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馬斯克遭美國政府“追殺”,陽謀背後還有陰謀?

文 / 鑑車哥

上個月埃隆·馬斯克開著自家產的Model S在去機場路上發Twitter時,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會因這條推文而成為美國司法部的刑事調查對象。

昨天,特斯拉發公告證實美國司法部已對該公司展開欺詐調查。

起因在於,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8月7日意外發布推文,稱可能將特斯拉私有化,且所需資金已經到位。


馬斯克遭美國政府“追殺”,陽謀背後還有陰謀?


受推文影響,當日特斯拉股價上漲10%,紐交所曾一度叫停特斯拉的股票交易,然而半個月後,劇情反轉,馬斯克又表示,他和董事會一致同意決定放棄私有化。

雖然特斯拉沒有透露更多有關司法部正在調查的細節。但相關消息發佈後,特斯拉股價仍應聲下跌6%。而之前有消息稱,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SEC)已就事件啟動民事調查。據悉,一些投資者也以馬斯克操縱股價進行訴訟,稱馬斯克誤導了他們,致使他們蒙受損失。

看著陣仗,是打算把馬斯克撕碎了沾著老乾媽吃呀。

馬斯克的星辰大海


發那條驚天動地的大新聞時,馬斯克既沒有發神經,也沒有吸大麻,頭腦清醒的很,出於信息透明的考慮,他在發佈消息之前,沒有任何人看過,420美元的收購股價是相較之目前的股價有20%的溢價。

對於退市的主要原因,馬斯克解釋道,是為避免外界做空勢力的唱衰和媒體負面輿論,讓特斯拉擁有一個更好的運營環境,尤其是避開華爾街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巨大壓力,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做大特斯拉。

因為馬斯克雖然憑一己之力開創出了全球新能源新局面,然而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糟糕的現金流、鉅額的虧損、遲遲跨不過的產能坎,一直讓其處於輿論是非的中心,更是金融禿鷲們(如知名做空機構香櫞、全球最大“空頭基金”尼克斯聯合基金等)理想的盤中餐。

看似堅強的馬斯克如今被折騰的生不如死,在前不久的採訪中,其非常罕見地展現了自己內心糾結苦悶的一面,“過去的一年是令我最艱辛、最苦悶的時刻”。

他表示,自己時常夜裡無法睡覺,只能通過服用安眠藥才能睡著。

因此,特斯拉退市也就成了馬斯克避開那些挑事兒目光專心造車的最好選擇。況且還有榜樣的力量,如其掌舵SpaceX,已經成為全球估值最高、技術領先、第一個執行政府任務的私營火箭發射公司,最重要的是始終高效運行,沒那麼多是非。

8年前特斯拉就像現在的蔚來一樣匆匆上市,目的只有一個—融資活下來。如今不再缺金主的馬斯克,更渴望星辰大海。

陽謀!


只是美國資本市場向來是進來容易出去難,股票牽涉到的利益不僅是買賣雙方,還有那些做空者。

事實上,特斯拉自上市以來唱衰的聲音從未停止,雖然他們很多時候賠得一大踏糊塗,如2017年,做空特斯拉的基金虧損超過37億美元,這個數字是空頭們曾作空蘋果、亞馬遜、Netflix損失的總和。

然而他們畢竟不是稍有流血就驚慌失措的韭菜,而是大鱷、禿鷲、狐狸,是資本食物鏈上最頂端的獵手,暫時的失利反而讓他們愈挫愈勇,如今全球的大空頭相繼入局,除摩根凱瑞資本管理的創始人、對沖基金Stanphyl Capital Mannagement的基金經理、做空基金公司Rocker Partners的前基金經理、瑞銀的前分析師等一致看空特斯拉。

據悉,馬斯克的那條推文讓這些大空頭的賬面當天就損失13億美元。他們豈會善罷甘休,就像那些賭桌上贏錢的人哪有那麼容易離場。

據悉,那些損失慘重的做空者已經開始聘請律師,指控馬斯克操縱股價。

陰謀?


值得一提的,就是美司法部的介入。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司法部介入主要是為調查馬斯克的行為是否構成證券欺詐,調查初衷是為維護市場透明、公開公正和程序正義等。

考慮當下的國際大環境,也不乏特朗普政府有意敲打馬斯克之意,畢竟在其將槍口對準中國之時,馬斯克是主動向中國示好的最大牌美國企業家。

7月10日,埃隆·馬斯克親自抵達上海,敲定了兩件大事:

一是產能50萬輛的特斯拉中國工廠落戶臨港;二是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揭牌。


馬斯克遭美國政府“追殺”,陽謀背後還有陰謀?


知情者透露稱,為了建廠總共需要籌集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0億元)。而後,至少有4家銀行已經開始了貸款評估程序,旋即,馬斯克宣佈上海工廠所需資金為20億美元,將通過本地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

除了中國的銀行願意為特斯拉提供資金外,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還是特斯拉第二大公開股東(佔股5%)。

就在沙特方面表示無意提供資金幫助後,曾有分析指出,最有可能滿足馬斯克私有化資金來源是中國。

如汽車界著名分析師邁克爾·鄧恩表示:在全球什麼地方特斯拉能夠吸引到這麼多資金?當今只有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和財務實力——中國。


而且以中國當前富餘資本和遊資熱錢的實力看,在房地產從低線城市喪失一部分吸引力後,亟待尋找更多出路——這也是為何國內近500家新能源企業總能找到資金扶持的原因,尤其是像特斯拉這樣的頭部企業會備受資本青睞。

雖然從投資角度看並非沒有可能,但考慮到當下的中美局勢,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在兩軍對壘之時,主動跑到敵營示好、尋找幫助,這顯然是特朗普不能容忍的,此時出於敲山震虎的考量,讓有關部門適當地敲打敲打“不聽話”的馬斯克很是有必要。

至於最後有沒有那回事兒,就另當別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