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和韩国,在效仿中国筷子的同时,又出现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筷子。

中日韩三国都属于筷子文化圈,筷子的传播是中国>韩国>日本。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筷子的发展历史和饮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导致中国,韩国,日本筷子有以下区别:

中国人的筷子最长,在手抓的一端是方形横截面,与食物接触的一端是圆形的,终端是一个较钝的点(一般是木头或竹子):在中国的菜中,油炸的菜比较多而且吃饭都是围着一个大桌子,又是用大盘子盛菜,筷子不够长不够粗,便会夹不到肉,吃不到菜;(备注:中国人过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贫富。筷子越长,家产越殷实,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住远处的菜。过去没有转盘,多好吃的菜也转不到你的面前);

韩国的筷子是中等长度,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一般是不锈钢制,早期是由黄铜,银或木头制作的):这和历史上韩国一直使用金属有关,到了现代,铁筷子具有环保作用(免掉了树木砍伐).因为材料的不同,韩国的筷子比中国/日本的筷子比较纤细,用手抓比较滑控制比较困难. 据说韩国人喜烧烤,金属筷子应运而生,竹木筷子上了炭炉,吃不成肉还狼烟四起;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日本的筷子短,一头是尖尖的锥形(一般是木头或竹子):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用餐,一般都把饭菜汤碗全放在一个托盘上,每个人吃自己面前的一份,筷子再短也无妨;(备注:日本是木制的,上喷有漆。短点的是妇女使用,长点的由男人使用)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涨姿势:中日韩筷子的区别

号称深谙“筷子文化”的国人每每在提起“筷子”的话题时,就会自豪地忽悠世界曰:早在距今3000年前,吾上邦中华就已经出现了由象牙精工而制的象牙筷云云。

中国是筷子的鼻祖,相传大禹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第一人。作为一个文明、一个时代的象征,大禹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大禹时代的人是最早使用筷子的”。

由古之“箸”到今之“筷”,筷子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演变史。筷子流传至今,国人所赋予它的讲究也颇多。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中国人使用筷子很讲究,有礼仪上的讲究,也有禁忌上的讲究。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不要用嘴含住筷子,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等等,这是礼貌,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礼貌。

与筷子有关的民间禁忌也有很多,比如在用餐过程中桌面上不能摆放长短不一的筷子,造成“三长两短”的局面。这是很不吉利的,寓意着“死亡”;又如用筷子敲打碗盘,民间就有“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的说法,寓意着“贫穷”。

中国使用的筷子长而直,末端是钝的,这大概是体现了汉民族普遍不具攻击性的特点吧。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筷子的拿法:正确使用筷子为自己更为别人,手心45°朝斜上方,切忌手心向下。

筷子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早有长寿喜庆的含义,送礼送筷子,是很古老的节日风俗。筷子一直是平等友爱、和睦相亲的象征。

中国人历来有讨口彩——“双木即成林,相伴到永远”。筷子筷子,快生贵子,这是我们清代末年,非常流传的,那么筷子是成双成对的,结婚时作为定情之物,两根筷子在一起,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日本、韩国的筷子

不过,在使用筷子的某些习惯上,比如,中国忌以筷敲碗,日本也有忌敲筷一说,韩国则干脆吃饭就不端碗了。

中日韩倒是极其相似。说穿了,都是忌讳变成“要饭的”或“乞丐”之说。看来,在这一点的认识上,三国倒是高度地统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