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育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德、日等,教師有沒有對玩劣學生的懲戒權?比如戒尺打手心?

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認真教數學的老師


越是發達的教育,懲戒權就從來沒有缺位過。只有我們這個教育大國,教育被一批所謂的專家搞的亂七八糟,教師不敢管學生,凡是師生糾紛,教師必輸無疑,凡是家校糾紛,教師必當背鍋俠。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大奇葩,已經不是什麼教育了,不過是家庭溺愛放縱在學校的延續罷了!

在日本,孩子如果因為體育活動受傷,比如柔道比賽中被對手摔倒受傷,絕不會出現家長毆打老師、訛詐老師這種現象。這種情況發生後,日本家長的做法是向老師道歉,因為孩子實力不濟,不夠強大,懇求以後老師多多關照,更加嚴格要求。跟我們完全不同!

曾經在美國發生過一起老師跟學生互毆的事件。起因是學生不守紀律在課堂上搗蛋,被老師批評教育,引發師生衝突,學生攻擊老師,老師出於自衛反擊。很快,其他學生上前協助老師制服學生,警察將學生帶走刑拘,老師正常上課。

如果這樣的事件發生在我國,不管青紅皂白,教師先停職,然後進行所謂調查。教師為人師表,就是被學生打也不能反手,只要發生肢體衝突,就是教師的不是。接著就是家長提出賠償要求,學校及上級壓服教師向家長和學生賠禮道歉。

嗚呼,師道之不存,久矣!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認的公民素質最高的國家之一,這個國家是東西方通吃。在教育上,曾經一度廢除鞭刑,但沒過幾年又恢復了。因為他們看到,一些頑劣學生,不嚴厲懲戒,是根本不可能長大成人的,放縱就是培養罪犯。所以,現在新加坡還有鞭刑。

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這是世界性的共識。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裡沒有懲戒,只有放縱,家長放縱,學校放縱,然後小惡魔不斷湧現,實在是太可悲了!問題出在哪裡?我們頭腦進水的專家太多了!


當代師說


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懲戒,在哪個國家實際都存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韓國:

前幾年,韓國通過了《教育處罰法》,准許使用長度不超過100釐米,厚度不超過1釐米的戒尺,如對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規定十分詳細而明確。

日本:

日本法律規定,必要時可以依據監督機關的規定,對學生實施懲戒,但不得實施體罰,並對哪些行為屬於體罰做了較明確的說明。

瑞士:

對學生要求極其嚴格,如果學生無故曠課,瑞士法院就要對他提起訴訟,因為學習是每個學生應盡的義務。對曠課的學生,一般都會罰款。

美國:

在美國一些地區,學生如果不努力讀書。要判刑入獄,曾經有7個學生因續頁成績太差,被判刑坐牢兩個月。美國一些學校還規定,如果學生把一些學校禁止的東西帶到學校,學校有權沒收並且不再歸還。

新加坡:

新加坡對教師懲戒有專門的法律,新加坡《處理學生紀律問題的指導原則》明確指出,新加坡所有中小學可以處罰學生。尤其“鞭笞”是教育懲戒的內容之一,其實施有詳細的規定,只有校長或副校長可以執行鞭笞,執行時必須有見證人在場,只針對那些違法亂紀、屢教不改、影響惡劣的學生,且只限於男生。

中國以前老師也是可以懲戒學生的,比如拿尺子打手心了等。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專家一直宣揚快樂教育,尊重學生。任何人包括老師都不可以體罰學生,連罰寫作業都被當成變相體罰,搞的現在的老師們人人自危,學生越發無法無天。

光網上報道出來的,學生打殺老師案例都有多少?

2020年1月2日晚,西安第六十六中學一名高三學生,因為手機被沒收而行兇,在辦公室內行兇將無辜的老師殺害。

2013年9月14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二中一位高三班主任在辦公室備課時,被其學生割頸殺害。

我們的孩子究竟怎麼了?實際就是我們的無原則的教育給害的。

只要是師生糾紛,老師必輸,因為學生還是孩子;只要是家校矛盾,孩子一定是無辜的,因為他們還是孩子。簡直是沒有底線沒有原則,一味地溺愛終於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在任何時代,沒有懲戒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目前的孩子,家人寵溺、學校寵溺、老師寵溺,導致不服管教的小惡魔越來越多,我們的整個社會不該反省嗎?

醒醒吧,中國教育,該通過法律實施教育懲戒權了!

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


人生如夢LLH


中國的教育已經被專家們搞得烏七八糟的。本來中國進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得到很好地貫徹執行,隨著孩次數的減少,孩子的地位在直線攀升,至今已升巔峰。可專家的快樂學習,玩轉課堂,升級一路綠燈,使孩子們更加無法無天,再加上熊家長們推潑助瀾,炒作記者的為虎作倀,讓教育教學上演著悟空鬧天宮的悲喜劇,還沒有玉帝和如來管轄,致使教育鬧劇愈演愈烈。孩子是無辜的,是誰把他們推到風口浪尖上呢?我們,我們大人,我們專家,我們家長,我們社會。靜下來,教育是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人生又是暴風驟雨,血雨腥風。單純的快樂美好興趣幸福那是幻想,是歡想,是喜喪,純是痴人說夢,做夢娶媳婦空歡喜一場。


高天白雲8


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根本就不重視教育。也不願意在教育方面真正有所作為,很多東西只是嘴上一說,其他方面多數是任其發展,實在不行了拿錢做點投入做個樣子,或者開個什麼評獎會之類的發些獎狀做個安慰。沒有真心去做教育,因此才任由很多吃了屎的專家信口開河胡說八道隨意指手畫腳。每個國家教育都有自己的傳統,我們可以加社會和孩子們需要的教育內容,我們可以挑選我們所需要的優秀的教師,但是我們教育的傳統內核不能變,我們中國應試教育、尊師重道一直做的挺好。不知道那些傻逼引導沒有腦子的相關部門開始胡亂改,改到最後亂成一鍋粥,現在還不勇敢的回頭,更不敢面對人民。生怕別人對自己有意見。無奈之下開始討好人民,輿論說哪方面有問題,就又開始沒有主張的做什麼工作,完全失去了自我。在盲從中盲從,在虛榮中虛榮,無心無能又無力。



馬爾克斯的憂傷


有時候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一定要西方的才是合理的?新加坡的懲戒權世界著名,妨礙其變成發達國家了嗎?先不說現在西方都在研究中國的教育,以搞清楚中國崛起的因素。單從常識來解釋就可以,我們都知道被認為好的東西或優質資源都是稀缺的,都要通過激烈的競爭才能獲得。激烈的競爭會是快樂的嗎?就算是也是痛苦並快樂著!同理,學習也一樣,成績拔尖的永遠是少數人,要想成為拔尖的就要比別人更努力,付出更大的代價,這個過程是痛苦的。當然人都性痛苦也就很多人不願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平庸或平庸都算上只能是社會底層。問題來了:有的學生不想努力,剛好有老師願意逼他努力逼他成為稀缺的優質資源,何樂不為?什麼西方快樂教育都是社會上層人騙社會下層人的!西方快樂教育的是平民公立學校,上流社會的私立學校並不比中國快樂!上層之所以為上層,是別人對他沒要求自己也要對自己有要求!下層之所以為下層,是不管別人對他有沒要求,他自己對自己都沒太多要求,不求長進不接受鞭策!所以,懲戒權是個好東西,可以讓惰性漸消,人變得更加積極,更容易打破社會的階層固化。


用戶5186680419922


關於教育,懲戒必須有。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犯了錯誤就要付出代價,這是一條天規,是任何人,甚至動物都不例外的天規。可有的教師,當然是極少數教師,不是懲戒,而是發洩。特別是有的脾氣暴躁的教師,總是簡單粗暴,甚至殘忍。而未成年保護法對孩子的保護,又太過細緻。從當前社會一些問題來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是必須的,但必須是保護他們不受較嚴重的傷害,而不是讓他們可以任意妄為。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同時,我們在保護他們的同時,不要忘了,有一條天規是,犯了錯誤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劉勝餘


國外教育觀點是興趣教育,要開心快樂的生活和學習,學生有受教育權,也有選擇受什麼教育的權利,如果數學你不開心,可以不學數學,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去發展,當然走錯路的代價以後你後果自負,教師和學校可以指導幫助你但不會強迫你去接受,因為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而國內家長學校社會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帶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的,學習不僅僅是孩子個人的事,是民族名族家庭社會的希望,所以孩子如果在教育活動中達不到期望,就成了恨鐵不成鋼,厭學,說教,懲罰,逃學開始了。其實作為教師,你要懲戒權幹嘛,犯錯不管他就行了,可是學校家長社會不允許教師放棄管理學生啊,這就矛盾了,說教不管用,那怎麼辦,誰能解決?所以國外不會懲戒學生,因為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而我們的學生學習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教育不好學生還不行呢


兔寶寶家人


我們勿須看別的國家有沒有,也不須以別人為參照標準。主要要看人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非曲直觀念的形成,社會規則的遵守,必須有一個學習、認識和接受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這的會被自覺接受,而有的可能就無法那麼自然接受。比如交通規則。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強制性的措施、契約或制度保障,這個是非曲直觀念和社會規則是會遭到否定和破壞的。所以我們才需要對不遵守者以一定的懲處,以規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試想,不遵守交通規則也不受約束和懲處,這個規則還有什麼公信力?交通體系會變成什麼樣?大家的權益還怎麼去保障?

對於未成年人,更需要從小培育好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我們現在社會上有一種錯誤的思潮,認為未成年人因為年紀小就可以免於懲處。而且從立法到政府政策到教育體制到能會輿論到民眾觀念都如此。這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人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怎麼能指望從小放縱,到成年那一天就什麼都變好了?!如此下去,將來的犯罪只會越來越多。

因此,對於未成年人違法違紀,違反社會道德規範,出於人成長規律和需要,懲處是絕不能少的。只是由於年齡的關係,可以有別於成年人,以該年齡能承受為限,以能達到教育、約束丶規範為限。因此,還教師以懲戒權,這是教育的需要而不是教師的需要。而且為了規範懲戒行為,減少矛盾和爭執,立法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還需出臺教育懲戒的立法和規範,以讓教師有法有規可依可循。


yjmlzhj


教師是臭老九,注意三教九流中排名第九!老師不需要懲戒權!需要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