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你覺得需要派出心理醫生嗎?為什麼?

秀哥6790993198373


目前最主要的是治病救人,心裡治療應該不是這個時段,因為從康復的病例中可以看到,他們是真的是病毒感染得病,沒見到那個是因心裡恐慌而得病。


蔣受東


在前期的時候是需要的,那個時候大家心裡都沒有底,尤其是醫務人員都被感染,一時又找不到好的藥物來治療,面對每天感染人數的增加,大家心裡都很恐慌,雖然我不是醫生出生,但只能根據自已曾經的治病經驗,一方面給大家介紹自己曾經的治病經驗,希望大家能從我治病經歷中樹立信心,另一方面只能強烈地喚醒大家,用中醫的方法來進行抗擊疫情,因為從我以前每次生病的時候,最後都是用中醫中藥的方法給治好的,所以我只有強烈喚醒醫療部門的工作人員,只有用中醫方法來試,只有最快地挽救病人,才能使大家不再恐慌。但到疫情後期,大家對疫情都已有了充分的認識,大家也不再害怕,所以我認為:後期不一定需要心理諮詢師的直接參入,可以讓患者直接在手機上都能看到心理諮詢師心理的安慰。


雨後滴水


應該有專業的心理醫生。醫生和護士們雖然很勇敢,也懂專業技術,善於防護自己,但他們只是職業與我們不同,還是有七情六慾的血肉之軀,會疲勞,會想家,也會沮喪,身邊的人出事,一樣會恐懼。

不要說和平年代的醫生護士需要適時的心理疏導,就是鐵血戰士,也會在壓力無法釋放的情況下,患上戰場綜合症。

承認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都需要適時釋放壓力,這是科學的態度。把醫生護士們當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這是掩耳盜鈴。

正確面對緊張環境下的負面情緒,用科學的態度解決問題,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



知恥567


老左心理工作室非常樂意回答你的問題。

需要,而且非常需要。

首先救援人員是最需要心理輔導的人群

湖北以及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件建國以來非常罕見的傳染病災難,各地為了支援武漢,儘快戰勝疫情,派出了很多醫療隊伍趕赴武漢救援;從公共危機事件的角度看,這是一次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其危害程度我們都已經感受到了,勿用我在多說。

客觀地講,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既包括醫療人員,也包括黨政管理人員、解放軍官兵、公安民警、社區工作人員等,他們都會面臨三種類型的壓力源:“救援人員的感染和死亡”、“創傷性的刺激”與“任務的失敗”。

如果醫療人員不能瞭解自己的壓力源,並予以適當及時處理,則壓力堆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產生一些身心症狀,例如身心疲憊、情緒不穩定、精神恍惚、心情抑鬱、未盡力救援的罪惡感、無助、生氣,疫情的景象會不由自主地出現在腦海中,心情低落、悲傷,惡夢不斷或睡眠困難,冷淡、興趣活動減低,情感麻木、過度關心他人的安危,或者不願意談論救援疫情經歷等。

應該說,在救援之前,凡趕赴湖北及武漢的醫療人員都需要進行統一的培訓,不但要講救援新冠肺炎疫情的一般常識和方法,也要接受心理危機干預的培訓。但是,由於本次疫情情況緊急,各方都要要搶時間、任務緊迫,搶救生命,一般無暇顧及災後救援人員心理輔導的培訓,因此,我們說,救援人員是最需要心理輔導的人群,也是我們在救援工作中比較容易忽略人群。他們是向死而行,向死亡作鬥爭,非常需要心理輔導,非常需要心理減壓!!!

其次,抗擊疫情不僅需要救治病人,也需要“救心”

支援湖北及武漢的醫療救援人員與疫情地區的群眾一樣也面臨著諸多壓力和身心問題,即生命危機的壓力、生活環境的壓力和情緒創傷的壓力,特別醫療人員自己被感染的巨大壓力,他們的心理狀況和精神狀況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在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救援者中,就有相當比例的救援人員罹患精神創傷綜合症;在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救援者中,有16%患有各種心理障礙。

這被稱為“燃燒殆盡症候群”,也被稱為“耗竭”或“職業倦怠”。由於醫療救援人員具有真摯的理想和信念,有時還會產生一種強迫性的“過剩治療”或“救援不足”的負疚感、罪責感等。一旦他們的心理與現實發生背離,自我心理苦惱無法調解時,其自身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各種身心症狀也會隨之而出現。所以,醫療人員更需要心理呵護,更需要緩解壓力。因此我的建議是,要對他們進行戰“疫”前的培訓和救援過程中的心理輔導,具體做法是:

第一,救援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要過硬,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強,特別是具備對特別事件的心理應激承受能力,否則其自身就可能成為需要輔導的對象,給救援工作帶來負擔。

第二,掌握疫情地區群眾心理狀況的變化特點、特徵,例如熟悉某些感染者從迷茫期、人道期到幻滅期的心理發展過程,制訂針對性的輔導計劃。

第三,掌握多種心理輔導技術,例如繪畫、音樂、遊戲、催眠、放鬆、團體輔導等心理輔導方法,能根據輔導對象的年齡、性別、職業、受教育程度等特點,採取不同的心理輔導方式。

第四,具有較高的情緒智慧,懂得傾聽、共情和接納,切記訓導,不壓抑當事人情緒,能關注當事人的耗竭狀態,其語言和行為輔導應具有藝術性。

第五,自我的身心健康狀態良好,體力儲備充足,既能保護自己,又能互相支持;既瞭解自己的體能和精神極限,有能科學健康地開展救援工作。

第六,在每一次救援任務告一段落後,由心理輔導專業人員與救援人員做一個簡單的會談交流,請救援人員說出一天工作下來,自己“想到什麼”,“看到什麼”或者“有什麼心得”想與其它同伴共同分享。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個人因為工作負荷過度所造成的身心俱疲與情緒困擾,另一方面又可以凝聚救援人員的士氣,通過團體的支持使個人保持腦力、體力和心力的減壓和疏導狀態,為自己明天的任務加油打氣。

第七,在抗震救災任務結束後,對全體參與救援的人員分類進行心理輔導,根據救援人員的身心狀態,請心理輔導專業人員有針對性的做個案和團體心理輔導。

如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繼續交流。


老左心理工作室


你好!

我覺得就不用了。


第一點,

本來就是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你多去一個人就多一份危險,而且多去一個人就多一份消耗,本來醫療物資就比較緊缺,正常的醫生都不夠用,病人都不夠用,我認為這個時間段心理醫生還是不要去添亂的好。

而且,吃,住,用等等,也是完全在消耗國力呀。

第二點,

如果真的有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治療過程和方法,不一定非要心理醫生在那個地方,完全可以通過遠程視頻來解決,既然有別的辦法,為什麼還非要親自去呢?

第三點,

我個人認為,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所有人包括病人,都應該一心一意的去戰鬥,在這個時間段呢,我覺得前線的醫生和病人應該也沒有時間去看心理醫生吧。

第四點,

心理治療的過程,應發生在事後,心理治癒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能做到立竿見影,所以根本也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綜上所述,我覺得心理醫生還是不要去前線的好。


路遇少商


有必要派出心理醫生。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我一直通過各大媒體關注,從大年三十看到這些醫生護士吃方便麵餅乾我就開始流淚,陸陸續續看了這些醫生的防護用品情況,就一直很揪心。


作為一個局外人,我每天戴一會口罩都覺得超級難受,這些醫生每天穿防護服的時間超過五個小時,單單身體的疲憊就會帶來心裡的波動,更何況他們每天需要面對自我防護不當,隨時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這種心理的變化來源於對被感染的恐懼。



此外,醫生和護士們都是醫者仁心,我看過一個採訪,兩位山東的醫生在採訪時談到送走逝去病人時說,她們把老人送走時把全身都擦了,請老人家屬放心,老人走得時候很體面,向這些醫護工作者致敬,人間大愛。看過外援武漢醫療救助隊的隊長在接受採訪時,忍不住流淚,作為這些看破生死的醫者來說,能夠說不出話來,深知這些醫生和護士們每天要面臨的情況有多麼的艱難。他們每天都可能要送走逝去的人,又要馬上迎接新的危重病人,對於任何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都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平復心情的,他們太不容易了。在某省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完成救援任務回到家鄉時,領隊的人一陣哽咽,說不出話來,可想而知,這些勇士經歷了什麼樣的場面,更何況這些醫護工作者。

為眾人抱薪取暖者,不可使之凍斃於風雪中。因此,我覺得不止是需要派出心理醫生,而且是必須派出心理醫生,幫助他們,撫慰他們受傷的心,幫助他們從內心過度的創傷中走出來。再次向這些逆行的白衣天使們致敬!


非比的世界


在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應該派出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這個問題的提出非常及時,非常有必要。

為什麼需要派出心理疏導工作人員呢?

大家可以在頭條號悟空問答裡看到: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抑鬱症的問題特別多,從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悶在家裡這麼長時間,已經悶出了心理問題,出現了抑鬱、焦慮等症狀。

那麼不難想象,處在湖北疫情嚴重地區的人們,不僅面臨著工作與經濟方面的壓力,更面臨著特別靠近疫情(隨時隨地害怕被傳染上)的心理恐慌。所以這些地區的人們,出現心理問題精神問題,出現抑鬱焦慮等症狀的人員比例更大。

而且更可怕的是,疑似病例與確診病例患者,更易引發恐慌乃至絕望。前面曾經有一則報道,黑龍江一男子在遼寧大連因咳嗽而懷疑自己得了“新冠”,在醫院門口割頸自殺,胸口前都是血而不讓人靠近他。從該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疫情引發了無數人們心裡的巨大恐慌。

基於上述理由,在志願湖北的醫療隊當中,特別有必要派出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

我們可以想象,各地的心理工作者都比較缺少,湖北也不例外。在目前疫情形勢緊張的情況下,更需要大量心理工作者的輸入。

心理工作者可以及時對於尋求心理幫助的人們進行心理疏導。也可以對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進行必要的心理支持與心理救助,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端正心態,積極面對疫情現狀,積極面對自身病情。

心理工作者當中有很多很有愛心、熱心公益的人們,政府也可以考慮讓心理諮詢志願者加入志願湖北的醫療隊的行列。





大師心理


必須配備

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我認為必須配備有心理諮詢師,而且是學過危機干預的有經驗的危機心理諮詢師。

聽方新老師(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的課程中,她談到相關的問題。

醫護人員以及家屬的心理調適以及病患的心理在這個時候感到了很大的恐懼,無力感和無助感。

在武漢新冠疫情從12月開始具有這樣的特點,不可預期生命危險不可控制,他符合了危機,還有創傷的一些屬性,現在確診的病例遍佈全國,而且很多省市已經出現了零增長。但是他所帶給我們的影響,對我們的生活工作非常的大歷史告訴我們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當中始終有兩個疫區一個在社會上,一個在心理上也有兩種病毒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一種叫心理恐慌病毒。

心理工作者要對這種心理恐慌病毒進行一些輔導對抗,因為在前線一線工作,醫護人員以及其他行業的一些工作人員,包括公安解放軍街道協警等等,他們是最接近病毒的一群人,他們需要心理輔導,除了這些病患他們也需要而很多人都說醫生不需要他們的抗壓能力很強。但是在這裡醫生,他們抗壓能力會比我們所想象的更重更恐慌更無力。

他們面對的從12月到目前為止,他們經歷的是防護服不夠,睡覺不舒服睡不夠,病人那麼多,而且疫情情況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不可預測的,醫院的接待能力有限。

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的情緒濃度在2月初已經是非常的強烈,他們都是父母的孩子,你都是孩子的父母在這個年齡能夠上一線的醫生和護士都是家庭當中的頂樑柱他們的情感上的那種壓力可想而知,所以這個時候需要心理工作者幫助他們將負面情緒宣洩出來,對於恢復他們的戰鬥力非常的重要。

還有就是患者們可能現在一切都正常,沒有應激障礙或是創傷,而創傷是會被我們的身體,若是沒有一定程度的干預,或者是說是防微杜漸的手段或措施。創傷會未來的某個時候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患者們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會有很多問題的出現。咱們這個時候我們進行危機干預,或者是有心理工作者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預,幫助,以及情緒的疏導。那麼未來的話,我們能為我們的國家或者是社會減輕多少負擔呢?


烏王子


作為湖北人答一發,非常非常需要!

特別是現在疫情之下,患者會更焦慮恐懼,醫生容易受到一些傷害。救助的前提是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

同時更要防止ptsd的產生。

今時偉大的醫生們在奉獻自己,過後希望大家享受掌聲和喝彩。



有必要,在全國人民不斷離開的時候,而他們卻“無所畏懼”踏上了湖北之路。人個分析需要派駐的原因如下:

1、安全感及所引起的相關問題:當大家都避而遠之的地方,而英雄的他們卻一如既往的前行,表面的英雄氣可能抵擋對內心的恐懼。然而,隨著工作壓力、現實環境、醫患關係等問題的出現,這種英雄氣會被吞噬。這個時候選由於環境帶來的影響,就開始表出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但每個人都會有出現的苗頭,不一定都會表現出來。

2、一些全部一刀切的行為,例如護士統一理寸頭,有比較好的方面。但行動的組織者卻忘記了這種行為的有傷害的一面。護士小姐姐們一般都是愛漂亮的,只有遇到重大創傷的情況下,小姐姐們中有少部分選擇剪掉長髮。這種行為會傷及到小姐姐們的自戀部分。在高壓的情況下會表現出來。

3、長時間帶防護眼罩,在臉上留下的印記。同樣也會對自戀受到影響。

建議政府,組織心理團隊。為在湖北的醫護人員,做情緒的疏導,減少醫護人員後期出現的心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