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還有多少個“茅盾文學院”?

今年以來,4月份成立了“茅盾青少年文學院”。短短四個月時間,以茅盾的名義已成立了兩個“文學院”:

茅盾青少年文學院今天正式成立啦 愛好文學的你快到碗裡來

2018-04-10 21:43

————————————————————————————————————————

今年4月份成立了“茅盾青少年文學院”之後,8月份又成立了“茅盾文學院”:

還有多少個“茅盾文學院”?

——————————————————————————————————————————

“茅盾文學院”,“茅盾青少年文學院”,,,,,按此推理,還應成立“茅盾老年文學院”,“茅盾婦女文學院”,“茅盾歸國華僑文學院”,最後成立一個“茅盾國際文學院”,,,,,

成立文學院是舉手之勞。難辦的是,這樣“雨後春筍”般辦下去,只怕中國作協的官員不夠用啊。

茅盾文學院是中華文學基金會設立的,中華文化基金會是中國作協的一個註冊社團組織。法人代表高洪波,會長鐵凝。

成立以名人命名的文學院,不能反對。只是,不應建成一個個不見“生崽”的“洞房”,而且“洞房”林立,官員成堆,人人貼金,皆大歡喜。

作家周梅森寫出了里程碑式的魯迅精神小說《人民的名義》,他既沒有上過魯迅文學院,更不知茅盾文學院在何地。不知魯院高研班辦了這多年,有一部魯迅精神的作品問世沒有?“魯院”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傳統,1938年4月至1945年11月七年半的時間裡,培養學生685人,穆青、賀敬之、馮牧、李煥之、鄭律成、劉熾、莫耶、王昆、成蔭、羅工柳、李波、時樂蒙、於藍、秦兆陽、黃鋼、康濯等文學家、藝術家、記者均為魯藝學員。創作了諸如歌劇《白毛女》、歌曲《南泥灣》《黃河大合唱》等一大批在抗日戰爭時期極富影響力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