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海安農商行衝A股 不良貸款連年攀升

時代週報記者 曾令俊 實習生 伍遠英 發自廣州

繼大豐農商行後,又一家江蘇農商行衝刺A股。

6月8日,江蘇海安農商行預先披露了A股IPO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上市。招股書顯示,該行本次擬發行不超過3.28億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以提高本行資本充足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

招股書顯示,海安農商行資產規模較小,近三年經營業績增長不明顯,淨利潤甚至出現小幅下滑,不良貸款餘額逐漸升高,且行業集中度高。此外,海安農商行存在股權質押率偏高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海安農商行流動性缺口變為負值,較2016年下降8.05%。“這個數據看上去是有錯配,但不能說明出現流動性的問題,該行的風險整體可控。”6月14日,華南一位不便具名的銀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時代週報記者多次致電該行,但均無人接聽。

股權質押率高

江蘇海安農商行成立於2011年,是在海安農合行基礎上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更早的前身為江蘇南通的海安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在成立後不久,該行就有上市的計劃。該行於2016年12月完成輔導備案登記,由國泰君安證券輔導上市。今年5月,江蘇海安農商行A股IPO申請獲得江蘇銀監局批覆。

海安農商行的股權相對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股東總數為1884戶,其中法人股154戶、自然人股為1730戶。其中,持股數量最高的前五名股東分別為江蘇中洲置業、江蘇蘇中建設、渤海國際信託、江蘇陽光股份、南通金橋化工,持股比例依次為5%、5%、4.95%、4.95%、4.22%。

報告期內,即2015年1月1日至託管證明出具之日(2018年4月11日),該行共發生195筆股份轉讓,涉及股份數6782.2萬股,佔發行前總股本的6.78%。去年,海安農商行一共發生股權轉讓86筆,共計轉讓股份1437.8萬股,佔總股本的1.44%。其中機構股東之間轉讓3筆,自然人股東和機構股東之間轉讓12筆,自然人之間的股權轉讓71筆。

海安農商行質押的股份數量為15872.20萬股,佔該行發行前總股本的15.87%。海安農商行表示,雖然質押股份數較為分散,不會因為個別股東已質押的股份被處置而導致本行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但由於質押股份佔比較高,如果股東已質押的股份被處置,該行的股權結構仍會因此發生一定變化。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海安農商行流動性缺口變為負值。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海安農商行流動性缺口率分別為2.54%、2.71%以及-5.34%。流動性缺口是衡量銀行流動性的常用指標,它衡量的是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銀行能變現的資產是否能夠償還到期的債務。

截至2017年年底,海安農商行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淨頭寸合計為117.56 億元,其中即時(逾期)償還、1 個月內、1個月至 3個月、3個月至 1年、1年至5年、5 年以上金融資產負債淨頭寸分別為80.42 億元、-70.86億元、-22.22億元、163.25 億元、-102.38億元和68.51億元。“由於本行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現金流結構存在一定程度的錯配,可能會造成本行的流動性風險。”該行解釋稱。

截至去年年底,海安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 12.56%、12.56 %和 13.69%,均滿足監管要求。但依然有諸多不利因素導致該行難以滿足監管的要求,比如資產質量惡化、所投資資產的價值下跌等。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是較為有效的外部資本補充方式,可以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增加抗風險能力,滿足各項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和資產規模適度擴張的需求,對本行提升競爭力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實現業務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海安農商行稱。

不良貸款率連年上升

相比於其他幾家已經上市的農商行,海安農商行的體量並不大。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總資產為665.28億元。近三年(2015年-2017年),該行營業收入分別為12.88億元、13.87億元和14.0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13 億元、5.10億元和5.07億元,雖然營業收入在逐年上升,但是淨利潤卻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一個關鍵的指標,近三年海安農商行淨利差和淨利息收益率均呈下降趨勢,且該行上述兩項指標均低於A股上市農村商業銀行平均水平。

2017年,海安農商行淨利差由2015年的2.31%下降至1.93%,累計下降38個基點,而A股上市農商行平均水平為2.22%;在淨利息收益率方面,由2.64%下降到2.22%,去年A股上市農商行平均水平為2.43%。

該行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該行針對傳統信貸業務,採取了審慎的信貸管理政策,授信審查條件嚴格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貸款平均收益率的下降。同時,在金融市場業務方面,該行加大了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高評級債券的配置力度,導致收益率降低。

招股書顯示,該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貸款率呈上升趨勢。近三年,該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2.81億元、3.98億元和4.31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2%、1.48%和1.46%。

從地區分佈看,截至2017年年底,海安農商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95.84%投放在南通市海安縣。貸款區域過於集中,如果海安地區經濟發展放緩或金融市場出現任何不利影響,或發生任何嚴重自然災害,均可能導致該行的業務發展空間受限、增長速度放緩和不良貸款增加。

“這是城商行農商行普遍存在的問題,經營大多集中在當地,很容易受當地產業模式等的影響。”某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從行業分佈來看,該行的公司不良貸款主要來自於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建築業。近三年,上述三個行業的不良貸款合計佔公司不良貸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9.60%、99.60%和100.00%。其中,製造業企業不良貸款佔公司不良貸款總額比例分別為77.99%、74.56%和91.44%,製造業企業不良貸款餘額和佔比較高。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該行製造業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80億元、2.37億元和 3.06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6%、1.93%和2.39%。該行解釋稱,受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需求下滑等因素影響,本行部分製造業企業客戶受到衝擊較大,經營狀況惡化,製造業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貸款率出現上升。

針對此情況,該行對製造業貸款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根據重大技術改進、產業升級、結構調整項目目錄,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嚴控制造業貸款風險。

該行公司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小型企業。截至報告期各期末,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2%、2.00%和2.22%,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主要是由於該行小型企業貸款佔比較高,在經濟下行週期,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違約風險上升。

“這其實是當前銀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中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是不良貸款高發的地方。”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