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我把那種繡著花特別美的衣服叫“林小姐送的衣服”。

為什麼呢?這個梗來自三毛。

小時候愛讀三毛的書,知道她特別喜歡波西米亞風,羊毛披風,格子大擺裙,只有兩根帶子的涼鞋等等,構成她著裝的主流。但在書裡她提到自己愛極了一條桃紅的繡花長裙,穿了走在路上,有人問她,這裙子在哪兒買的,她就笑著答,是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啦。

這位林小姐,就是《紅樓夢》裡的林黛玉。三毛在一個古著店裡看到那條裙子,就想起了林黛玉,滿心歡喜地買下,當成林小姐送給自己的禮物。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難怪張愛玲說,《紅樓夢》是一本要一給十的書,我們在裡面看愛與成長,看人情世故,也看服飾美學。

其實書中關於黛玉的服飾說得不多,倒是王熙鳳的衣著打扮,被作者一再不惜筆力地描摹。比如黛玉初進榮國府,王熙鳳以一句“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先聲奪人,然後才見她閃耀出場: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仙妃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這段話我看了好多遍,對王熙鳳肅然起敬,能夠將這樣明晃晃亮閃閃大紅大綠的各種色彩統領住,豔而不俗裡,還能讓人看到她的“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這得是怎樣的氣場啊。

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那“五彩緙絲石青銀鼠褂”。

“緙絲”這項手藝近乎失傳,它指的是在絲織品上,用絲平織出圖案,不會互相覆蓋,不會像刺繡那樣凸起,“承空觀之如雕鏤之像”,有“一寸刻絲一寸金”之說,即使在清代,也非常昂貴。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像王熙鳳這件衣服,衣面是五彩緙絲,衣裡是銀鼠皮,可謂華貴之極。這一方面是她有這個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她年紀輕輕,就在榮國府做當家媳婦,來不得半點掉以輕心,每一件衣服,都成了她的戰袍。

她有時會刻意素雅,比如與尤二姐第一次見面時頭上都是素白銀器,身上月白緞子襖,青緞子掐銀線的褂子,白綾素裙,好一副“賢良淑德”範兒,不這樣怎麼哄得尤二姐入彀?但更多的時候,她必須以昂貴的衣服壯聲勢,將眾人“豔壓”,才能順暢地發號施令。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這種緙絲還曾出現在襲人身上,那件桃紅百子緙絲銀鼠襖子,原是王夫人年輕時候的衣服,兩人交心之後,王夫人特意取出來賞她。晴雯表示不羨慕,當然,心裡是有點妒忌的,可你要她像襲人那樣恭謹周到,她還真做不來。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晴雯就是那麼一個人,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在第五十二回,先是看她窮兇極惡地拿簪子扎墜兒的手,又越庖代俎地要攆走墜兒,只有搖頭嘆息的份。

墜兒偷金子固然可惡,但人家平兒明明和麝月商量出更周全的處理方案了,你又何必橫生枝節。可是,一轉眼,又看晴雯不顧病中,奮勇地為寶玉補裘,再想到她的結局,又為之心生惻然。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補裘是晴雯短暫人生裡的華彩篇章,顯出晴雯的仗義,也顯出她的不凡手藝。那天賈寶玉出門做客,將賈母特意賞賜的雀金裘不小心燒了個洞,能幹的織補匠人、裁縫繡匠並作女工的全抓瞎,晴雯拿過來一看就知道,這個要用孔雀金線界線似的界密了。

麝月說,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晴雯便說,說不得,我掙命罷了。她將破口四邊用金刀颳得散鬆鬆的,用竹弓繃緊,分出經緯,依本衣之紋來回織補,終於可以亂真,一夜辛勞之後,她頭暈眼黑,一頭倒下。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難怪賈母愛她靈巧,跟王夫人說“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她,將來只她可以給寶玉使喚得”。那份好手藝,在賈母眼中是晴雯重要加分項,對於寶玉而言,卻是一份隱痛。

不久晴雯被王夫人攆出榮國府,若是這雀金裘再有所破損,誰來為他補?“廣陵散從此絕矣”,那件衣服,寶玉尋常應該不會再穿了吧,免得睹物思人,也免得那一針一線的情意,在人堆裡消散了。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從前慢,一件衣服制成要很久,會穿很多年。尋常人家的衣服雖然沒那麼華貴,也是一樣值得愛惜。衣服跟人久了,會參與到生命裡來,一絲一縷裡,都有了情思,而不似眼下的快消品,來不及似的追趕時尚,人與衣服,還來不及熟悉,已經離散。

喜歡翻關於古代服飾的書,沈從文的那本《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買過好幾個版本,日常裡看到服飾上帶著傳統手工元素的姑娘,也會陡生好感。

有次在肯德基排隊,看見前面一個姑娘安安靜靜地站著,穿著件杏色的襖子搭闊脫褲,那襖子一側開衩,極其精緻的盤扣上,鑲著一隻金色的核桃釦子。一下子就想起《紅玫瑰與白玫瑰》裡的王嬌蕊在黑暗中接電話:

“她一隻手拿起聽筒,一隻手伸到肋下去扣那小金核桃鈕子,扣了一會,也並沒有扣上。”

忽然覺得這姑娘好生迷人,她端了盤子離去,我還總在人群裡看她的身影。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有時也不見得要披掛上身,有次去朋友家喝茶,中央空調地暖一應俱全的客廳裡,擺了一隻長長的疤痕斑駁的原木茶几,茶几上擺著手工蠟染的桌旗,再供一盆清馨浮動的水仙,時光也變得透明而有靜氣。

安妮寶貝筆下的人物原本愛光腳穿球鞋,這些年,換成了繡花鞋。我自己也曾在平遙買過一雙桃紅色的,張愛玲說,桃紅是有香氣的顏色,斯言誠是。

扯白||那些林小姐送給我們的衣服……

▲《花樣年華》裡蘇麗珍腳下的就是一雙桃紅色繡花拖鞋

我同時給我姥姥買了一雙黑色,鞋頭浮著兩朵非常囂張的大紅牡丹,鮮綠的葉子,紋路都用金線描了,燦爛奪目。

拿回家,我姥姥非常喜歡,坐在沙發上,她笑眯眯地想像著,人家見了一定問,這是誰的手這麼巧啊?給你做了這麼一雙鞋?她就答,是孃家的一個侄女啊。然後還要脫下鞋,把鞋底翻給人家看,看看,這針腳多細密。人家嘖嘖地嘆著,大家各自走開。

這真是手工藝品帶來的樂趣,我再三保證,決不把這雙鞋的來歷說出去。

但她也有遺憾,為什麼不買雙大紅的呢?我說下次一定買,從此後我姥姥但凡聽說我要出門,就託我帶大紅繡鞋。

我把這份心願理解為一個老去的女人對於自己的嬌寵,對於自身女性身份的喚醒與確認,而姥姥選擇最放肆最喧譁的那種大紅色,是因為她太老了所以她活開了,不再瞻前顧後,不再畏頭畏尾,她驕傲地、平靜地穿著它,那雙鞋和她的歲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讓人動容的美。

如今我姥姥已經去世,我出門見到賣手工鞋的地方,還是習慣性地看上一眼,然後就想起,我那愛穿繡花鞋的姥姥,已經不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