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國企虧損了,“一把手”和企業的管理人員該不該降薪呢?

和為貴ythq


私企虧損,一把手和管理層,甚至員工都在降薪,還別說國企了,他們開始虧損,會有強大的g家做後盾,但是持續虧損,一把手和企業管理人員降薪是必然的。

如果作為國企虧損,不首先給一把手和管理層降薪,那就是領導者腦子的溫度肯定降到了冰點,沒有任何的思維意識去拯救企業。

一、人力成本佔比較大,通過降薪可以降低運營成本

一個企業的人力成本基本上佔據了企業總營業額的20%以上,而管理層的人力成本幾乎佔據了整個人力成本的的一半。作為國企,一把手肯定年薪都在四五十萬以上,甚至還有幾百萬的年薪的一把手。

如果連年虧損,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能夠首先將一把手的薪水降低30%-50%,那將為國有企業省出一大筆錢,可以繼續支撐企業的運營。再加上把管理層的工資縮減30%-50%,也能節省一筆可觀的費用,來為國有企業贏得喘氣的機會。

二、組織機構臃腫,通過降薪起到“精兵簡政”作用

也許是因為國企的緣故,估計管理層裡面的關係戶,靠溜鬚拍馬上位的庸才也比較多,導致組織機構臃腫,管理決策不能很好的傳達到基層,並且在執行上也存在很多的問題。

國企的內幕和黑暗也是有所耳聞,吃、拿、貪、要,各種貪汙,各種懶惰、各種瀆職,各種枉法,導致國企積惡成疾,重負不堪,長此以往,肯定是要虧損的。面對此種情況,可能有些人的背景比較硬,一把手可能還不能通過正常的行政手段去處理一些事情,那麼,正好藉此虧損的狀態,一把手應該自己帶頭,來通過大幅度的降低管理層的薪資待來逼迫有些人自行離開。

所以,面對組織結構臃腫不堪,通過大幅度的降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精兵簡政”的作用。

三、降薪可以刺激管理層再次雄起

當然,除過第二點我所說的嚴重情況之外,可能只是由於國企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讓管理層都比較安逸了,沒有剛開始的那種激情了,他們很享受現在安定的太平盛世,卻不知世界經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天都有很多的企業在無情的競爭中死去。而國企因為有國家的支持和輸血,才不至於那麼容易的倒塌。

那麼,現在通過對管理層的整體降薪,可以讓他們意識到到問題的嚴重性,以便起到刺激管理層再次雄起,為創造更多的業績,為自己將來能繼續拿到高工資努力的奮鬥。所以,降薪在一定程度上有負激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國企虧損,要想自救,必須通過對管理層大幅度的降薪來實現,一是節省成本支出,爭取緩衝的機會,二是可以刺激內部人員再次奮發圖強,讓他們知道,他們這一生將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筆記簿杏豆


本人曾是國企工人,在勞資部門工作多年,對此很有感觸。

企業興衰與領導尤其是一把手有很大關係,尤其是行事霸道、剛愎自用的領導,制定決策就是拍拍腦門子,集體決策和監督機構形同虛設。失敗了就是班子決策失誤,簡單做做檢討,甚至連失誤、損失等字眼都不會出現,當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企業興盛時,領導心安理得掙著員工幾十倍的收入;企業虧損,領導依然拿高薪,月工資足夠普通員工至少生活半年以上。不降薪,對得起誰?不降薪,攜手共進、同甘共苦的基礎在哪裡?

面對連年虧損,員工工資遲發甚至拖欠,領導還好意思把高薪揣進口袋,只能說明領導心裡,壓根就沒裝著企業和工人。

工人就是具體執行者,簡單、重複、機械地工作,出現失誤,扣獎金、罰工資在所難免。領導是企業發展路線制定者,就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損失,畢竟高收入和高風險、大責任是成正比的。

單位領導如果面對錯誤避重就輕,成績面前相互爭搶,效益瓜分一擁而上,這樣的企業發展前景必定日漸狹小,企業的發展步伐一定日益為艱,關門倒閉是遲早的事。


繁華正在遠去


他們不會降薪的,他們只會在工人身上找,什麼重新核定工時啊,歇年假沒有全勤獎。安裝攝像頭,工人上廁所時間長扣錢啊,發的勞保減質減量啊加班沒有班車自己坐車啊等等!總之倒黴的總是一線工人。甚至工廠倒閉他們賣設備都能摟一筆!再不行他們可以平級調動。換一個地方繼續賺錢。現在國家也開始實施一些政策對於那些不作為的領導幹部撤職不用這是大快人心的,也使得國家少受損失!


719875231662


我們公司國企年年虧損,領導經常讓員工提創新,提創新,找出路,你說一個一線職工天天在現場幹活,你讓他怎麼找出路?為你這麼大一個企業找出路嗎?員工要是能帶領大傢伙找到出路,他還當什麼職工啊,需要有精明的領導,帶領大傢伙一起創新,。企業虧損嚴重。天天給員工講,讓員工勒緊褲腰帶,馬上過年了,工資才發到九月份,好多年輕職工都有房貸,你還讓他怎麼勒緊褲腰帶,腰帶都嘞斷了。企業虧損最應該感到羞恥的是領導。


輕鬆減肥


國企虧了,“一把手”富了!正是因為他們都富了,所以國企才虧了。如今富起來的群體是企業幹部及包工頭,這是傻子都明白的事實。


駭客563


實事求是地講,虧損有戰略性的智慧型虧損,也有完全是失控狀態下的不該有的虧損,還有投資前期的預見性虧損,所以,對於虧損不能一概而論。這些虧損,不僅會發生在民企和外企,國企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虧損的情況下,究竟“一把手”和企業的管理人員該不該降薪,完全要看這些虧損是戰略性的,還是失控狀態下的,還是新項目開啟後預見性的虧損。

一、關於戰略性的虧損。

戰略性的虧損與失控狀態下的虧損不可同日而語。企業的經營,有時候為了讓未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或者為了讓其他的業務在未來能夠盈利,不得不在戰略上做出讓步,讓某種暫時的虧損先發生,以便拯救其他業務或者讓其他業務逐步開始盈利。這樣的虧損,是“有意”而為之,所以還談不上“一把手”和企業管理人員降薪的問題。公平、客觀一點講,每個企業都不可能自始至終都是盈利的,公司的發展本身也是成峰谷趨勢的,正如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順一樣。這種狀況下,還是要等待戰略性虧損後的結果。即便是戰略性虧損沒有帶來未來的收益,也說明只是預判的問題。“一把手”和其他管理人員只要是真心未來企業的發展,沒有收到預期的收益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要用心,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盈利是一定可以成就的。

二、關於失控性質的虧損。

什麼叫失控?就是因為能力、遠見、視野、態度完全不匹配而帶來的虧損。這種虧損不僅是因為能力的問題,遠見的問題,而且還有態度的問題。這樣的一班人馬,本來也沒有什麼“本事”,最後把企業搞得亂七八糟,以至於導致了企業的虧損。這樣的“一把手”該撤職撤職,該降薪降薪,沒有什麼可商量的(我們也只能說說而已,實際上,國企發生這樣的事情,哪裡有什麼降薪一說)。至於企業的管理人員,很難講。大家都是為了一條生存之路,不得不按照“一把手”的胡亂指揮而行事,虧損大多與他們沒有什麼關係,說不定裡面還有“諍臣”呢,但胳膊拗不過大腿啊。降他們的薪毫無道理可言。但對於那些附炎趨勢、溜鬚拍馬、沒有什麼真才實幹的管理人員,當然也是一樣:撤職、降薪,甚至辭退。

三、投資前期預見性的虧損。

還有一種虧損,是投資前期預見性的虧損,或者剛剛接手一個本來就虧損的企業不久,暫時有虧損的狀況也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剛剛被另外一家國企收購的虧損企業,如果要扭虧為盈,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兩年或者三年);或者剛剛投資了一家新的企業,在投資的前期,虧損都是在預算之內的,因為要盈利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段。這種情況下的虧損,也不能一刀切,去隨意降低“一把手”和其他管理人員的薪水。否則,沒有人敢去投資,沒有人敢去接手。這種虧損的狀態,或許在後續的時間內能夠轉虧為盈,也或許是國企的母公司的領導本身就決策錯誤,選擇了一個不該收購的企業,和新接手的“一把手”沒有什麼想幹,或許還是“犧牲品”呢,怎麼好一棍子打死呢。

小結:個人認為,對於虧損,還是要區分不同情況的。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把虧損歸罪於一把手和管理人員,未免太過於武斷了。對於那些有能力、有魄力、能用心的一把手和管理人員,還是要客觀公平地對待;對於那些沒能力、沒態度、混吃喝的一把手及其管理者們,當然應該降薪、降職。只是,我們說了也不算啊。否則,哪裡還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虧損的國企。我的父輩就在國企,後來虧損,要賣給私企,被舉報沒得逞,後來,還是被一家更大的國企收購了,還在虧損。他們都活得好好的,哪裡有什麼降薪、降職。


耕然夫


國有企業的領導幹部拿高薪是不對的,動輒幾十萬乃至百萬以上,更有莫名其妙的高福利灰收入,致使企業的工資成本過高。憑什麼?

人都知道國企幹部編制龐雜且人浮於事,工作效率底下。所以出現虧損沒什麼奇怪的,扣領導獎金薪水都是沒意義的。


H克912


年薪過百萬,甚至上千萬...,不但現在降薪,今後更點降薪!看看現在一線的工人和現在抗疫的醫護人員,他們的年薪是多少?你們那麼高的年薪,花的完嗎,還好意思嗎?俺們不仇富!但差距也不能那麼大呀!

天下為公,公平合理,按勞分配,沒毛病


福197121361


自中國工業改革以來,全國很多地方國營都基夲轉制落入個人手裡,生存的沒有幾個單位。而現在又面臨央企,省企,現在個人富了,工廠的年輕工資又低。我們那時是由於引進外國先進產品,市場被他們佔了,如果還大量引進,國內企業還會出上述問題,因中國工業的發展落後外國幾十年。

對於央企出現虧損,我建議,目前要專家治廠。才能符合形勢。


登山望星人


現在,單位選先進,搞民主投票。評幹部,搞民主測評。為啥定工資不搞投票?仔細琢磨,實在是高啊。。。你和我講道理,我和你耍流氓*你和我耍流氓,我和你講素質*你和我講素質,我和你講法律*你和我講法律,我和你講道理。。。不是你們無能,是我太狡猾啦[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