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很多外地人到蘇州會相當驚訝,不是因為這裡舉世聞名的園林,而是:它明明是個南方城市吧,偏偏吃麵吃得比北方人還兇!

蘇州人對面的熱愛有點著迷,還一定得是蘇式面,其他都吃不慣...

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麵條兒嗎,多了去了哪樣的找不到,北京的炸醬麵,蘭州的牛肉拉麵,武漢的熱乾麵......蘇式面有什麼稀奇的,你們蘇州人幹嘛非認準蘇式面啊?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甚至有網友發帖討論這個問題。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被鄙視的蘇式面?”......蘇州人肯定要難受一會兒了,吃麵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也不簡單,“哪裡的面好吃?”這種問題我不敢輕易回答,蘇式面也沒有要和誰比的意思。也許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蘇州人,少有不好這一口蘇式湯麵的。

蘇州人溫婉內斂,注重生活品質,精緻的生活態度都體現在一碗麵裡:

有湯有水有澆頭的蘇式面,更貼合蘇州人的脾性!

各地都有自己的麵食,蘇州不獨有,但蘇式面自成一派。一碗蘇式面往往從麵條、湯到澆頭,都有諸多講究。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蘇式面真正用心的在湯頭,用雞架,鱔骨、大骨、豬肉等等食材慢慢吊出來的高湯,可以說一碗麵正不正,一口湯一喝就知道。

麵條要那種細的有面香的,吃起來滑爽有嚼勁。

而蘇式面的澆頭基本就一本蘇幫菜的菜譜,隨隨便便一家麵館,就可以看到幾十種澆頭。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在大部分蘇州人的眼裡,如果三者之間一定要排出個重要性,那一定是:湯>面>澆頭

但是在外地人眼中,“蘇式面澆頭好吃,面就算了,口感真心一般” 。

相對於北方面把麵條本身做到了極致,蘇州人自知在這方面沒有優勢,於是想方設法在澆頭上下功夫。蘇式面最終是靠“澆頭”殺出一片天地。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蘇州人對於蘇式面有著無限的創造力,一碗素淨的面能容納各種食材澆頭,燜肉、炒肉、大排、肉絲、爆魚、爆鱔、鱔糊、滷鴨、蝦仁、蟹粉、素交……一個澆頭不夠,那就雙澆、三澆,也是老蘇州最常規的吃法了。蘇州這一碗麵的澆頭,花式實在太多了,可以說是千澆百味!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前不久蘇式面就創造了一項全新的世界記錄,憑著518種澆頭被認定為“世界上澆頭種類最多的原湯麵”,

別說天天頓頓吃,吃一個月可以不重樣,一天吃一種一年都能不重樣!!你就說牛逼不牛逼!該不該驕傲!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說蘇式面不好吃,到底還是不懂蘇式面!

這些年,各地美食跨越了省、市的界限,蘇州開起了蘭州拉麵、重慶小面,陝西面皮……卻絲毫沒能撼動蘇式面在蘇州的地位。

最終蘇式面也沒能成功在全國流行開來,還在於它本身更適合江南人的口味。很多外地人剛開始吃蘇州面,並不覺得多好吃,清清淡淡的,總結就有兩點很不適應:湯是帶甜的,面吃起來也不勁道 。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北方人吃麵是吃麵條本身,要是那種格外有勁道的手工面。所以很多北方人非常排斥蘇州這邊的機器細面,非要吃手工面才好吃。

現在蘇州人吃得最多的,蘇州的各大面館都在用的細面麵條有面香,吃起來滑爽有嚼勁。而且蘇式面講究的是就是細,細面才能夠完全吸收湯的精華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很多外地人會留下“蘇式面很難吃”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甜!

比如有人吐槽,剛來蘇州第一次點了碗紅湯麵,在湖南等地方紅湯意味著什麼大家都知道。結果一吃才知道這特麼是“紅糖面”啊!在這裡要為蘇州的面正個名,蘇面的甜是鮮甜,並不是往死里加糖。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蘇式湯麵好吃,只有在蘇州住上幾年才能理解到位,這種感覺就像重慶的火鍋,北京的烤鴨,廣州的早茶…...

很多蘇州人認為,吃麵就應該清清爽爽,保持它鮮美的原味,太過重口的作料,反而覆蓋了麵湯本身的味道。對他們來說,就喜歡吃細面,包括帶點鮮甜的湯頭!

蘇州人對蘇式面的追求是對生活的熱愛!

作家範小青說:

為了吃一碗可口的面,蘇州人可沒少浪費時間和汽油,很遠的地方,要開車去吃一碗麵的,大有人在。凡蘇州做面稍有點名氣的飯店……蘇州人都是如數家珍的。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蘇州的老食客會告訴你,同得興不要去十全街那家,必須去嘉餘坊的才是最好,綠楊不要去觀前那家,臨頓路的最好,東吳麵館,朱鴻興,陸長興……

蘇州人吃麵要求得很細緻,一點也不能馬虎。比如這樣:“重青,寬湯,硬一點。”一聽就知道是地道的面客。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除此之外,蘇州人還有一種“不令不食”的習慣,一年四季,跟著時令變著花樣地吃。楓鎮大肉面、三蝦面~什麼時候吃最應季,對於老蘇州來說是瞭如指掌。享受到時令澆頭面的滋味,這種精緻或許是蘇州人骨子裡對食物的講究。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蘇州人會為了一碗頭湯的蘇式面,大清早起來趕著去自己心怡的麵館。蘇州人會為了吃靈巖山的素面,特地去爬靈巖山,蘇州人會為了一份太湖十八澆,老遠冒著夜色駕車趕過去。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就在這一碗一碗麵裡,日子飛一般地溜走了。

蘇式面就是家

想在中國找一個沒有蘭州牛肉麵的城市,難!出了蘇州再想吃蘇式面,也難!

曾有人這樣說過:“出門在外,最放不下的,就是家鄉的那碗麵。”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對於戀家的蘇州人來說,蘇州的面有時候不僅僅是填飽了肚皮,滿足了味蕾,還承載著蘇州人的情懷。蘇州人對蘇式面的感情是與生俱來的,這是小時候吃到大的味道,這是關於記憶的味道,這是無可替代的......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總之,蘇式面之於蘇州人,就是生活,就是回憶。所以,就算說我們玻璃心,蘇州人也不太能接受不經瞭解就對蘇州面較為偏見的批評。

畢竟,出走半生,獨愛這碗蘇式面。

是家,更是心中最溫暖的味道。

對不起,蘇州面不接受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