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過後,在中國或將收穫最多.

截止目前,全球近80多個國家出現疫情,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確診人數急速增長,大有不可控制的趨勢。而各疫情發生國的應急能力與中國相比,卻大相徑庭,韓國依然有人組織大量人群聚會;日本專家竟稱年輕人感染不必治療,可自行痊癒;意大利街頭戴口罩者寥寥無幾,甚至出現民眾集體遊行,抗議政府防疫封鎖政策;伊朗多名高官感染病毒......

相反,中國是疫情最早開始的地方,全國人民上下齊心,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疫情傳播已基本得到遏制,中國的防疫工作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普遍認可和讚譽。

冬去春來,疫情終將會過去,到時,中國或收穫最多。

一、疫情是對有14億人口大國的一次動員能力檢驗:


軍人支援武漢

經過這次疫情,中國向世界成功展示了舉國動員能力。

鐵路,航空、公路將救援人員和物資科閃電般調往前線;一週之內建成有1000張病床的高等級醫院;數千萬人隨時準備投入戰鬥,這是舉世無雙的動員能力。

表面停下來的中國,進行了一場史詩級的人員、物資配置,讓世界看到了世界第一的全國動員能力。

二、金融政策讓中國能為世界資金的避風港。

這次疫情雖然最先在中國發生,但是中國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疫情爆發給控制住了,並且逐漸進入收尾階段。

中國啟動寬鬆的財政政策,極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困難,讓企業在疫情之後能夠正常經營下去,穩定了中國經濟大局。

在中國疫情好轉的同時,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等國疫情卻愈演愈烈,從而引發各國金融動盪,資金外逃,中國疫情向好和寬鬆的財政政策,使中國順理成章的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三、全民價值觀的一次洗禮。

女兒送醫生母親去防疫一線

人們關注的不在只是明星、富豪的花花世界和造富神話,而是疫情中的各種英雄事蹟;人們渴望的不再只是財富,而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人們關注的不再只是大人物,還有千千萬萬平凡的小人物,比如醫生、護士、小商販、快遞員、司機......

人們的價值觀通過這次疫情得到了一次洗禮,讓中國人知道,國家的英雄是那些諸如鍾南山的科學家、是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是災難面前勇往直前的軍人、是用雙手建起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是,在防控疫情工作中,體現了中國國力的強盛,體現了中國製度的優越性,也極大提升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許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