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打殺三國:于禁之降(之4):法家風格,理性涼薄

今日頭條 王俊傑猛

先引申一個話題:商鞅,原名公孫鞅,“其祖本姬姓也”,與三晉的君主是本家親戚,由於在魏國不得重用而到秦國求發展,策劃並實施了大名鼎鼎的“商鞅變法”。

商鞅與于禁在很多方面非常相像,都是執法如山、鐵面無私。

當新法推行時,以太子為首的許多人認為新法不便,商鞅對其痛下殺手,毫不手軟。但是對於太子的反對,他則是以“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為由,巧妙規避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執法原則,只是找了兩隻替罪羊,“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以殺雞訓猴。

商鞅這個做法,與于禁嚴整青州兵的情況很類似。

打殺三國:于禁之降(之4):法家風格,理性涼薄

按軍法來說,青州兵違法作亂,身為主帥的夏侯惇的領導責任不可推卸,連曹操也“責夏侯惇治軍不嚴之過而欲斬之”,而“鐵面無私”的于禁卻力勸曹操“用人之際斬大將不祥”,為夏侯惇開脫。

平心而論,無論從功勞、資歷還是實力上來講,允許夏侯惇將功補過無疑是明智的選擇,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為什麼于禁對舊友昌豨這麼“軍法無情”,而對夏侯惇卻又懂得“通達權變”了呢?

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媚上”的行為,就像商鞅不敢加罪於太子一樣。

既然在“唯上”和“唯法”兩者間選擇“唯上”,那麼再怎麼標榜鐵面無私就無疑是虛偽的了。

商鞅的另一件事也和于禁如出一轍。

秦國變法富強後,就開始了軍事爭霸的“宏圖”。魏國扼守的河西五城是秦國渡河出關的門戶要道,歷來是兩國的必爭之地。魏國感受到了秦國的威脅而倍感憂慮,專門派商鞅的舊友丞相公子卬鎮守河西,企圖利用二人的友誼來緩和兩國關係。

商鞅“將計就計”地與公子卬猛套交情,取得了對方的信任;然後以“舊友會盟”的藉口將公子卬騙到營中劫持,並乘虛趁亂襲取了河西五城。

結果,秦國奪得了出兵三晉的門戶,逼得魏國遷都大梁,商鞅受封君侯,公子卬則淪為戰俘而死。

打殺三國:于禁之降(之4):法家風格,理性涼薄

站在法家權術的功利立場上,很多人都說公子卬是個愚不可及的傻瓜,而商鞅則是個兵不厭詐的智者。

按照這個理論,昌豨也無疑是個輕信朋友的弱智,而於禁則是權變通達的強者——典型的強盜邏輯。

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靠利害來維繫,完全靠詐術來操作,親情倫理將徹底淪喪,民風世道將徹底敗壞。

和于禁相像的還有春秋名將吳起,他文武雙全、愛兵如子、執法如山、功業顯赫,堪稱富國強兵的無雙之才。但是,在這些光環之後,卻是棄家求學,母喪而不歸;殺妻求將,殘忍而不仁;爭名逐利,貪得而不讓。

於是,雖然吳起先後在魯國、魏國和楚國都位居上卿,但總是得不到君主的信任和同僚的擁戴,不斷遭受猜忌,避禍而逃,終於在楚國被宗室大臣襲殺而死。

單從表面上看,吳起、商鞅和于禁都有著令人稱道的,甚至是難能可貴的“職業道德”:忠誠於君主、嚴守法令、克己奉公、勤勉廉潔、堅毅果斷等等,歸結起來就是一條,堅忍自律的性格。

他們憑藉著堅忍自律,能夠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所以表現得比常人更加冷靜、理智、果敢、堅毅,所以取得了常人很難取得的功績。這是法家風格的積極一面,或者說是表現在“陽光下”的一面。

打殺三國:于禁之降(之4):法家風格,理性涼薄

但稍作深究,就不難發現法家風格的消極一面,或者說是“陰暗”的一面。

“法家弼士”們所展示的一切理性、堅忍、奉公、守法等行為,說白了都是全心全意為“君主”服務的表現。說他們恪守法令,但是商鞅曾抗法造反,吳起曾傾軋同僚,于禁曾兵敗投降;說他們一心為公,但他們都是在維護一己私利時無所不用其極;說他們廉潔自奉,卻都是封侯拜將,富甲一方;說他們愛兵如子,卻都對自己的親友故舊殘忍不仁。

法家之士的一切表現都是為了自利,忠於君主是為了獲得賞識,勤勉克己是為了求得器重,不私財物是為了更多的封賞,執法如山是為了標榜清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