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做孕檢時發現自己有卵巢囊腫和子宮肌瘤,孩子還能保住嗎?

  肖女士剛剛升級做媽媽,就在一次B超檢查中意外發現左側卵巢有一個囊腫,做媽媽的欣喜瞬間化作了滿腔的擔心。而黎女士則在單位組織的婦科體檢中查出子宮肌瘤,也極為緊張。儘管醫生說“暫時沒問題,繼續觀察”,但她們還是不放心。這長在女人關鍵器官的“瘤”有多可怕?其實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而卵巢囊腫只是一個體徵,意味著不確定性更多,更要小心提防。


做孕檢時發現自己有卵巢囊腫和子宮肌瘤,孩子還能保住嗎?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惡變的可能性極小。它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的,多見於35-50歲的中年婦女,女性絕經後子宮肌瘤會自動萎縮,因此推測它可能與長期雌激素刺激有關。

  子宮肌瘤的症狀因位置不同有不同表現:如果肌瘤長在宮腔,即使大小隻是1-2釐米,也會引起月經多或者月經延長,這種情況較易發現;但有時肌瘤長在宮腔以外,就不一定有症狀,患者往往長期不能察覺。為了預防子宮肌瘤可能存在的惡變風險,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定期做婦科及B超檢查。但是,發現子宮肌瘤並非一定要立即治療,如果肌瘤沒有壓迫膀胱或直腸,月經量不多,肌瘤也不是很大,可以先進行觀察。一般每3~6個月要做一次B超檢查,觀察肌瘤生長的速度。若長速很快,一年超過2釐米以上,或絕經後子宮肌瘤繼續長大,則惡變風險較高,建議儘快手術。


做孕檢時發現自己有卵巢囊腫和子宮肌瘤,孩子還能保住嗎?


  卵巢囊腫:有少部分是惡性的

  卵巢囊腫是指卵巢內有囊性的腫塊形成。卵巢囊腫僅是一種體徵,粗略劃分,主要包括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囊腫和功能性囊腫三類。

  不少早孕期或生育年齡的婦女常會發現卵巢囊腫。當囊腫是純液性、小於5釐米,多數考慮是功能性囊腫。它是由於卵巢本身或藥物刺激造成的生理性反應所致,患者一般沒有不適。經過三個月的觀察,很多人的囊腫都會自動消失,在這之前也不需要治療。

  對於大於5釐米或是非純液性的囊腫,應考慮卵巢腫瘤的可能。因為卵巢腫瘤有部分是惡性的,一旦確診卵巢腫瘤,即使腫瘤是良性的,也應儘快手術。但孕婦稍有例外:腫瘤手術最好等到妊娠3、4個月胎兒較穩定時才做,以確保手術更為安全。


做孕檢時發現自己有卵巢囊腫和子宮肌瘤,孩子還能保住嗎?


  另一類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波及卵巢,在卵巢內形成含有巧克力樣黏稠液體的囊腫,叫子宮內膜異位症囊腫,也稱巧克力囊腫。腫塊大小不一,大的直徑可達10釐米以上。患者常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性交痛、月經不調和不孕,發現這類囊腫也宜儘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