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興義市地名說源(上)

題記

俗話說,水有源頭,樹有根本。源之遠必流之長,根之深則葉必茂。一個地名,不可能憑空而來。

地名承載著歷史。地名是一個地區社會、經濟、文化、歷史的記載。因此,探索地名的來源,就是追溯悠久歷史,弘揚地方文化,提振民族精神,增強社會和諧。

“興義”與乾隆皇帝有關

清朝嘉慶二年(1797年),清廷鎮壓了南籠布依族王囊仙起義後,已退位當“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寫了一首五言長詩《南籠圍改志事詩》,其中有“更與賜府名,興義興額茂”,於是朝廷“改南籠府為興義府,以示彰善之風”。嘉慶三年,黃草壩建縣,朝廷採納了雲貴總督鄂輝的建議,將在黃草壩新設的縣名取為興義。興義這個名稱即緣於此。興者,興起、興盛也;義者,正義、禮義、情誼也。乾隆皇帝取這個名稱,從字面上看,當然是不錯的。但封建統治階級“彰善”“興義”的目的,無非是要各民族的百姓世世代代服服貼貼做奴僕,永不反叛,百依百順,任由封建統治階級奴役、宰割罷了。

“黃草壩”與徐霞客有關

“黃草壩”這一名稱比“興義”要久遠得多。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戊寅年(1638年)八月二十四日的《遊記》中寫道:“……步雄之界,東抵黃草壩二十里……”這是黃草壩這一名稱首次進入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中。

“黃草壩”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歷來有幾種說法。一是說這裡盛產席草,割下曬乾後呈黃色,因此得名“黃草壩”;二是說明初這裡的首任世襲土司為黃姓,因此叫“黃草壩”。這兩種說法都未免牽強。只有《興義府志》所載最為確切可信:“名黃草壩者,以其地場壩,產金釵石斛,色如金釵,土人呼為黃草,遂即以名壩”“按石斛,產興義縣。石斛莖黃,如金釵,故又名金釵石斛,邑人呼為黃草。邑治舊名黃草壩,以此得名也。”

“捧乍”與彝族土司有關

在興義的歷史上,捧乍的歷史最為古老。捧乍最早稱“靄外則”,來源於彝族語言。清道光《興義府志》記載,“梁(502一557年)靄外則,即今縣北(應為縣南)之捧乍營”,“烘阿臺居靄外則,即今普安龍土司之祖,苗語(應為彝語。清末民初之前,貴州少數民族被統稱為苗,均含貶義)謂嶺為靄,謂州為則。靄外則,猶言嶺外州也。在今捧乍營”。這裡提到的“阿臺”又是誰?“阿臺,蜀漢濟火之十九世孫。陳時(557——589年)分據故母棳縣地,苗語名其地曰靄外則,曰順帥格,即今興義縣及捧乍地是也”。“靄”是彝族家支名稱,“則”緣於“則溪”,是元明時期貴州宣慰屬下彝族土司的行政區劃名稱,即管兵馬錢糧的地方官居住地,也即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捧”是彝族人名的音譯。“靄外則”即是一個叫“捧”的彝族土司(或頭人)所管轄和居住的地方。因此,“靄外則”應稱“捧則”,就如漢語的“張家寨”“李家莊”或如萬屯、景家屯等一個意思。則與乍音相近。時間長了,“捧則”也就成了如今的“捧乍”了。

捧乍的“乍”字,過去寫作“鮓”,鮓則與魚有關,指加工過的魚類食品。《晉書·烈女傳》載:“侃(陶侃)少為潯陽縣吏,嘗臨魚梁,以一坩鮓遺母。”鮓,即海蜇,又稱為鮓魚。

有人以古書上陶侃“鮓魚遺母”的故事,望文生義而移花接木,想當然地作為“捧乍”這一地名的來源。這些人也不考慮,捧乍遠離江河湖海,哪裡會有“鮓魚”之類的海產品?再說,捧乍這一地名,至少明朝以前就有了,而捧乍的彝族土司到乾隆末期才消亡。《興義府志》是這樣記載的:“乾隆末,捧乍隴氏絕,知州別委漢人為土目。”捧乍的彝族土司消亡了,此後漢民才大量進入捧乍,彝民則逐漸淡出捧乍的歷史。因此說捧乍是“鮓魚遺母”,實屬牽強附會,不能自圓其說。

“烏沙”與彝族家支有關

烏沙與“烏撒”音相近。烏撒是彝族家支名稱。聯繫到烏沙歷史上長期屬布雄土司轄區,以烏沙作地名實屬正常。但不知是哪個“爛肚皮”又望字生義,將此地名與“烏紗帽”相聯,並結合烏沙附近幾個地名,杜撰出一個笑話:說有個秀才來到此地,寫了一首打油詩:頭戴“烏紗”帽,身穿“夾克”衣,腳穿“革裡”鞋,站在“大水井”,跌倒“白碗窯”。這人的聯想也夠豐富的,竟然生拉活扯,把烏沙與佳克、革裡、大水井、白碗窯幾個地名串在一起。但還覺得不過癮,最後還加上這樣的結尾:“且由於當地人的傳統觀念,講究內斂含蓄,忌諱太白太露,喜歡猶抱琵琶半遮面,就把紗改成沙。這樣一來,既響亮又含蓄,既張揚又低調,鄉鄰一致認可,取名烏沙。”胡說什麼“鄉鄰一致認可”,真的搞笑!

“頂效”與水塘有關

“頂效”這個地名,本是布依語的音譯。

離現在頂效鎮政府所在地中心區約1公里多,有一個天然水塘。布依語將綠色、藍色稱為“么”,水塘、水窪稱為“頂”或“丁”。布依語一般為倒樁句,於是這個水塘即稱為“頂么”。塘畔寨子,即為“頂么大寨”。時間稍長,“頂么”即演變為“頂肖”,最後定格為“頂效”。頂效大寨是布依族聚居的古老村寨,至少也有幾百上千年的歷史;而現在的頂效鎮政府所在地,則是在清朝中後期這裡形成交通要道後才陸續從省內外各地遷徙而來的移民。在清中後期以前相當長一段時間,這裡一直由“頂么大寨”的頭人管轄。頂效形成集市,是在清末民初(集市原址位於現綠蔭村小學所在地)。可笑的是,有人望字生義,竟將“頂效”解釋為“據說此地有一老人死後,由於沒有兒子,只有讓女婿來家中頂孝”。哈哈,真讓人腦洞大開!

地名與語言性和民族性有關 布依語地名多與水田有關

地名與語言性和民族性有關

因為地名首先具有語言性和民族性,其次具有地理性和社會性,因此,要說明興義市除了以上幾個大的地名以外的其它地名的形成,不能不首先簡要說明興義市內各民族的形成及其歷史淵源。

興義市現有83萬多人口。其中,漢民族64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8%,少數民族人口18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2%。

漢民族人口雖多,但卻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調北征南”“調北填南”而從中原各省和四川以及省內各地數百年間陸續遷徙而來。

明初洪武年間,傅友德奉朱元璋之命率30萬大軍征戰雲貴。在殘元勢力被消滅之後,為了防止當地少數民族土司的反叛,其中多數官軍屯兵於雲貴交通要道和重要關隘。當時明朝廷的政策是:邊地駐軍“三分戍守,七分屯種”;內地駐軍“二分戍守,八分屯種”。這些“屯種”的官兵,時日既久,即形成了屯寨。大多數屯寨的官長姓氏即為屯寨名稱。這就是今日從興義到安順沿路一帶景家屯、萬屯、楊屯、張屯、熊屯等名稱的來歷。再後來,一些屯寨內的軍士或其後代,因各種原因,離開原先所居的軍屯,到附近或稍遠些的地方墾荒,另謀發展,逐漸形成新的屯寨。一些從外省或逃荒要飯、或投親靠友而來的漢民客戶,他們或者依附於軍屯或軍屯之外的屯寨,或另建村寨。其村寨名稱,就依據所居地域山名、水名,或形成集市之後的場期取名,其村寨名稱即為沿用至今的什麼張家灣、李家寨,或牛場馬場豬場羊場之類。這類地名,很容易理解。

清朝初中期“改土歸流”後,特別是在黔西南發生了規模較大的布依族農民王囊仙起義,隨後遭到清政府殘酷鎮壓之後,參加起義的不少布依族村寨和其他民族村寨被清軍夷為平地,村寨中大量人口被屠殺,僥倖活下來的也往外逃亡,一時間人口銳減,人去寨空,土地荒蕪。在清朝廷政策的鼓勵之下,從省外和省內各地湧入了大量的“客民”。在不長時間內,非土著村寨在黔西南境內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這就是現在這些村寨其中一部分仍然是少數民族地名,但寨內並無一戶少數民族居民的原因。

興義市的少數民族人口雖不是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土著,有著久遠的歷史。

說到土著,不得不首先說說已經在興義基本上消失了的“倈人”。倈人應是興義這塊土地上最古老的土著,是古牂牁國和夜郎國的主體居民之一。後來,由於比其強大的布依族和彝族勢力的興起,或者由於戰爭等其它原因,倈人勢力被削弱而逐漸退出興義的歷史舞臺。但倈人在興義境內仍留下不少的蛛絲馬跡。市內不少地方,至今還有與其有關的地名,如“倈子墳”“倈子洞”“倈子營盤”等等。個別地方還有“倈子遺留銀子”的民間傳說;另外,許多偏僻的人跡罕至的邊遠山坡上,至今都有明顯的被開墾耕種過的痕跡。那些砌地埂、堡坎的石塊,經過上千年的風吹日曬,雨雪風霜,均已磨去稜角,失去了它們本來的形狀。這些應是倈人曾經開墾耕種過的歷史遺蹟。

倈人在興義地域內消失的時間不是很長,大約在清代初中期。所以,興義境內一些地名,用布依語和彝語均不能解釋,那應該是倈人遺留的痕跡。

布依語地名多與水田有關

興義市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布依族。

布依族是興義地域內的土著民族。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布依族即是牂牁國和夜郎國的主體民族之一。但由於布依族在這塊土地上從來沒有形成統治民族,因此在歷史上影響極小,幾近默默無聞。從宋元到明初,基本上都隸屬於彝族土司的統治。明初稍有改變。興義境內三大土司,其中黃坪營土司,初為漢人,後被布依民族同化,其後代基本上都成了布依族;清初中期“改土歸流”後,則被滿漢流官和本民族土司、土目統治。

布依族是一個善良溫厚的民族。在貴州的歷史上,從大的範圍來說,雖然未能取得這塊土地上的統治權,但由於居住環境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改土歸流”前,基本上沒有捲入規模較大的戰事,過著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本民族內部也較為和諧,穩定,因而繁衍較快,人口較多。只是到了清中期後期,由於滿漢官員和本民族土司的殘暴統治,階級矛盾尖銳,因而發生了“南籠起義”。此後,經過百餘年的休養生息,布依族人口又有所增加。到現在,興義全市有布依族人口14萬多人,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76.3%,佔全市總人口的16.6%,居住50戶以上的布依村寨有130多個。

布依族是南方典型的農耕稻作民族之一。布依人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不僅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同時也與田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因此,以田地作地名在本民族中較為普遍。

布依語將田稱為“納”或“那”“拉”等,因此許多村寨名稱與此有關;如果以水田、田壩命名,則與“董”“洞”或“桐”等有關。布依族聚族而居,幾十戶上百戶的大寨子不少。布依語將村寨稱為“板”或音相近的“班”“滿”“擺”等;將山衝、谷地、河流下游等稱為“樂”或“羅”“洛”“六”“弄”等;山坡或岩石稱為“岜”“巴”“壩”“北”“擺”等;“者”“這”“遮”等,則為場壩、集市或“人多的地方”(寨子)之意;“打”“大”“達”則是河流之意……當然,布依語也有一音多意、一詞多意的現象,應視具體情況或居住環境而定。

布依語地名,有的是直接音譯,有的是半音譯半意譯,還有的則純為意譯。

根據以上基本原則,現就興義市部分佈依語地名用漢語試作解釋:

那坡:那,田壩之意;坡,與漢語語意相近。那坡,即山坡上的田壩;埂坡:山樑上的田壩;董谷:有山有水有樹木的山裡田壩;東貢:山彎下的田壩;坡貢:山窩裡的寨子;納貢:山彎裡的田壩;那年:布依語稱銅鼓為“年”,那年,意為“有銅鼓的田壩”;納吉:“泡冬水田”之意;納錄:山谷裡的田壩。或“田地很多”的意思;納灰:布依語稱山彎、彎槽為“灰”,納灰,即山谷裡的田壩;納具:田壩旁邊的場壩;樂立:水田很多的谷地;灑貢:山彎下的寨子;安莊:“安”為房屋,“莊”是匠人,安莊,即為匠人居住的房屋;尾岔:幾座山嶺之間有水的寨子;那白:田壩邊的寨子;歪染:水塘邊的寨子;壩艾:河口岸邊的寨子;巴結:河口旁邊的場壩;板江:中間的寨子;納沙:有水的田壩;南龍:本為“納隴”,渾水田邊的寨子;達力:河岸上的寨子;坡尾:有水的山坡旁邊的寨子;未納昂:河口田邊山丫口的寨子;壩達章:江河匯合處的寨子;壩達令:河口陡坡上的寨子;色基:松林邊的寨子;恫拉:水田壩下邊的寨子;納臺:大田壩上邊的寨子;昂甲:風景秀麗的山丫口上的寨子;坡哩:梨樹很多的山坡上的寨子;隴納:面山而居的田壩上的寨子;未舍:山峰俊秀的地方;板舍:河岸邊的大寨子;未泥坡:有水塘的山坡;未麻:小溪邊的寨子;秧木:森林茂盛的寨子;未班:小溪邊的寨子;阿哩:烏鴉和梨樹很多的地方;納木:樹木很多的田壩;龍巖:山樑下的寨子;洛萬:榕樹很多的寨子;紅洛萬:榕樹灣;紅航:大水塘邊的寨子;壩萬:河口岸邊的寨子;未牙賢:阿賢祖孫居住的小溪邊寨子;未羅蘭:小溪邊的寨子;滄江:三個地方中間的寨子;壩汪:河口上的寨子;壩我:土坡上蘆葦很多的寨子;達力:河岸上游的寨子;納豐坪:田壩上平坦寬闊的地方;納磨:新開墾的水田邊的寨子;納明:很出名的田壩邊的寨子;納孔:彎田邊的寨子;壩林:用梘槽引水的寨子;壩力:居住在河口的寨子;交陸:彎槽上的寨子;未磨:剛形成的小溪邊的寨子;末肖:小溪邊的寨子;納豐:田壩邊上地勢很寬闊的寨子;巖窩:與漢意相近,高山低凹處的寨子;威風:峻峭險惡山峰下的寨子;吉嶺:坡頂上的寨子;坡懷:盛產蠻竹的地方;柯納樹:地勢險要的高坡上;水打龍:河岸上渾水田邊的寨子;平納佬:又平又寬的田壩;安沙:清靜平安的寨子;色標:陡峭山崖下的寨子;納桑:高山上的田壩;未上:小溪邊的寨子;未元:河溝很多的地方;納達:河邊田壩上的寨子;隴戛:峽谷中的寨子;倉更:山坡上的寨子;平岸:水田邊上的寨子;未雙:兩個小溪邊的寨子;未落:山下小溪邊的寨子;秧達:河口邊的寨子;扯鴻:黃色土地上的寨子;哄納:水源很豐富的田壩;者秧:樹木很多的山堡(或阿秧公居住的山堡);未馬:小溪邊的寨子;木咱:祈盼好的收成;板革:河溝很多的寨子;未萬:小溪邊的寨子;未秧:樹木很多的小溪邊;未盤:河溝很多的地方;平標:山腳下的寨子;補灑:布依人居住的地方;必亮:石彎槽;樓納:梯田很多的寨子;細納:河流從田壩中間穿過的寨子;打幫:河邊的寨子;大蚌:河邊的寨子;納哄:水潭旁邊的田壩;納省:田壩邊的寨子;廠樂:有石磨的寨子;納密:樹林旁邊的田壩;板叭:河口旁邊的寨子;打埂:山樑上的寨子;坡枉:水源好的半山坡上的寨子;納玉:水源好的肥田沃土;那板:田壩邊的寨子;納利田:田壩邊的寨子;者磨:狹窄山灣裡頭的寨子;古磨:水井很多的寨子;謝科:樹林裡的寨子;謝灑:雨水充沛的地方;窪寨:群山中的寨子;納隆:田壩很多的地方;坡落:山腳下的寨子;新普:本為“新堡”,漢語即新建的村寨;……

這只是興義市內部分佈依語地名的村寨。還有一部分佈依語村寨名稱,由於時間已長,讀音已有所改變,而今已不知其本來意思。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