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合陽東雷三官廟廟會

合陽東雷三官廟廟會

  合陽縣東雷村,地處黃河岸邊,村東有個三官廟,舊時,當地船伕為了求神保佑航運平安,商賈求神保佑生意興隆,於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舉辦廟會,唱戲酬神,鬧社火,上鑼鼓。


  每年正月初四、初五一過,村裡的“積極分子”便開始動員人練鑼鼓,尋覓帶頭人。若不答應,便拿來鑼鼓在你家門口敲,或採取“車輪戰術”,輪流去你家勸說,直到你答應為止,若還不答應,便在你家門口放一塊厚木板,或壘幾個碌碡,叫你開不得門,挑不成水,只得走馬上任。

  村裡按地盤分成兩社。白天鬧社火,黃昏以後上鑼鼓。在村中央的空地上,兩社各紮營盤,擺開陣勢。大鼓在中央,敲鑼的、敲鈸的依圈擺開。所有的人都赤著上身,斜挎一串馬鈴,雖是冬天,卻只穿一條短褲。每社都有一兩個技術精湛卻又打扮奇特的,或者用核桃皮挖個洞做成“眼鏡”,或者把破草帽頂在頭上,再插一根紅蘿蔔,紅蘿蔔上再插幾根雞毛,也有的戴個牛籠嘴,樣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鑼鼓開始時敲的鼓點叫“排鑼”,節奏較緩,十分整齊,彷彿在醞釀情緒。下來是“流水”,節奏加快,花樣也多,向對方挑戰的意思十分明顯。再下來是“上鼓”,此時,敲鑼打鼓的人情緒達到最0,鼓手騎馬蹲襠,敲鑼的一腳踏鼓,一腳踩地,鑼錘經頭部劃弧,先擊鼓,後擊鑼;鼓手則高舉鼓錘和鑼手調開擊敲。敲鈸的和準備替換的站成一個大圓圈,雙手舉過頭頂。敲小鼓的主要任務是填空。鼓手們越敲越來勁。突然,領頭的一個手勢,鼓點換成“亂颳風”,鑼、鼓、鈸齊奏,驚天動地,濁浪排空。又見領頭人“籲——”地一聲口哨,早已做好準備的一個五大三粗的小夥子猛地蹲下身,雙手抓住大鼓上的鐵環,掄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後緊隨。另一家見狀,同樣扛鼓便跑,於是兩家在廣場上追逐。追上了,便把自家的鼓硬摞到對方鼓的上面,對方不但不讓,也還想佔上風呢據說:“上鑼鼓”的“上”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這時,孩子們提著無數盞燈籠跑來,用蘆葦紮成的火把高高舉起,棗刺、乾柴籠起的火堆熊熊燃燒。火光映天,硝煙瀰漫,鼓樂聲聲,彷彿古戰場一樣。這樣反覆對陣,直至天黑夜深,大家再整整齊齊地使勁敲一陣,便收兵回營。廟會持續三天,方能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