惰性的,後面的有氧你可能就“偷懶”了,不能很好完成。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呢,當你先做有氧,後面的無氧只是局部肌肉和心肺功能的考驗,大部分人來講,可能能夠更好的適應,那麼這可能就是適合你的。

無氧和有氧的前後順序,可能效果就差百分之十到二十,但你不做就是差百分百。所以,主要還是行動起來!

總之呢,如果你的體能好,做完無氧能夠再很好的完成有氧,那麼,建議休息時間不要長,幾分鐘就可以,身體覺得ok就可以,這樣先做無氧才有意義於後面有氧的燃燒脂肪,特別是對減肥的人來說。兩者間不像做無氧,得分組間間隔幾秒幾分鐘的,看你的身體狀態。

個人覺得較快的進入有氧能更有效的達到減肥的效果。



以上十個人的一些看法,去有不同意見或者對健身有任何問題,歡迎評論留言,我們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小賤愛健身


我是魔獸於洪,今天和大家分享:運動時,先無氧後有氧,但有氧無氧之間間隔多久呢?

一般我們在做無氧運動之後,為了更有效的減肥,通常是喝一點支鏈氨基酸,然後就直接進入到無氧運動,整個有氧的訓練不建議用跑的,至少是慢跑,或者是快走、走斜坡這種方式。比較溫和的中低強度的方式去持續的去完成。

不建議穿插的進行,因為我們所需要的是你在無氧訓練時候,已經把體內的糖原消耗的差不多了,糖原較低的情況下脂肪會盡最快速度進入到一個能源的這個供給上面,如果你是穿插訓練的話,那你至少有一樣是練不好的。

做好無氧去跑步,真的要跑的話是應該不需要就是做太多熱身,如果說你做的無氧只是上半身的話,那麼你在跑步要跑起來的話,你對髖關節和膝關節包括踝關節的這個拉伸活動,都要做一下,也是需要一定熱身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於洪。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如果幫助到你就點個贊,感謝支持,下次再分享!


洪哥說健身


有氧和無氧之間不需要間隔馬上就可以運動。

我明確告訴我的會員與身邊的朋友,無論是先無氧後有氧,還是先有氧後無氧,都對減脂很好。關鍵兩者都需要堅持。



你容易忘記哪項,或更不喜歡哪項,你就先做哪項運動。因為當你已經很疲勞時,或後面有其它事情,你往往就不會在做後面的運動了。

我一般推薦在訓練計劃中兩者都採。或者像我一樣,無氧訓練前和訓練後都進行有氧訓練。



先有氧(8-15分鐘),可以很好的激活身體,由其是心肺和關節。提升運動狀態,讓你在接下來的無氧訓練中有更好的精力和運動表現。(這對於於健身目的很重要)

後有氧(15-30分鐘),加強血液循環,排除血液裡面的乳酸,讓身體恢復更快。還有讓緊繃的肌肉和筋膜都能得到放鬆。能放鬆整個身體,包括你因運動而緊繃的神經。



至於你們說的哪個更燃燒脂肪,那都是片面的。

訓練過程中消耗的熱量,特別是脂肪那部分,不應該成為你關注的焦點。

如果在訓練中以碳水化物為主,那麼訓練結束後燃燒更多脂肪。

如果在訓練中以脂肪為主,那麼訓練結束後燃燒更多碳水化合物。

你所需要關心的是你在一天中消耗的熱量和燃燒的脂肪總量。

其實研究表明在一天當中兩者效果一樣。


私人教練梧桐樹


我是Johnny,今天和小夥伴分享:運動時,先無氧後有氧,但有氧無氧之間間隔多久呢?

力量訓練完也就是無氧訓練完可以馬上做有氧,中間儘可能短的休息時間。因為力量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是破壞肌肉纖維,蛋白質是大量的分解,所以訓練完最好馬上補充蛋白質,包括乳清蛋白粉這樣吸收會比較快。

如果你做完力量以後要做有氧,如果你先補充蛋白粉再做有氧的話,對減肥的效果就不利。所以我們做完力量訓練儘快的做完有氧訓練,可以儘快的補充蛋白質。在第一時間內可以修復在力量訓練中破壞的肌肉纖維,使肌肉有一個很好的生長環境。

力量訓練中間穿插有氧訓練,這種訓練方法是可以的,這個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crossfit。這個可以更節約的時間,在單位時間內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這種訓練方法對肌肉的耐力,心肺功能,還有減肥都會有一個很不錯的效果,但是對於絕對力量的增長和肌肉的發展,效果就沒有純粹的力量訓練來的那麼好。

做完力量訓練以後去做有氧訓練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熱身的過程,這個熱身的過程好比說你今天是練的胸肌,但你做的有氧訓練,大多都是下肢的運動,下肢的關節沒有活動開,關節之間沒有分泌足夠的潤滑液。對關節的損傷也是比較厲害的,所以在力量訓練完以後做有氧,有氧也是需要有幾分鐘的一個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

力量訓練和有氧訓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訓練模式,這兩者之間沒有一個明顯的效果互相轉換,也就是說你做有氧不會很好地發展肌肉。幾乎沒有可能,那麼你做力量訓練,對耐力提高是會有的,但是效果也不理想,所以你做力量訓練,做有氧可能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讓身體下肢的關節什麼都逐步的去適應。然後提高訓練的強度。

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Johnny,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你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留言評論!有幫助的話記得點個贊哦!感謝支持,下次再分享!


隨時蛻變


這個問題很精要!

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我喜歡😘

大家好我是freedy!又和大家見面!

你的疑問很多,我會逐個回答,但是核心就在第一句:減肥減脂

那麼好了,既然你目標明確,那麼你在訓練計劃,無氧與有氧的時間比例安排應該是很清晰的。當然需要根據你階段性的進展來及時調整(今天不說)

1.間隔時間

間隔時間,需要根據你無氧訓練的強度來安排,我給所有人的建議是5分鐘,因為這五分鐘用來拉伸!拉完就去進行有氧。但是這裡有個重點。

(閱讀延伸)你無氧訓練的強度,也涉及到你有氧運動的持續時間安排:如果通過縮短休息時間來增加強度。你體內的儲備糖原也會消耗的快。那麼這個時候,在進行有氧時間,不建議太長。

因為太長會掉肌肉。

如果你是增加負重來增加強度。那麼你的糖原消耗情況就比較正常,這時候可以匹配時間長一些的有氧運動。

因為你需要燃脂。


2.能否穿插進行?

當然可以,針對第一階段的減脂需求者來說。效果很好,能做到在一個80分鐘內燃脂+增肌!真的?教你怎麼玩!絕對會成為健身房的焦點!

1.選擇一樣方便的有氧設備,如單車,橢圓機

2.準備啞鈴或者槓鈴,重量適中15rm(固定器械更佳。因為安全的)

3.設定3個上肢大肌群的訓練動作

怎麼玩?用背部訓練為例:

10分鐘有氧,下來之後直接奔向高位下拉!15次!做完立刻回有氧設備。8分鐘有氧,下機12次無氧!回有氧!6分鐘有氧。下次10次無氧!結束第一組!不休息,用時27分鐘!回有氧!3次5分鐘有氧,第二個動作:俯身划船15-12-10次無氧遞減次數!用時18分鐘。不休息繼續幹!3次5分鐘有氧,第三個動作:坐姿划船!15-12-10次無氧遞減次數!用時18分鐘!合共同時:63-65分鐘,算上連走路帶喘氣和補水給你2分鐘...

剩下15分鐘幹嘛?有氧....然後回家!

包你high到爆!這不是瞎扯,我以前就帶過別人這麼練,一週兩次,瘦很快。還增肌!

玩法告訴你了,怎麼開發其他組合,自己研究(這裡不說)

3.是否不用熱身?

無論你做哪種運動,都需要熱身,分別整體熱身,靜態伸展,動態熱身,都要做,不要省事,因為要身體活動開來,保證你的安全!可懂?

回答完畢!

關注我吧!訓練是種很好玩的事情,看你怎麼理解它!傳導減脂,訓練,塑形理念。過往答題有你需要的!下次見


Freedy六塊腹肌企鵝


我是魔獸訓練中心的教練成思遠,今天和小夥伴分享:運動時,先無氧後有氧,但有氧無氧之間間隔多久呢?

我們的訓練通常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有氧訓練。那還有一種是無氧運動。首先大家要明白有氧和無氧的一個區別是什麼?

無氧運動簡單的來講,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靠及時的能量來源,因為肌肉中儲存了的ATP是有限的,可以滿足我們在十秒左右的最大強度運動所需的能量,所以這種功能也就ATP功能,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不需要氧氣介入的。

通常在我們體育運動中,會有推鉛球,跳高,短跑,都是靠ATP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那還有另外一種是短時的能量來源,也屬於無氧運動。

當我們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儲量減少時,我們的細胞就開始分解我們的肌糖元來產生ATP,去幫助我們的功能,這個過程是糖酵解。當然這個過程會產生一些副產物,比如乳酸,熱量,還有一些氫離子。

通常我們的力量訓練,每個動作每組會持續大概一分鐘左右,那也就是這個動作的前十秒左右是靠我們的ATP功能,那十秒之後你再去完成這樣的負重,那就需要用到這個糖酵解的功能。通常我們的舉鐵,練各種器械,啞鈴,槓鈴等等都屬於無氧運動。總的來講就是無氧運動是不需要氧氣介入來幫助功能的。

有氧運動的常識能量來源,包含來自不同燃料的ATP產生,但是這個途徑主要是利用氧氣,所以叫有氧運動。這些主要的燃料包括我們的肌糖元,血糖,還有血漿,遊離脂肪酸和肌內的脂肪等等。所以這些反應大部分都發生在細胞線粒體需要氧氣介入,所以這個運動被叫為有氧運動。比如跑步,爬坡,橢圓機,單車,這些是我們在健身房常做的有氧訓練。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減脂,還是建議大家在力量訓練之後,也是無氧運動之後,再適當的加入一些有氧訓練,幫助你燃燒更多的脂肪,有更多的消耗,去幫助你更好地完成減脂。因為,我們的無氧運動力量訓練是需要消耗糖元的,需要你的肌糖元作為主要的能量儲備,從而幫助你完成訓練。

在你力量訓練之後,你的肌糖元儲備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時你在去做有氧訓練,就會幫助你更好的達到一個減脂效果。假如說你先去做有氧再去做無氧的話,你的肌糖元就會被消耗掉,你就沒有辦法更加集中,有計劃性地去完成你的力量訓練。你的力量訓練效果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建議大家力量訓練完之後再去做有氧訓練。

至於間歇時間需要多久?就是做完力量訓練之後,你可以立馬去做,不需要再休息一下,或者吃點東西,這個是並不建議的。你做完力量訓練之後(當然力量訓練時間不要太長,通常在最多九十分鐘之內就完成)然後再加入大概三十到四十五分鐘有氧訓練。

無論你選擇爬坡還是橢圓機都是可以的。但是跑步的話,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跑步姿勢,各種方法的掌握,是不建議去去跑步的,因為對膝關節的壓力會非常大。當然在訓練中還是建議大家,持續的補充氨基酸,防止我們肌肉的分解流失。

今天分享到這裡,關注我們,下次再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成思遠,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回覆留言。


愛健身的魔獸


運動指引健康人生,歡迎關注、交流更多運動營養知識我是——

一個傳遞健康的年輕人


我把你的問題分成兩個部分逐一作答:

問題一:無氧運動做完了,多久之後再做有氧運動?

回答:

1、首先要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先做無氧然後做有氧?從生理學角度分析,人體

三大供能系統分別為(1)磷酸原供能系統(2)糖酵解供能系統(3)有氧氧化系統


2、然後瞭解三大供能系統順序

當運動產生的時候:

①首先供能的是磷酸原系統,其特點是:供能少,持續時間短,功率輸出快,持續大約7.5秒,ADP+CP在磷酸激酶作用下→ATP+C,這種能量瞬時供應系統成為磷酸原供能系統,常體現於:短跑。

②其次是糖酵解供能系統,其特點是:供能、功率輸出一般,持續時間稍高於前者,持續時間33秒左右。它與磷酸原供能系統在代謝過程中都不需要氧的參與,所以也合稱無氧氧化供能系統。

③然後才是有氧氧化供能系統作用,其特點是:ATP生成總量很大,逐步放能,能量輸出速率低,持續時間較長。是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的物質基礎。


3、如果直接選擇有氧運動,那麼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弊端:

(1)持續運動25-30分鐘,且HR(心率)達到一定標準。此時有氧氧化系統開始供能,才能達到更好消耗脂肪的效果


(2)持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後,難免有些疲勞,此時再去進行無氧運動(力量練習)可能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動作,起不到良好的肌肉鍛鍊效果。肌肉含量同時決定了你的BMR(基礎代謝率),所以優質的力量練習非常有必要。不然就違背了你的鍛鍊目的。


(3)通過適當調整先後順序,既保證了力量練習的質量,也達到了好的減脂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我覺得應該選擇先進行無氧運動,以最好的狀態進行了力量練習,正好在我們練習結束後,經過了磷酸原系統、糖酵解系統的供能階段,此時身體進入狀態,有氧氧化系統開始作用,更好的燃燒脂肪。一舉兩得。


總結回答:無氧運動做完了,正常的組間休息間隔就可以開始有氧運動了。



問題二:做完無氧再去跑步,與跑步相關的熱身是不是就不用做了?

回答:

如果閱讀完以上內容我覺得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了

做完無氧再去跑步,身體已經熱了,與跑步相關的熱身不需要在做了,可以開始有氧運動,最好可以簡單的拉伸下肌肉,活動下關節。(當然有氧強度還是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因為你的熱身活動放在無氧運動之前就已經進行了,別告訴我你不熱身就直接上無氧運動。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安排是: 熱身— 拉伸— 無氧— 有氧 — 拉伸放鬆


最後在訓練的同時別忘了更要注重膳食安排,堅持,你一定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身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交流探討!

一位傳遞健康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