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小食代|將將:甜品與藝術的雙生花

小食代|將將:甜品與藝術的雙生花

將將前門店

採訪|孫陽

部分圖片提供|北京TIENSTIENS將將

部分攝影|張洋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曾用科學數據解析甜品帶給人幸福感的原因:“當糖觸及舌尖,甜蜜的信號會在0.5毫秒內抵達腦部中樞神經,多巴胺瞬間分泌,產生‘愉悅感’,與此同時,糖分在身體中被分解,產生能量,湧進血液。甜品獨特的魔力與魅力,便是來自身與心的雙重快感。

放眼全球,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甜品文化。但論起精緻與情調,法國甜品絕對是主力軍。北京的TIENSTIENS將將(以下簡稱“將將”),就是這麼一家擁有純正法蘭西DNA的甜品店,除了高顏值,它還顛覆了人們的常規想象。

這很法國

目前,將將有兩家店,創立最早的三里屯店在2015年12月開業。它的前身是三年前北京宋莊的一個實驗廚房,這也是受中國當代著名藝術批評家慄憲庭號召的“吃飯也是藝術,藝術也是吃飯”的影響。一直到2013年年末,實驗室裡的甜品展現在了宋莊美術館來賓們的面前,將將品牌的雛形才開始完整。

小食代|将将:甜品与艺术的双生花

王焰 TIENSTIENS將將聯合創始人

將將的誕生,偶然之中也有必然。三位創始人中有兩位來自法國,其中一位教授顧磊克創建了將將整個產品體系。“從小他就說過‘人之所以長牙,就是因為要用來吃甜品呀’。在巴黎他意外結實了甜品界大咖、前米其林三星餐廳Ledoyen主廚甜品師Xavier Le Quéré,一同探索藝術甜品。”聯合創始人王焰介紹道,“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對顧磊克來說,甜品不單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藝術形態。他開始了以職業命名甜品、諷刺職業官僚主義的道路。後期,又與中國藝術家周鐵海一起,以藝術的名義在世界各地展覽了這些甜品。讓法國甜品文化與中國當代藝術延續這激烈而有趣的碰撞。”

小食代|将将:甜品与艺术的双生花

將將三里屯店一層甜品專櫃

透過櫃檯的玻璃窗,14道招牌甜品貝聯珠貫呈現在眼前,造型多變,色彩絢麗,每一道甜品都以古老的西方職業命名:法官、督查、破壞者、外交官、修女、金融家、浣紗女,甚至是乞丐等,且都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它們有的是顧磊克的原創系列,有一部分是杜撰之作,但每一款都有根源、有背景、有故事,並且每天供應時的口味也是大有不同。

“小丑”諷刺的是裝腔作勢的人,“醋栗法官”批判當權者的道貌岸然……也許,“笑著講故事,心卻在流淚”大概就是這麼一種狀態吧。顧磊克將食物與藝術巧妙地聯繫在一起,產生一種難以言表的趣味感,戲謔中又融有浪漫。而幽默來自於調侃,來自戲謔。法國人貌似天生就具有這樣的能力。

初見時心動,入口時滿足

小食代|将将:甜品与艺术的双生花

跳舞家小節、醋栗法官、外交官、馬卡龍

採訪之前,我們特意去三里屯的將將探店。作為抹茶控,我率先品嚐了舞蹈家小節,抹茶味非常醇,內餡是酸甜可口的樹莓,讓人不會覺得抹茶的味道過於厚重;醋栗法官,外皮是一層高純度的黑巧克力,一勺下去,口感層次非常豐富,有細膩的巧克力慕斯、爽口的醋栗,甚至可以感受到醋栗籽在口中嚼碎的脆感,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讓人不會感到甜膩;告密者,巧克力的味道平衡得恰到好,口感絲滑,入口即化。

這裡的馬卡龍,可以清晰聽到牙齒咬碎外殼的聲音,接著是鬆軟有韌勁的夾心層,溼度適中,甜是很純、很乾淨的感覺。王焰坦言:“我們將法國的傳統美食甜品帶到北京,不同於港式、美式、日式,包括堅持做法國原味硬包,而不是市面上流行的歐包。”至於“標準的法國甜”則是一個偽命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

小食代|将将:甜品与艺术的双生花

將將三里屯店內部環境

與美味一樣,將將的環境設計也是受追捧的熱點。身為設計師的王焰表示,將將的設計是與建築師合作,而不是室內設計師。三里屯的店由建築師華黎設計,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這個明亮的玻璃房子,場地面積不足60平方米,內有兩棵加拿大楊樹,室內以旋轉樓梯拉伸空間感,同時分散的體量利於建築與在場地中伸展的樹枝構成一種有機的關係。

今年2月亮相的前門店,建築師則注重力量和結構的呈現,與三里屯店的輕盈設計形成反差。王焰還透露:“兩家店的主要差異是根據所處環境不同、文化脈絡,以及建築師本身的趣味。不同的建築師會帶來不同的創意,而非商業模式流水線那種固定的呆板。

我們不會去複製,未來的店我們希望每一家都是不同的。”據將將運營總監趙敏介紹,下一步發展會考慮成都、杭州、上海,或者其他一線城市。

從甜品到生活真實感

如今,我們處於消費轉型升級時期,正在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消費社會向“以消費者為主導”的新一代消費社會演變。

小食代|将将:甜品与艺术的双生花

將將甜品展示

將將“藉助甜品力量,用與眾不同的味覺理念讀出甜品中的反叛藝術”。讓藝術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讓生活中更多的事物、更多的細節體現出藝術的美,將將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就連會員卡也製作得超凡脫俗。兩款從視覺和寓意上都“很將將”的卡片,配套會員手冊,風格簡約小巧,還帶著昆蟲美學的印記,外包裝則是雲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特製的紫莖澤蘭信封,它甚至可以說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在前門店,將將會有不同藝術家的個人作品展;三里屯店的露臺則在夏日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會時不時地舉辦各種音樂節、法國葡萄酒及美食同享會、市集等,內容廣泛,時髦又有品質。去年5月,將將舉辦了一場“苗族之夜”活動,通過苗族藝人、苗族古歌、新民謠、即興表演等向大家傳遞出多樣性的文化以及跨界的藝術分享。將將這些具有社交文化的活動,呈現出優雅、舒服的一面,讓人在現實中感受更高層次的真實感。

當一種文化來襲,每個觀者都能根據自己的體驗來理解它。在將將,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尋找答案的過程。如果說我們看不懂那些隱藏在甜品背後的法國文化,那麼好好享受甜品就足夠了。畢竟,藝術的美在於它的開放性。

往期精彩回顧

小食代|将将:甜品与艺术的双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