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準不一樣?

鳳影焰68167305


退休金實際上是沒有標準。退休地方不一樣、退休年齡不一樣、繳費年限不一樣、繳費基數不一樣,養老金都會不一樣的。


養老金計算公式

目前,退休金又叫養老金,我們國家叫做基本養老金。我們社保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是統一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有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另一種是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指數化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實際上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就是本人的指數化繳費工資。因此,兩種計算公式是相同的。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基礎養老金的相關因素

(一)我們可以根據基礎養老金公式得出:基礎養老金跟所在省市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

(二)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本人的繳費檔次的平均值。平時大家都是按照60%~300%的檔次繳納社保的,因此我們平均指數一般都在0.6~3之間。

也就是說,基礎養老金跟當年的繳費基數和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有關。

(三)基礎養老金跟繳費年限相關。繳費年限是具體到每一個月,每一個月都可以轉化為0.0833年。

疑問:有人說,在一個地區社平工資是5000元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和在社平工資是8000元的地方按5000元基數繳費,退休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是一樣的嗎?

由於跟繳費年限掛鉤,基礎養老金可以具體到每一年乃至每一月。

如果按照100%的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待遇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按照60%的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待遇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在5000元社平工資的地區當年繳費指數就是1,退休就能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如果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是1萬元,那麼就會每月領取100元的基礎養老金。

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在8000元社會平均工資的地區當年的繳費指數是0.625,退休能夠領取0.812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按比例計算,退休時8000元社會平均工資的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漲到16,000元,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130元的基礎養老金。

這種情況下社平工資高的地區養老金居然每月高出30元,明顯社平工資高的地區退休划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相關因素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餘額,實際上是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加上歷年國家公佈的記賬利率所得出的記賬利息。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跟本人的繳費基數相關。因為個人賬戶累積的原始錢數恰好等於繳費基數的8%。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跟每年的記賬利率有關。過去的時候,我們的記賬利率是由各省市根據投資運行情況公佈,一些地方最初的時候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從2016年開始,有國家統一公佈記賬利率,當年就高達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

(三)個人賬戶養老金,跟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有關。退休年齡越大,養老金計發越數越少。40歲是233個月,70歲是56個月。相同個人賬戶金額下,40歲退休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到70歲退休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4。

過渡性養老金

實施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養老的方式,都被稱為統賬結合制度。一般都是從1995年到1996年開始改革養老保險計發方式的。

在實施統賬結合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已經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因此會額外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各省市並不相同,有的參照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只不過繳費年限是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有的是視同繳費年限,有的視同繳費年限,直接確定為視同繳費指數是1。情況非常複雜,而且過渡係數全國從1%~1.4%不等。

過渡性養老金的好處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相關的。

結語

雖然說我們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但是由於各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不同、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不同等因素導致養老金的計算結果和水平都不一樣。

畢竟社會平均工資決定了當地的生活水平、養老保險繳費等很多因素,因此按照各地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待遇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


暖心人社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準不一樣?

這是正常的。因為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平均工資也有高有低,國家傾斜照顧的力度也不一樣。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目前全國各地的養老金平均水平是不一樣的,有高有低,比如北京2019年養老金平均水平達到4157元,廣州2019年人均養老金水平3586元。

其實,對於全國所有企業退休人員來說,養老金的計發辦法都是一樣的,其中決定條件之一就是各地的平均工資。

來看看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公式就是(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可見,之所以各地養老金產生差異,這是因為各地的平均工資不一樣,有高有低,參保人員的繳費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社會平均工資越高,參保人員最低繳費越高,人均養老金水平比較高。

這是各地養老金水平不一樣的主要原因,經濟發展程度和平均工資高低的差異,這一點也是不可能消除的,就跟5個手指永遠不會一樣長一樣,各地的養老金水平也不會統一到一個標準,就跟各地的工資水平不可能統一一個標準一樣。

其實,經濟發展落戶的地區養老金水平不一定是低的,比如西藏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已經超過4000元,跟北京的養老金水平差不多;再比如寧夏2019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3413元,跟廣州的養老金水平也差不多。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些地方退休人員相對較少,而每年養老金調整時國家批覆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時會對這些艱苦邊遠地區省份進行傾斜照顧,讓這些地區的養老金上漲水平相對高一些。

比如今年青海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213元,調整幅度5.14%,這個上漲金額跟北京人均上漲220元是差不多的。

所以,談到各地的養老金差異,這是正常的,因為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參保人員繳費也不均衡,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正常的,其實是養老金雙軌制造成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這一點是目前需要改變和縮小的。好在,現在很多地方上調養老金時,讓企業退休人員漲幅更高一些,比如江蘇、寧夏企業退休人員上漲5.5%,事退人員上漲不超4%。

綜上所述,各地養老金標準不一樣,這一點無可厚非,也不必質疑。現在需要改變的是企退和事退養老金差距。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如果你也同意,歡迎點贊、轉發、打賞。


思之想之


問題是:退休養老金,為什麼各地不同?



作為一個曾經的人力資源工作者,十分願意為你解答相關問題。

答案是:原因很簡單,決定養老金額度的主要因素,其中有一項為當地社平工資。

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程度不同,各地社平工資當然也不同,因而造成條件完全相同的人,全國各地養老金水平不同。



上圖為養老金計發公式,可以說明問題,看了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條件完全相同的人,在全國各地養老金卻不同。


z山海


退休金(養老金)主要解決退休人員生活問題。其支出來源主要是養老保險基金,而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繳費構成。

由於各地生活水平有差距,每年參保用人單位、參保人員繳費水平也有差距,所以各地計發養老金待遇依據的數據也有不同,因而造成各地養老金待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一般地說,當地每年在職人員工資高、養老金繳費上下限標準高、人均生活水平高的地方,養老金待遇計發水平相對也高。


黃華社會保險實踐者


這個問題很簡單,它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各個地區它的物價水平包括消費水平是不相同的,所以說導致社會平均工資是不相同的,那麼我們在計算退休金的過程中,要取決於社會平均工資,所以說就會影響到今後退休金待遇的不相同,那麼也就意味著各個地區的退休標準肯定是不相同的。

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說一個人選擇在北京地區退休,那麼另外一個人選擇在五縣小城市退休,很明顯能夠在北京地區退休的人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因為北京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普遍是比較偏高的,所以說它所獲得的養老金肯定也是比較高的。

那麼對於五線小城市退休的人來說,很明顯自己所獲得的退休金是不如在北京地區退休人員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高,因為在北京地區退休,他的社會平均工資比較高,所以也就意味著自己將來退休以後,所能夠獲得的退休金是比較高的,所以說全國各個地區退休金的不同也是一個很正常的表現,因為各個地區它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都是有所不同的。


懂社保


地區不一樣,養老金就不一樣,還有各地的財政收入不一樣,所以全國不統一。


人間正道74570236


樓主您好,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準不一樣?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這樣的一個重要計算退休金的條件來決定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城市之間,它的社會平均工資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比方說你在一線城市工作,那麼你的社會平均工資相對來說就會比較高一些,那麼在最終計算退休金的過程中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也是比較高的。

實際上這樣計算退休金的方法,對於當地退休人員是有一個好處,因為你的這個拿到手的收入和你在當地的一個平均消費購買力是成正比關係的,因為你在一個一線城市退休,那麼相對來說消費水平是比較高的,所以說退休金的待遇自然而然相對是比較高。

那麼如果我們退休在四線城市或者5線小城市的話,那麼它的這個社會平均工資是比較低,所以說在計算退休金的過程中,很明顯是不如一線城市能獲得那麼高的退休金,但是同時所對應的在4線或者五線城市的消費水平相對也是比較低的,雖然說自己拿到的退休金可能比較少,但因為消費水平比較少,所以說自己手中錢的購買力還是比較可以的。


社保小達人


先富起來的就該多拿錢嗎?象北上廣深,一是它佔據地位置得天獨厚,二是有中政策支持金融傾斜。舉全國之力打造培育的城市就該享受特權待遇嗎?那些老少邊地區山高皇帝遠,無人問津就該受窮嗎?企業破產是工人的罪過嗎?為什麼讓下崗工人背這包袱。那些公知們拿著大錢,揉著肥肚兒,研究些不著實事兒。唉!傷心啊!


王佃泉


中國的人社部厲害!


笑伴人生13342381


問這問題真是無語,據我所知,建國以來全國各地的退休金就不一樣,何況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