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眾人拾柴火焰高——記“停課不停學”的點滴

李豔:臨渭區盈田小學教師

众人拾柴火焰高——记“停课不停学”的点滴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了我們正常開學的腳步,“停課不停學”為我們拉開新學期的帷幕。隔空相見開啟雲端,高科技網絡成就了師生們跨時空的相遇,轉瞬間,我搖身一變成為一名“網絡主播”,學生和家長們成了我的“粉絲”。

一、梳“亂”靜“心”

線上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老師、學生幾乎都是第一次嘗試,具有極大的挑戰性。面對所有家長在場,我緊張講解出錯怎麼辦?課堂內容要怎樣設計才生動,才能吸引住學生?不能一一監督他們去學習怎麼辦?......各種擔憂在心中油然而生。就在糾結不知所措的時候,同伴們向我發來瞭解救信號---聊天申請。在qq語音平臺上,大家各抒己見。張老師先發言:我們必須自己先熟練掌握平臺操作,選擇最優、最簡單易學方法教給學生及家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劉老師雖然年輕,但專業過硬,她告訴大家:在眾多的資源中,我們必須親自把關,最好來個集體備課。孟老師也不乏個人思想:能不能我們自己當回主播現場講課。還有同伴提出自己錄製微課。此時劉校長給我們送來了“定”心丸:“大家大膽嘗試,我會給大家全力保障,還會替你們做好課堂監督,確保學生不遊離於線上課堂之外。”一切的顧慮、糾結、擔心都在團隊合作中煙消雲散,我靜心的步入了“網絡主播”。

二、藝“精”心“穩”

老師其實就是一個脫口秀演員,在舞臺上要彰顯自己的魅力,就必須利用好各種媒介,擁有幽默、風趣語言和各種肢體動作,才能將抽象的知識淺顯易懂的傳授給自己的學子們。此時的我如何在這個空中舞臺演精彩,那需要更精湛的課堂技藝。

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利用視頻演示。從初步的進入平臺,到語音教學、分享屏幕教學、視頻教學、自己反覆嘗試操作練習。再到實踐中結合學生實際,優化出最好最易實施的方式方法,讓自己完全掌握了線上平臺的基本操作。在此期間我們也遇到過許多問題,例如嘗試通過“分享屏幕”教學時,推送到平臺上的微視頻幾乎沒有聲音,不能輔助我們的課堂,當機立斷,我們又一起商量尋求解決的方法,總結出:當課堂需要視頻協助,我們要在課前將視頻推送到群裡,讓學生自己打開觀看。掌握了操作技術,課堂教學順利了心裡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夫子的教導永遠深藏我心。同伴們分享了各種有關教學的資源,我一一瀏覽,結合自己及學生的實際,選擇出最好的資源,並做好課堂每個環節的設計,組織好自己的課堂語言,讓自己胸有成竹。我相信:只有“藝”精,才能演繹出最好的作品。

三、輕裝上陣收穫多。

家庭成員的支持讓我無比欣慰,老公承包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孩子給我鄭重承諾:她的學習不用我擔心。他們給我創造各種授課條件,讓我一心一意當主播。記得在講解完《小數的加減法》一課時,我的家長給我發來了一條短信:“李老師,你把這麼枯燥的知識講解的那麼有趣,為了孩子們學習真的用心了。“借位”在你的課堂上是“打借條”“帶小帽子”,還有《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中的簡便運算,1.75+3.52+0.25+0.48=,(1.75+0.25)+(3.52+0.48),你給孩子們形象生動的歸納總結為“閨蜜組團型”,我孩子在聽課時一直咧著嘴笑,不住的點頭給我說:“太有意思了”,他聽懂了,學會了,謝謝您,辛苦了老師!”收到這條短信時我感到無比幸福,併為自己是一名老師而感到驕傲自豪。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在疫情防控的路上讓我們藉助團隊力量,使網絡教學更快更好的服務學生,讓我們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做出我們教育人應有的貢獻。

初審:賈偉宏

終審:賀維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