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上課前沒擦黑板有些老師不會生氣,而有些老師會生很大的氣,甚至摔門而去?

歐氣戶口


作為一個老師,面臨過很多類似的場景,站到講臺上,發現黑板上是上節課留下的滿滿的粉筆字,而臺下的學生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此無動於衷,見怪不怪。極少的情況,有一些學生會主動上到講臺,幫助擦黑板,大多時候是我自己處理。

對此有什麼感覺?會有一點遺憾,但不會對此上綱上線。遺憾主要是覺得孩子們太過於自我,對老師缺乏舉手之勞的、主動的善意表達。由此一聯想,這樣的一種自我中心意識,走上工作崗位,孩子們可能會因這種行為細節方面的缺失錯失一些機會。

不會上綱上線的理由如下:雖然國內素有“尊師重教”、“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倫理情義維繫傳統,但現代社會更是一個講究“工具理性”,“權利和義務對等”的時代,老師們拿工資、基於自己的知識進行有償勞動,學生們付學費,接受教育,雙方不復以往“亦師亦父”,“尊卑等級”,“施恩與受恩”之關係架構,更多地呈現為權利-義務對等的現代工具理性模式。在後一種關係架構下:學生不擦黑板成為他們的權利,不是必須的義務。


作為師者,需要從心理和行為上調適以適應這種關係架構的變化。尚停留在以往傳統“師道尊嚴”、“師生恩義”,師生不對等關係想象中的老師,比較容易產生較大失落感。但即便再怎麼生氣,摔門而去還是太過於任性,有違師德禮儀。

所以,兩種老師為何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我覺得主要根源還在於對師與生關係、地位主體想象的不同。不同的想象自然會導致不同的反應。


孫衛華


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的人,有許多美好的情景都會令人難忘。

班級是學校的最小單位,大家一起學習,創造和享受校園生活。衛生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部分,同樣對學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班級每天都有固定的值日生,擦黑板就是值日生必做的一項,主要的是減輕了教師負擔,體現了學生講禮貌,對教師的尊重和愛護!

但是,實際生活中,不及時擦黑板的情況常有,原因多方面:一是值日生忙事兒忘了;要不就是前節課老師“壓堂”,沒來得及擦;要不就是黑板上的內容重要,留著大家抄寫等等。

面對沒擦的黑板,老師的態度如何,真能看出教師的素質如何,有的教師默默的把黑板自己擦掉,有的一臉嚴肅,要求值日生來擦,有的憤然離去……。首先我覺得:因為沒擦黑板,就“憤然離去”,這不可取,太沒度量,跟小孩子“一般見識”?就不上課?這是錯誤的做法,有損形象,不可取。其次,教師”默默無聲”地自己擦,這也不好,以後的黑板老師擦好了。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問明情況,提醒值日生擦黑板,可以適當提出批評,樹立“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的思想,然後正常上課。OK!


欣可為1


為什麼這個問題的標籤是搞笑呢?


我不生氣,不是因為我脾氣好。

而是我對他們已經不抱希望了。

曾經提醒過學生和學生幹部。

可是後來發現他們仍然沒有改變。

連拉一下他們窗簾兒的事兒都不做。


生氣是因為認為他們應該擦黑板。

不生氣,是因為知道,說他們也沒有用。

為不懂事的人生氣,值得嗎?

可笑的是,有一次學生確實給擦過黑板。

那次是,下節課還要接著用的,等到進了教室之後,卻發現反而有人把黑板給擦掉了。


現在很少用黑板。

學生不擦黑板就自己擦黑板吧。就當是鍛鍊身體。

俗話說得好,筋長一寸,多活十年。

儘量往高處寫,擦高處。

想想看,有利於自己健康長壽的事,為什麼自己不做呢?


老師們,好好擦你們的黑板吧。


一介書生945


這個問題 ,對於我普通人來講因為人的脾氣各不同 ,性格有差異有別 ,看間題的出發點不同 而已 .

而對於有文化的人 ,特別是號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說 ,就是說他個人的修養水平 與師德 高低 .教師為人師表 ,你的言行舉指都會刻劃在學生們的心裡,遇到要睿智 。不光有智商,不要情商高 。


牛牛219003841


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因為每個老師有每個老師的想法。如果是我遇見這種情況,我會看情況,如果一進教室發現同學們都很安靜,都在忙著預習,說明他們沒有時間擦黑板,這個可以理解。叫值日生把黑板擦了的同時提醒下一次要擦黑板。如果是進教室的時候很吵鬧,甚至有同學在打鬧,沒有學習卻又不擦黑板,我進去是要大罵的。讓他們知道有打鬧的時間還不擦黑板,老師又要寫字的時候又要自己擦,會浪費時間。



燈火與你說趣事


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呢

如果是高年級,作為班級管理,都會有值班生,也是對學生的紀律培養,養成教育的培養,作為老師,遇到沒檫黑板應當提醒值日生,沒檫黑板也會耽誤時間。但摔門而去有點過激,但只是為了引起學生注意這個細節也未嘗不可的一種手段!

作為低年級學生,作為我一般還是自己擦黑板的,低年級學生身高不夠,如果踩著凳子擦黑板也可能會發生意外,意外發生後果更嚴重,所以作為低年級的老師,還是自己動手比較好。

個人拙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