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為什麼會引起發熱?

丹溪心法


人體的陰陽、氣血在正常情況下始終處於平衡狀態,一旦有一方虛弱和不足就會使另一方相對旺盛,就可能會內裡發熱、外表虛寒,或者外表發熱、內裡虛寒,氣能行血、血能載氣,氣血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氣不足血就不旺,血不足、氣就無法依存,所以氣虛就會陽浮而發熱,血虛造成氣無可依附,就會外越發熱,陰虛就會津液減少,陰陽失去平衡就會生熱,內裡陰寒內盛、陽氣無可依附,就會外浮發熱,所以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都會發熱。





氣為陽、血為陰,氣是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有腎的先天之氣和脾胃的後天之氣,以及肺吸入的清純之氣,共同組成了人體全身之氣,氣是帶有能量的物質,造成氣虛的原因很多,氣虛的人一般都少氣懶言、四肢無力、臉色蒼白、動則氣喘、呼吸短促、經常容易出汗,尤其是白天經常出汗、動則汗出,說話聲音低微,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節、過於勞累、暗傷氣血、房勞過度、大病初癒等,主要是脾氣虛、肺氣虛、和腎氣虛造成的,暴飲暴食影響脾胃的運化,食物淤積、脾陽受阻、瘀阻發熱,脾陽不足、腎陽虛損肺氣就會虛弱,腎氣虛就會造成心火亢盛,所以氣虛就會發熱,發熱的高低可與陽氣的多少有關係,陽浮的厲害就會發熱高,陽氣少就會發熱低,常常見於體質虛弱和久病、大病的人,治療方法可以用甘溫除大熱的方法治療。


造成血虛的原因很多,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情志鬱滯、化熱煎灼血液、月經過多、出血、腫瘤、甲亢等都會造成血的減少,血不足的人面色蒼白、經常頭暈、心慌心悸、手腳麻木等症狀,血虛以後不能潛陽,陽氣外越就會發熱,所以血虛就不能載氣,氣無所附就會發熱,可以用補氣養血的方法治療,要氣血雙補,用四君子湯和四物湯都可以。

陰虛就會火旺,陰虛以後就會使人體的津液減少,人體的陰陽平衡失調,陰虛陽氣就會旺盛,所謂陰虛主要是指腎陰虛,腎主人體全身津液,腎陰虛就會相火上衝,就會面色潮紅、咽喉腫痛、發熱盜汗,尤其是以下午發熱較重,治療的方法是滋陰降火,可以用六味地黃丸等治療。


陽虛的發熱是陽氣虛衰、火不歸原導致的身體虛熱,主要是陰寒旺盛,陽氣無法歸原,陰寒在內、隔陽與外,因此就會發燒,像上熱下寒,陽氣虛弱而導致隔陽、戴陽的真寒假熱症狀,治療方法可以用金匱腎氣丸、理中湯等治療。

無論氣虛、陽虛、陰虛、血虛引起的發熱,都可以用補氣養陰的方法治療,少用苦寒和過於寒涼的藥材,多用溫補和滋陰降火的藥物,對於這種虛火的治療就是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中醫雜症


無論什麼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為什麼會引起發熱?中醫稱,什麼叫虛,虛者瘀,瘀者堵,堵者不通,不通者病,不通者痛等等,中醫稱,無論陰陽氣血,虛弱就造成瘀堵不通時間久了,氣血不通,就照成氣瘀化火而行的發熱等等症況,中醫稱,虛不受補,通者為補,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