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

关于文字的“三个问题”


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每日1万字的改稿任务已经持续五天,今日心情大落,偶尔出现烦躁,房内踱步便成了让自己调整心性、坚持信念的有效方法。

修改别人的文字,那文字于我竟是一种桎梏了,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周身白色颜料涂过、四肢纤细、无性别的瘦弱小人儿,在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里随波逐流,时而头露出水面,时而又淹没于海水之中。然而我是敢于在水里睁开眼睛的,这是我第一次学习游泳时就尝试过的事情,在水里看世界格外清晰,清晰得那样寂静.......

无声.....无声.......

其实,这篇随笔我想谈的是关于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何为“文字”?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可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何为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凡与人交谈,让对方听懂自己说的话是首要一步,其次才是让对方感受出话里蕴含的情感,是愉悦是激动是感激是悲伤是兴奋亦或是愤怒。写文章如同说话,首先要让人读得懂,能读懂的文字必定是流畅的。但凡是让读者产生烦躁情绪的,一般都是流畅性出了问题。治疗文字不流畅的解药就是通读、通读、再通读。只要静心读上三五遍,必定会找到问题所在。所以,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也是考验一个人坚韧性情的工作。

通顺、流畅是文章的首要,“炼字锻句”则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方法。想起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再改为“入”,又改为“满”,是改了十多个字后才确定为“绿”的。又有黄庭坚的诗句“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最初是“抱”,又改为“占”、“在”、“带”、“要”,至最后才为“用”字。更有名的是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曾拟为“推”字,几经思索,并与人商榷然后才定为“敲”字。又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中颂歌的句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风”字原用的是“德”字,经别人提示后乃改为“风”字。

晚唐诗人皮日休形容作诗练字的功夫说“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贾岛曾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顾文炜亦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可见诗人们为了用好一个字,写好一句诗,是怎样的费尽心思。据说欧阳修每写一篇文章,就要把草稿贴在墙上,反复吟诵修改,以至改到最后往往不剩原来的一个“句子”。他的《醉翁亭记》的开篇,就是写过多少遍,最后才得到“环滁皆山也”这句妙语。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有好多句子显然也是经过精心提炼的,如第五回写到赤松林时,只说鲁智深看了道:“好座猛恶林子”,仅仅六个字,境界却全写出来。又第九回写林冲出山神庙时的风雪说:“那雪正下得紧”,如鲁迅所说:虽“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炼字锻句”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描写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要求在根本上要具有形象性,同时还要准确、鲜明、生动。如“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如上所述,是由于“绿”字表现得更准确、也更鲜明而生动;如“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好得多,也显然是由于前者对大风雪的情景形容得更准确、也更鲜明而生动。

文学作品的胜利,首先是语言的胜利,而胜利的语言一定来自于作者所信赖的生活本身。对生活反复观察、悉心揣摩、认真领悟,当所有的一切倾泻于笔端之时,就是一个完整的“炼字锻句”过程的呈现。

林语堂先生在散文《论文》中说:“有疑问才会有学问,有学问才会有文章......文章就是作者的真实写照......。”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想的文字呢?

林语堂先生在《小品文之遗绪》中有一段关于“理想的散文”的叙述,读起来颇有道理。“......乃得语言自然之节奏,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同时,林语堂在随笔《写作的艺术》中也提到:“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只差。”

由此可说,好的文字从不以炫词丽语引人入胜,而是平淡中见深长,微微闲谈中带哲理。

王蒙先生的散文就是如此,且看他的散文《内心安详从不荒凉》中对“理解”的阐述,就会帮助我们体会出“文章语言的自然之节奏”。


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文中说:“........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愤愤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着稳定的时候少。常常抱怨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永无休止的抱怨、解释、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会把人吓跑的了。不理解本身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你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你又怎么能理解别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又怎么要求旁人的理解呢?........”

就是这样一段朴素、直白、简洁、通俗的话语,让读者瞬间体会出“不理解”与“渴望理解”及“理解‘不理解'”之间的微妙关系,读过之后无不理解了“理解”与“不理解”之间的藩篱。

又想到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无不是用通俗、朴素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清塘荷韵》传递出的“真”与“朴”;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泰山片石》反映出的寓巧于拙........朴素的语言是最有力量的语言,它似乎穿越了读者的阅读层次,在云端高处向我们微笑致意........

文学创作是一条漫长的路,越行走,越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越行走,越能洞穿个人的渺小;越行走,越能领悟出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中秋的深夜我在改稿中度过,伴着皎洁的月光,我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

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文字的三个问题——“流畅”、“炼字锻句”及“理想的文字”

作者简介:刘迅,1973年9月生于哈尔滨。现为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副教授,美术学硕士,一级注册设计师,中国传媒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2部、发表动画剧作多篇。

散文《诗意的栖居——谈文人的庭院情结》、《冯友兰和林语堂的读书论》、《古人之雅》、《人物品藻:回望魏晋 落目嵇康》、《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谈“张充和”》、《北方的云》、《生病的日子》、《我写字用的毛笔》、《记忆 .福建长乐漳港南澳海边——他说海的对面就是台湾》、《听雨》、从《源氏物语》和《菊与刀》看日本文化、《苏轼与杭州》、《下雪的南京要撑伞》分别发表在丝路新散文、太阳雨文学、四川散文、醉歌文苑;诗歌《大漠.转身》发表在《宁古塔作家》诗歌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