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春節以來,崇州市強化人才服務,

統籌抓好政策支持、

用工幫扶、資源整合等工作,

特別是圍繞“兩個端” “一個包”,

幫助企業解決

技能技術人才緊缺的問題,

為企業復工復產和

平穩運營提供積極支撐。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政策支持

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及時雨”


“這份企業復工復產協調服務需求填報系統一共有25項,包含了企業的基本情況、人才動向、需要政府做哪些支持等事項。”2月初,崇州市人才辦聯合市人才發展促進會開發了“復工復產協調服務需求填報系統”微信小程序,通過該問卷調查,廣泛收集323家企業現實需求,梳理彙總“資金鍊緊張、人力成本高”等7大類問題訴求,並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向企業宣傳崇州市 “應對經濟平穩運行”27條,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不裁員補貼、研發創新投入補貼、在線適崗培訓補助等扶持措施,幫助企業提振發展的信心。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對人才政策申報、人才綠卡申領等事項,實行“網上辦”“郵寄辦”“諮詢辦”;對人才超期未申報租房、生活補貼的,彈性推出可延期6個月辦理的便利措施。


完善機制

為企業用工搭建“直通車”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為了做好復工復產企業人才服務,崇州市搭建線上招聘平臺,人社、工會等部門推出“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為企業免費發佈用工需求,搭建與高職院校、人力資源輸出地的直聯通道,首批組織23家企業線上招聘普工、技工及管理人員。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支持網絡技能培訓,引導有需求的企業和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等密切合作,利用在線平臺開展崗前培訓、技能培訓,並按照500~7000元/人標準給予補助。用好智力集聚平臺,統一彙總企業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擴模增效中的緊迫需求,依託“崇州人才110智聚平臺”系統進行發佈,對來崇開展智力服務、參與項目合作的專家人才,給予全年最高3.6萬元的崗位激勵金,並補貼企業支付專家薪酬的30%部分。


崇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肖陽明:

“目前,我們聚焦企業技能人才開發,主要圍繞“兩個端”“一個包”建設開展工作。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兩個端”一個是抓“需求端”,成立崇州市人才發展促進會人力資源專委會,吸納企業人事專員加入,第一手掌握企業到底需要“什麼工種”“量有多大”。目前,已完善專委會章程,先期招募人力資源管理119人。第二個是抓“賦能端”,一方面,把本土的企業、高職院校、人才學院聚起來,組建“技能人才開發聯盟”,增進交流,靈活採取委託招生、在職提能、短期孵化、見習實習等方式,訂單式培養一批;另一方面,協調就業、工會、農業農村、婦聯,把企業需求和開展的公共培訓、舉辦的競賽活動統籌起來,公益性培養激勵一批;第三方面,結合成都眉山同城化工作方案,將自主舉辦“蓉漂”系列技能人才專場活動,組織人才企業到人力資源富集地,跨區域引進一批。“一個包”就是做好政策“激勵包”,把各條線上的補貼政策,哪些是補貼個人的、哪些是補貼企業的,哪些補貼高職院校的,集中起來“打包”,作好政策宣傳和及時兌現,引導企業自主培養技能人才,個人自我提升技能等級。

崇州做好“招賢納士”文章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通過各項工作的開展,據統計,截至3月3日,崇州市復工企業穩步增長,規上企業復工率達100%,在崗率達67.1 %,充分做到了援企穩崗穩就業,服務保障促生產。


主管 | 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 |

崇州市融媒體中心

主編 | 夏海英

執行主編 | 楊建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