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邵式平的廉樸與務真

邵式平是新中國成立後江西省首任人民政府主席(後改稱省長)。我在地委、縣委機關工作時,有幸多次目睹這位政治家簡樸、求真、務實的風采。

邵式平的廉樸與務真

  1955年春末的一個下午,中共鄱陽縣委正在開會議事,突然,收發室的同志跑來說:“邵省長來了!”縣委書記穆先立即宣佈休會,下樓接待。作為縣委辦公室負責人的我慌了手腳,省長吃什麼,住哪裡?我們一點準備也沒有。於是我悄悄地接近邵省長的秘書,輕聲地問道:“省長下來怎麼不先來個電話,也好讓我們有所準備,現在可怎麼辦?”秘書淡然一笑:“首長就是不準打招呼,不準特殊接待,不準給下面增加麻煩,不準搞大轟大嗡一主百陪的形式主義視察!”聽言觀行,果然邵省長只帶了兩三個人,沒有領導陪同,沒有警員開道。他們從南昌乘船到鄱陽碼頭,步行兩三公里到縣委,可謂無車簡從。邵省長落座後,喝了一口清水,便同縣委同志商談如何解決好鄱陽和都昌的歷史糾紛問題,晚間就在食堂吃便餐,一直商談到午夜,才在簡樸的客房裡就寢。第二天天剛亮,邵省長就起床,連早餐也不用便步行上船到農村去調查了。   接待邵省長不用一根菸、一滴酒、一分錢(便餐他們交了費),領導用身教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廉政課,這比下百道文件、開千次會議還有作用。自然我們縣鄉幹部照學不違。那時各級都沒有招待費開支,幹部下鄉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人心和諧順暢。   1956年春,我被調到上饒地委工作,目睹了邵省長兩次到上饒,都是乘火車到站安步而來,沒有群陪,沒見宴請,住招待所、吃公務餐。高級幹部生活如此大眾化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同年冬季,江西省組織老革命根據地訪問團,邵省長任總團長,我有幸成為上饒分團一員。出發前一天,邵省長來到中共上饒地委會議室同我們講了一次話。這次講話很短、很風趣。他說:“老區人民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有的鄉村幾乎家家有烈士,但如今他們生活還存在很多困難,我這個當省長的問心有愧呀!拜託你們一定要深入下去訪貧問苦,迅速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要告訴當地幹部經常深入下去,不斷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做好老區扶貧工作。”接著,他講了一個笑話:“以前,某小學老師教學生說‘中國有四萬萬人口’,要學生記住。第二天上課,老師想考考學生,便問一個七八歲的女孩中國有多少人口,女孩站起來毫不思索地回答有‘四萬萬零一個’。老師聽了面帶慍色地反問:‘誰講的?昨天我是怎麼教你的?’女孩低頭羞答答地說:‘老師,昨晚我媽媽生了一個弟弟。’這時全班鬨堂大笑,老師無言以對。”聽了這個笑話,在座同志忍不住捧腹大笑。邵省長卻平靜地說:“我看這囡囡頗有辯證唯物主義精神,能依據變化了的情況說事,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同志們下去,深入群眾,發現新問題,多為老區人民排憂解難。”這個笑話給我啟發頗深,我牢記至今,並時時用之衝擊我僵化的腦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可謂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