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同裡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始建於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為五個湖泊環抱,由49座橋連接,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成為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地理位置

同裡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太湖之濱,京杭大運河畔,緊靠市府所在地,緊依上海、蘇州、杭州中國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會的金三角地區,是中國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中心區域。全鎮總面積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萬。

自然氣候

同裡位於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溫暖潮溼多雨,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年平均氣溫為16℃左右。

古鎮美景

古鎮建築

鎮志記載,自1271-1911年,鎮上先後建成宅院38處,寺、觀、宇47座。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退思園

鎮中最有名的園林是退思園,面積十畝八分,小巧玲瓏。以居住與園林相結合的江南居住建築為特點。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鎮中古橋

古橋是同裡的一大特色,每個前來古鎮參觀遊覽的客人都可以在此看到,這些堅硬冰冷的傢伙是如何經受了漫長歲月風風雨雨的侵襲而變的溫柔多情起來的,它們是古鎮活的歷史。

思本橋

在古鎮,橋齡最長的、也是最古老的橋,要數思本橋了。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飽經風霜,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橋港上。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富觀橋

鎮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裡魚化石"的石雕。傳說這條鯉魚在三月桃花水發的時候,乘風破浪奮力跳躍,想跳過龍門脫去凡胎而進入仙界,可就在它奮力躍出水面的時候,橋上走來一為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凡心一動,結果已跳過龍門的頭部變成了龍頭,而龍門外的半身仍舊保留了魚身。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獨步橋

而同裡最小的橋該是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獨步橋。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身而過,單孔拱橋,小巧玲瓏,堪稱一絕。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中元橋

中元橋又稱賭氣橋,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橋。傳說以前有兩位財主,一有腿殘,一有眼殘。一天有腿殘的財主說會建石橋,到時另一位便可託他的福,扶著他的橋欄過橋了。有眼殘的一位不服氣 ,於是也蓋了一座中元橋,搶先比泰來橋早些落成,故老百姓稱它為“賭氣橋”。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同裡三橋

同裡的橋以三橋(即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過三橋的習俗,取其消災解難、幸福吉祥之意。太平橋和吉利橋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範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屬梁式橋,小巧精緻;後者屬半月行拱橋,處太平橋與長慶橋之間。長慶橋俗名謝家橋,又稱廣利橋,是明代同里人陳鏞、謝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橋已是遊客不可少的項目,使三橋成為同里人氣最旺的橋。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古鎮巷街

弄巷

在街道與街道之間,里弄較多,如尤家弄、串心弄、同泰弄、西弄、倉間弄等。

這些里弄都又細又長,如魚行街的穿心弄,長達三百餘米,行人腳下會發出哐哐聲響。原來石條下竟是空心的,小弄蜿蜒前伸,而那一條條石板故意鋪排不齊,留下大大小小的空隙,於是行人走過,也就發出這動人的聲音。富觀街附近的倉場弄,自南向北通達水河兩岸,弄堂僅容一人行走,故也稱“一人弄”,弄內人家穿過便上河橋。還有一些里弄則常常橫穿一個圩頭,可以從河的這邊一直走到另一邊。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街道

同裡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間古鎮東南為居民住宅區,這裡“地方五里,居民千餘家”,街巷逶迤,室宇叢密,高牆深院的住宅建築,給老街披上了一層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宋元以來同裡的街道沿用埭,如南埭、東埭、西埭、竹行埭、陸家埭、道士埭等。

鎮內的明清街,全長160米,古街保存了原來的條石路面,街兩旁的建築多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來的建築風貌,一路前去,古街上很有品味的店鋪櫛比鱗次,有的出售當地土特產,有的擺滿了各種字畫墨寶,有的掛著各種精美的工藝品,還有的正在現做現賣各種香噴噴的小吃,而寫著店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飄動,給人一種古風悠悠撲面而來的感覺。費孝通先生為古街題寫的“明清遺風”四個大字,被鑲嵌在古撲莊重、高高聳立的大理石門樓上,遠遠望去,很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滄桑感。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古鎮茶館

水是同裡的命脈。同裡因水而超凡脫俗。因為有水,同里人喝茶的習慣 也比其他古鎮濃。抗戰前同裡有茶樓20餘家,為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沿河,河水經礬沉澱後既可沏茶。喝茶者四五點鐘已到茶樓,河水沏茶,茶香滿樓。喝茶者以中下層市民居多,四鄉農民、漁民也紛至沓來,茶館內外熱鬧非凡。如今同裡茶樓仍有數家,較有名氣的應該算是南園茶樓了吧。

南園茶社始建於清末,坐落於同裡史上前八景之一的“南市曉煙”景緻之中,堪稱“江南第一茶樓”。南園茶樓臥於水上,臨眺兩側市河,船隻穿梭來往,駁岸隨街曲折,水橋邊邊傳來"魚蝦、蓴菜、嫩藕"的叫賣聲,岸邊高大的榆樹古槐,鵲鴉飛鳥憩於枝頭,晨霧中的洞水影,村女戴著繡花包頭,束鑲邊裙裾,髮髻上扎著鮮豔的紅頭繩,於河埠浣衣洗涮。

店子裡的服務員清一色明清服飾,沒有一個不是窈窕淑女,雖說沒有動人之容,但那款款笑容和著那鳥籠裡八哥鳥清脆的鳴叫,倒也為店堂平添了幾許情趣,幾許溫馨。在此茶社品茶,與其說品味茶的清香,景的美麗,還不如說是品味茶社本身充滿的情趣以及它和同里人文歷史,乃至於和清末民初革命思想的水乳交融。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美食

頗負盛名的閔餅是同裡閔家灣“本堂齋”特產,這種傳統糕點已有400多年曆史。芡實、襪底酥、退思餅等也是同里美食的上品。

1、太湖蟹:也就是太湖的螃蟹,在同裡有一些野性的螃蟹,肉多,黃足。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2、太湖三白之“白蝦”,燒白蝦,沒有什麼特別,江蘇菜講究的就是菜原來的味道,白蝦天生肉質好,是三白最鮮的。而同裡的白蝦,最重要的就是是本地的同裡湖中所捕。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3、太湖三白之“白銀魚”小小的銀魚有三至四種做法。香炸銀魚,銀魚炒蛋,銀魚燉蛋,芙蓉銀魚。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4、狀元蹄是放入13種香料精心燒製而成,顏色紅中帶黑.相傳方卿因為吃了狀元蹄而高中狀元。

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交通

旅遊客車

◎上海八萬人體育場(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同裡 時間:9:25

◎上海中興路長途客運總站——同裡 時間:每小時一班

◎蘇州火車站——同裡 20分鐘一班

◎蘇州汽車北站——同裡 每小時一班

自駕遊

1、 上海出發:滬蘇浙高速(A9高速)—到同裡出口下—蘇同黎公路(全程約60分鐘)

2、 杭州出發:蘇嘉杭高速—吳江或同裡出口下(全程約120分鐘)

3、 南京出發: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吳江或同裡出口下(全程約150分鐘);

4、蘇州方向:

1)吳中區汽車站-同裡 同裡的旅遊專線巴士,20分鐘一班;

2)蘇州汽車南站-同裡蘇州到同裡中巴,30分鐘一班;

3)蘇州汽車北站-同裡 蘇州到同裡高中檔客車,流水線發車;

4)蘇州汽車火車站-同裡 蘇州火車站廣場有大巴(車上寫著“蘇州旅遊交通”的字樣),每天7:15-17:15之間有班車直接至同裡。

旅遊客及自駕遊車輛一律停放東停車場,遊客可乘坐電瓶車入古鎮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