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有中學學習照搬衡水中學,卻落得個“邯鄲學步”!

《 莊子·秋水》有云:“子往呼!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這段文言文,主要講了一個燕國人啊,聽說趙國的都城邯鄲,人們走路姿勢很漂亮,於是,他便來到邯鄲學習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果不光沒有學成,還忘了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最後,只能爬著回到了燕國。

這就是成語“邯鄲學步”的來歷!

有中學學習照搬衡水中學,卻落得個“邯鄲學步”!

還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衡水中學已經是所有高中的一個“標杆”,為此,我們高中也派老師前往衡水中學學習考察“衡中模式”。然後,這位老師回來以後,就將“考察成果”在學校開始推廣。

這可苦了我們這些學生了,每天早上早起不說,還要跑圈圈、吃飯限時、水杯不能帶進教室、延長學習時間等等,一系列操作猛如虎,結果,除了學生“叫苦不迭”,成績卻沒見提升多少。

現在想來,這無疑是“邯鄲學步”的現代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