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洪榕:都在股市混,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洪榕:都在股市混,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文 / 洪榕 ✑ 越過山丘 激情依舊

別人一平二賺,你屬於七虧。

人盡皆知的時候,往往是非常不好的投資階段。

心癢癢追高小賺,心慌慌殺跌大賠。

你覺得是自己運勢不好,其實並不是。

反覆被割韭菜,都怪輸家思維。

輸家想看的,想接受的,往往都是虧錢的信息。


題材來了,為何別人賺錢你大虧

洪榕:都在股市混,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2017年4月1號,雄安新區這個消息出來的時候,瞬間引起外界諸多關注。根據這個熱點,我第二天在微博上緊急發表了一篇名為《雄安新區是哪些人改變命運的機會》的文章。

當時大家雖然對這個消息很關注,但多數人都覺得與自己無關。大家只是紛紛在討論,大家都在談論,說這是個機會,但是沒有多少人真正地行動了。等大多數人反應過來它有可能會給股市帶來影響時,已經不太好行動了,要麼都漲停了,不漲停的也不敢亂買。

後來,一些從一開始就連板的股票在2017年的4月6號就打開了,4月7號也打開了,之後連續漲停。當時我也天天提醒大家注意雄安,但並沒有多少人去行動,也沒有人真的去尋找機會。

一直到最後,五個漲停板的時候,大家又開始非常關心了。他們要去尋找自認為一定會大漲的股票,可是當時我推薦了好幾個覺得不錯的股票,但他們一定會選擇那個未來漲不好的股票,最後他們覺得這是自己運勢不好,其實不是運勢不好,是選錯了!

所以當時我就總結出一個經驗:未來我不能再舉例子了,哪怕提的股票有很多個,也許有幾個是精準的,但輸家選到的那個一定是不行的,這怎麼辦呢?但如果輸家不敢選,說不定那個股票還真漲了。

大的題材一經出現往往會帶來一陣風,這就是一個快進快出的過程。你說它不是機會嗎?六個漲停,有些還七個漲停,這當然是機會。中途還有開板的,也有三四個漲停板,你說怎麼可能不是機會?現在整個A股市場,一年才漲百分之幾,那幾天功夫賺20%、30%,絕對是很好的機會。

那麼,這樣一個好機會,贏家思維是如何考慮它的呢?看到雄安消息之後,贏家思維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然後立刻開始尋找股票。比如我,雄安1號發佈消息,我在5號、6號就完成了佈局,後面我確實賺了挺多的。

賺到錢以後,心態也就不一樣了,等五個漲停板之後,我再寫文章的時候,我的想法是什麼呢?我認為板塊炒作肯定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也把下一個階段的幾種股票寫得很清楚:能不能封住漲停?不能封住的又該怎麼辦?各有策略,各有方法。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洪榕:都在股市混,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從事我們這個行業的人有時候真的很痛苦,你提供了有價值的東西,大家視而不見;等多數人真的肯花功夫去了解、去挖掘的時候,往往價值又不大了。

2017年,我剛開始講名特優行情的時候,很多人根本就不考慮。有些人還光笑,問我:“名特優是什麼?”不知道不要緊,你可以百度,然後你就會知道什麼是名特優企業,比如格力電器、茅臺等。

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什麼是名特優了,因為格力電器、茅臺等企業的股票都漲到很高的價格了。關心的時候,你自然就什麼都知道了;不關心的時候,你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你如果不把心態調整好,不掌握思考問題的邏輯,不能把整個的投資思維弄清楚,你永遠是個輸家,視而不見,追漲殺跌。


把握市場波段理論

洪榕:都在股市混,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市場上永遠是三段論:第一階段,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上漲,這一階段先知先覺的資金開始進場,很多人並不關心,因為大盤整體氣氛還在熊市中,大多數人還不看好,但其實已經重啟了;第二階段,在吵吵鬧鬧中往上漲,這一階段,市場分歧始終存在;第三階段,在大家團結一致的時候見頂。

第二、第三階段還可以細分,分為若干波浪。

波段理論就講了八個浪:第一浪是上漲;第二浪開始調整;第三浪又上漲;第四浪調整;第五浪要結束整個牛市;然後下跌第一浪是A浪,再反彈是B浪,最後大跌是C浪,最終完成一輪行情的完整過程。

還有些人會說浪中浪,就別搞那麼複雜了。在我眼裡,如何去用這種波浪理論,在於你怎麼來想這個問題。

今後我講的叫三階段,你去考慮這個問題,三階段其實就三階段了。

從行情來講,一輪牛市整個大的階段包括開始不斷關心的時候到很關心的時候,再到最後大家都特別大膽的時候,就這麼三個階段。

第二波調整什麼?等了一段時間以後,它會有一個風吹草動,因為那個時候經濟還不好,或者說很多東西都還不好,市場氣氛也不到那個程度,股價還是會跌甚至跌得很慘,就是第一波,有時候下調調得很深的。

第三波上漲的時候,往往時間比較長,因為這個時候市場正在慢慢地恢復,很多人一開始是看空的,於是大家會慢慢地叫我們投降,然後就有人開始叛變,也開始看空。

再然後,慢慢看多,看多就逐步買進。買到一定程度,獲利盤自然會很豐厚。獲利盤豐厚了,它就會調整,這個時候的調整大家就會表現出一個特點了,就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再拋售股票了,因為這個時候已經很強了,已經有了財富效應了。

所以經常會說,第四浪的這個調整,它的低點不會低於我們說的一浪的高點。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已經稀釋過了,不可能再願意賣。後面就是波瀾壯闊的第五浪。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不肯賣,很多人早早地就搶去了,還不等它調整到位就想上。所以它就會比較高地調整到,第四浪往往還沒有經歷很長時間,第五浪就出來了。這樣的話,到最後就是所有的人都叛變了。結果就是戰爭結束,敵人沒有了,在第五浪就結束了。

第一波下來之後,為什麼就B浪反彈呢?股災期間,其實也有一點點反彈的,只是那時候完全打亂了。

這種B浪怎麼出現的,我告訴你很簡單,因為很多人是活在過去的,對過去剛剛發生的事情是記憶猶新,因為他的股票都看到過高點,那個時候他已經不敢買了。

他就會說,甚至有些人很聰明地說,“我有本事我能夠賣到高點”了,這種往往在什麼情況下?就是在下跌的時候。因為他想起自己的股票漲過那麼多,他一定會早早地又買進去,再夢想後面還有一個大波往上走,這個時候他就會被套得很深。

所以,B浪出現的時候,有很多買進的人,等到最後C浪大跌,他的所有東西,包括他的信心都被摧毀了。最後,經過漫長的盤整,他之前的思維徹底被清洗掉,然後後面還會有新一輪的行情。

整個過程,大抵如此。通過認真總結,你會發現,其實行情沒走出來之前沒人看得見,甚至有些悄然上漲,漲了很久都沒有被發現,等你發現的時候已經漲得挺多了,但你不敢買了,就在你猶豫的過程中它又上漲了很多,最後等你真的下決心大量去買,你就真的完蛋了。


調整好心態再行動

洪榕:都在股市混,為何受傷的總是你

其實投資真的是人性層面的東西,甚至我做節目都一直做的很痛苦,收視率特別高的節目往往價值不大,收視率不高的我倒認為效果很好。

就像在熊市中,股市很低的時候,都沒有多少人關心;高的時候就很多人來關注。永遠有人在高買低拋,這是人性。所以,股市裡面賺錢的人才會是少數。

如果你對階段拿捏不穩,你就看看身邊的投資者是什麼樣的心態,他們大概到什麼情況,往往這個行情就在什麼階段。

這是一個定律,叫人性不變,永遠在不該貪婪的時候貪婪,不該恐懼的時候恐懼。還要提醒大家一句話:要相信邏輯,不要相信某個人。如果你認為我的邏輯是有理的,認為我現在講的這個東西跟我的邏輯不符,隨時可以向我提問題,如果我意識到這個邏輯不通,我這句話是不對的,我會去修正的。

如果你一定要在股市做的話,一定要把心態調回來,尤其是在你腳步亂了的時候,更應該靜下心來,靜之思之,然後再行動。

(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7日,請根據當時的行情理解本文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