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辦國辦發文推進環境治理 兩大高景氣細分領域迎佈局良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中办国办发文推进环境治理 两大高景气细分领域迎布局良机

北極星固廢網訊:3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目標到2025年,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落實各類主體責任,提高市場主體和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

《意見》從九個方面提出28點要求,《意見》指出,要加強關鍵環保技術產品自主創新,推動環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應用,加快提高環保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業化骨幹企業,扶持一批專特優精中小企業。鼓勵企業參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先進的環保技術、裝備、產能走出去。

3月2日,生態環境部透露,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在2020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今年還要開展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醫療機構不規範分類和存貯、醫療機構外醫療廢物處置脫離閉環管理、有關企業違法違規回收和利用醫療機構廢棄物等行為。

據統計,自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98508.1噸。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持續提高。截至2月24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5830.8噸/天,較1月20日前增加應急處置能力928噸/天。湖北省及武漢市處置能力大幅提高,湖北省能力達到648.6噸/天,增加468.6噸/天;武漢市能力達到262.8噸/天,增加212.8噸/天,其中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爐100噸/天處理一般醫療廢物能力。

中信建投指出,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的醫療廢物、廢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同時,近期國家也出臺多項政策,要求加強疫情期間加強各地醫療廢物、廢水的管理,醫廢危廢處理及環衛行業需求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另外,近期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再融資限制條件有所放鬆,再加上今年以來專項債對環保行業明顯更為側重,判斷環保行業融資端已經迎來改善,建議關注固廢及危廢龍頭龍馬環衛、盈峰環境、東江環保。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層層部署,保障新冠疫情醫療廢物即時處置,醫療廢物處理成為近期環保工作重點。醫療廢物管理體系不完善、處理設施建設成本較高、市場集中度不高是限制醫療廢物處理領域發展的三個重要因素。長遠來看,醫療廢物處理有望成為新冠疫情後加速成長的領域,水環境治理、固廢產業鏈兩個領域在未來將維持高景氣度。

東方證券指出,2020年全國基建投資彈性大,生態治理和水務行業將受益,建議關注碧水源、國禎環保、博世科;長期看好項目密集投產,業績確定性高的垃圾焚燒行業,建議關注偉明環保、瀚藍環境、上海環境。

東吳證券認為,環保行業估值修復,關注確定性增量。該機構認為除財政貨幣環境支企業融資恢復,業績落地等一致預期外,更需要關注環保行業的價值修復,本質上是優質企業所具備的真實可持續的增量。水務關注國禎環保、洪城水業:有兩點未被充分重視:1)央企大龍頭帶來行業格局重構;2)一二級估值倒掛亟待修復。固廢關注瀚藍環境、上海環境:垃圾焚燒政策真實影響預期差,對存量業務現金流的支持;維爾利:垃圾分類落地期,設備最受益;中再資環:再生資源行業出清龍頭紅利釋放。天然氣關注深圳燃氣:行業改革邏輯的紅利絕不是故事。

原標題:中辦國辦發文推進環境治理,兩大高景氣細分領域迎佈局良機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