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提一提農民在疫情期間對國家的貢獻,誰來回答?

手機用戶62629820508


各地農民種蔬菜的有捐蔬菜的,種植果樹的捐獻水果。全國各地的蘿蔔,白菜,青菜,土豆這些冬季常見菜品對於疫區幫助很大。目前廣西是捐獻蔬果最多的省份



肖肖妞呀


在農村人口沒有城裡密集,所以和城市的流動人口比起來感染率要低些,只要不亂串門兒和亂走動,基本上沒多大問題。農村家家戶戶基本都有存糧都有種菜,還有土地,就算封村一年不出去對生活影響也不是很大。疫情只能增加中華民族韌性聚集力,絕不會打垮中國農民鬥志。

總之,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大家的工作生活都能儘快步入正軌,城裡農村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美髮剪刀訂製神磨


我想捐點錢,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2月17日,豐寧四岔口鄉四岔口村委會辦公室來了一位戴著口罩的村民,只見他從兜裡掏出一沓現金交到了村黨支部書記沈貴臣的手中。樸實的農民用這樣的方式向抗擊疫情表示支持。

  據瞭解,老人名叫楊鳳山,今年68歲,養育有一兒兩女,兒女均已成家立業,平時與老伴獨自在家生活,一生靠務農維持生活。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楊鳳山看到大家都積極參與防控、不辭辛苦,他深受感動,決心要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此,楊鳳山拿出了2000元錢,決定捐獻給疫情防控一線。

  四岔口鄉相關負責人瞭解情況後,考慮到楊鳳山年近七旬,捐款後生活質量難以保障,曾勸他少捐點,表達心意即可。“黨和政府幫咱致了富,咱要懂得感恩,我老了,做不了啥大貢獻,我只能捐錢獻點愛心。”楊鳳山一字一板道出了他的想法,“我知道國家為抗擊疫情已花去了很多錢,疫情給國家的經濟也造成了一些損失,兒女們都很支持我捐款。”

  楊鳳山堅持讓工作人員把錢收下,隨後便默默離開了。四岔口鄉黨委書記喬國明被楊鳳山的行為深深打動,他說:“我非常敬佩他,關鍵時刻主動站出來,為一線人員獻愛心,這種境界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觀塵音白落月


做到本村人不外出,不留外村人及親朋好友于家中,不串門,不聚眾娛樂活動,不扎堆聊天,聽從上級領導宣傳指示,講衛生勤洗手,擱家每天堅持看關於新冠狀病毒動態的新聞等。


驛城—勇士


曾經聽過溫教授的演講,說:現在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就等於給國家購買了保險,不僅對人民好,對有家也有利。雖然現在還看不到回報,但等到時間一到,就會立馬顯現出來。

現在想想,溫鐵軍教授說的非常對。農民在家裡,從吃來講,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國家擔心,不然國家就需要承擔很多人的吃飯問題。另外,現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非常完善,方便了人們的機動性,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支援的速度可是“火箭式的”。

所以,農民待在家裡,就是不給國家添亂,也是更好保護家人的做法。


黑豆看劇


1.農民大都能滿足自給自足,很少外出,至少不會給社會和國家添亂,減少交叉感染可能。

2.農村相對地廣人稀,空氣清新,與外界人員接觸少,這樣大大減少口罩使用量,降低口罩的需求壓力。

3.農村農產品豐富,能夠向疫情災區捐贈果蔬等農副產品,進一步解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生活困難,為疫情防控狙擊戰提供後勤保障等。

4.在這場戰疫中,人人都是戰士,只要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加油吧,我們一定行。[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發哥說生活


我的觀點就是儘量少出門,不讓國家為百姓耗費太多的精力。如果國家投入的太大老百姓也跟著不好過,這是一個普通百姓的看法,不知對與否。


大海5144973646165


過年回老家,所以那段時間一直呆在農村的,我來談一下自己對這話題的理解。

1、農民伯伯在疫情期間,很少去街上買菜購物,避免了一部分交叉感染。

2、活動範圍廣,且聚眾較少,就算有疫情發生,也擴散得更難。

3、農民伯伯種的菜,還是在持續輸出。

4、(農村的花、果、樹,對空氣的淨化還是挺有用的嘛[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ll賴少


呆在家裡不出門,跟國家統一戰線,沒有乘機高價販賣物資,不哄抬物價,不搶購資源,農民做到這一些已經非常難得了


三七分享養殖知識


農民有多少個患新冠肺炎的,沒有就是最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