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文明就餐“兩公分”!徐州人,您需要一雙公筷

您需要一雙公筷!

徐州市文明辦、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

聯合推出

文明就餐“兩公分”的活動倡議

在朋友圈刷屏:

健康飲食 您需要一雙公筷!

文明就餐“兩公分”!徐州人,您需要一雙公筷


“公筷公勺不薄情,健康衛生更真情!”3月2日,徐州市文明辦、徐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推出文明就餐“兩公分”的活動倡議在朋友圈刷屏。

一份倡議,響應者雲集。公筷公勺分餐,正在成為徐州“健康新食尚”與“餐飲風向標”。

文明就餐“兩公分”!徐州人,您需要一雙公筷


推廣文明就餐正當其時

疫情的暴發,對每一個消費者來說,都是一記警鐘: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分餐,絕不是一種矯情,而是更好的衛生習慣,更好的文明行為。

據徐州市烹飪協會會長蘇化友介紹,20世紀80年代甲肝的暴發,以及2003年的“非典”,國人的公筷公勺意識早已經產生,普及率大幅上升。據調查,在高端的餐飲門店中,公筷的使用比率最高。在國內,提供公筷是作為餐廳服務的增值體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餐飲服務的成本。“目前公筷缺失比較嚴重的是中餐裡的社會餐飲、火鍋等。”

“疫情給大家的教育如此深刻,此時推廣文明就餐,正當其時。”蘇化友說,隨著各行業逐漸復工復產,這一倡議不僅是餐飲企業的復工指南之一,更是對廣大市民的關愛和提醒,同時,還需要多方面共同行動,督促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高整體文明素質。

文明就餐“兩公分”!徐州人,您需要一雙公筷


最大好處:切斷病毒傳播

“一盤盤美食,你一筷子,我一筷子,藏著很大的健康風險。”已有多位專家再次發出呼籲,倡導改變傳統集體餐飲中的一些習慣,儘量使用分餐,多使用公筷、母匙。專家們表示,使用公筷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斷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使這一傳播途徑的風險降到最低。

徐州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張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筷公勺分餐最大的好處是能減少交叉汙染、減少病從口入。有許多傳染性疾病經口傳播,比如腸道感染、腸道病毒、手口足病、寄生蟲病等。

張主任稱,無論是在外吃飯還是家庭用餐,都儘量採用公筷制或者分餐制,尤其是家裡有孩子或者老人的。小孩子是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其抵抗力相對較低。使用公筷只是增加了一個小步驟,但換來的是餐桌的大健康。

此外,張主任還表示,分餐制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不僅避免了用餐的交叉汙染,還能避免人與人接觸的相互汙染。

呼籲同行踐行文明就餐

在我市,使用公筷公勺已經提倡了很多年,老字號品牌企業、規模型的連鎖企業等把它作為規範服務的必備內容一直在這麼做。

根據人數在餐桌上擺放一至兩雙公筷,每道大盤菜配一雙公筷或一個公勺,是徐州市東區綠地鉑驪酒店一直的操作規範。“倡議出臺後,對於提供公筷公勺的要求更上一層樓,我們將進一步引導顧客。”相關負責人王君華強調。

“使用公筷公勺是健康飲食的做法,現在很多家庭都逐步培養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家裡人一起吃飯都會使用公筷公勺。我們主動為食客提供公筷,一是基於做好健康防護;二是提醒顧客要健康文明用餐,保護好個人的健康安全;三是引導顧客培養文明用餐的好習慣。”寶信君瀾度假酒店相關負責人張維維表示。

“使用公筷公勺,我們酒店執行得不錯,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徐州開元名都大酒店總經理鄧超表示,“我們呼籲餐飲業界同行一同踐行倡議內容,宣傳文明用餐,讓使用公筷公勺成為大家健康飲食的一個’好習慣’。”

記者手記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疫情告訴我們:沒有文明的理念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但自己受傷害,而且還會影響到家人、鄰里、同事,甚至所有接觸過的人。

事實上,在2003年非典期間,關於實行公筷制、分餐制的呼聲就曾一度高漲,當時中國飯店協會還專門制定《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不過,隨著非典風波的平息,公眾對於公筷的熱度漸漸減退,相關標準也沒了下文。如今,疫情不期而至,人們痛定思痛,也該開始重新審視文明就餐問題。

就國人而言,就餐文明最難過的就是“人情關”。我國是禮儀之邦,不論家庭、單位還是親人之間聚餐,人們已習慣了圍著桌子、你一勺我一筷子地邊吃邊聊,認為只有這樣才顯得友好。使用公筷往往被視為矯情和生分,甚至有人認為是嫌棄。這一觀念不徹底扭轉,公筷即使擺上飯店餐桌,往往也會形同虛設,更別提走進大眾家庭。

當然,使用公筷也離不開酒店等餐飲單位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在推廣和實踐中,酒店、單位食堂等應當主動提供公筷,並在就餐場所積極提醒人們使用公筷。只有在家庭和公共聚餐中都形成使用公筷公勺乃至分餐制的習慣,推廣文明就餐才會更順利,健康的餐飲習慣才會形成群體自覺,從而杜絕病毒的傳播。

此次疫情讓許多人對於“距離產生美”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排隊時自覺保持距離,公共場所主動分開落座。不妨趁熱打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就餐“兩公分”,成為新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