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人民日報海外版前總編輯撰文:《聽說王清憲當了青島市委書記》

3月30日,曾任人民日報編委、海外版總編輯的詹國樞發表了一篇文章《聽說王清憲當了青島市委書記》,回憶了與王清憲的交往經歷,並對王清憲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的演講大加讚賞,文中表示“好就好在,有內容,有感情,有實招,有措施”,細讀了兩遍。

詹國樞說,如此既務實又動情的演講,說句實話,見得不多。

看得出來,演講稿是清憲親筆起草的,字裡行間,當年人民日報經濟部記者的文采飛揚,隱隱留存。

看得出來,清憲的心是熾熱的,他是那麼想幹成一番事業,不負上級知遇之恩,不負青島民眾期望。

看得出來,清憲內心隱隱還有些摩拳擦掌只爭朝夕的急切。因為,畢竟,1963年7月出生的他,即將滿56歲。

衷心希望清憲能夠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在青島這片大有希望的熱土,幹出一番不凡業績。

聽說王清憲當了青島市委書記。

這在首都新聞界是一新聞,因為,他曾在人民日報當過記者,從1990年到1996年,一當就是6年!

而且,是在報社經濟部,一個曾由艾豐擔任部主任、曾經寫出那麼多精彩報道被同行頻頻叫好的人民日報經濟部!

當時,老詹(詹國樞曾任人民日報社編委、海外版總編輯(副部級),著名記者)在經濟日報當記者,開會、採訪,與清憲有過交往。

印象中,這是一個充滿活力,腦子好使,愛笑,微胖,有點隱隱約約的絡腮鬍,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小夥子。

當時,清憲才30出頭,看上去像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人告訴我,小夥子可不簡單呢,黑龍江日報當過幾年記者,社科院新聞所研究生畢業,資歷已不算淺了!

沒多久,再見面,聽見有人稱他“王總”!他已調《中國改革報》當了副總編輯!年紀輕輕,“官”至副局級,這在新聞界,為數並不多。

再後來,又調《中國信息報》擔任總編輯。1963年出生的他,時年37歲,可算“年輕有為”了!

當此時也,中央國家機關實行市場化分配住房,《經濟日報》與《中國信息報》同一小區。而清憲與我,又剛好住在7號樓。

都辦報紙,都是新聞人,大樓前,電梯裡,見面機會很多,常常相視一笑,發些感慨。具體工作,談得不多,畢竟大家都忙。而他,好像比我更忙!老是低著頭,行色匆匆。

又過兩三年,大約2004年吧,電梯裡碰到清憲,他告訴我,老詹,我調山西了!

山西?我有些詫異,幹什麼?《山西日報》老總?

不是,政府機關工作。

原來,清憲已經到山西省政府擔任了副秘書長兼政研室主任。新聞界少了一員干將,黨政界多了一位官員。剛過不惑之年的清憲,開始走上人生另一條路。想來他已經“不惑”。

此後,仕途比較順暢,短短三四年間,擔任過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又任過擔任省政府秘書長、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

此後,在電梯和宿舍樓很難見到清憲身影,畢竟已是地方行政官員,京城只是偶爾回來而已。

再以後,聽說他下派基層,擔任晉城市長;後又調運城擔任市長。在當了五年市長後,由呂梁市委書記提拔擔任了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2016年,53歲的王清憲成為副省級幹部。至此,他已經在山西整整工作12年。

第二年,王清憲調任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今年1月29日,他由省委常委、秘書長任上,調青島擔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

行文至此,有人難免嘀咕,喂喂老詹,你咋對王清憲的經歷瞭解得這麼清楚呢?

其實老詹是個大大咧咧的人,這些年只是大體知曉清憲行蹤,具體哪年哪月幹些什麼,哪弄得這麼清楚!無非從網上查了查,核對核對時間而已。

到青島後,王清憲有些什麼主張,到底幹得怎樣呢?畢竟才去兩個多月,到底幹得怎樣,下結論為時過早。

不過,前些天,王清憲書記率領青島黨政考察團一干人等,專程到深圳考察學習4天,這曾成為當地一大新聞!也應該算是清憲到青島後一次比較大的舉動吧?

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王清憲發表主旨演講。媒體很快披露演講全文,老詹細細讀了兩遍,禁不住要豎一大拇指,講得好!好就好在,有內容,有感情,有實招,有措施。

如此既務實又動情的演講,說句實話,見得不多。

看得出來,演講稿是清憲親筆起草的,字裡行間,當年人民日報經濟部記者的文采飛揚,隱隱留存。

看得出來,清憲的心是熾熱的,他是那麼想幹成一番事業,不負上級知遇之恩,不負青島民眾期望。

看得出來,清憲內心隱隱還有些摩拳擦掌只爭朝夕的急切。因為,畢竟,1963年7月出生的他,即將滿56歲。

衷心希望清憲能夠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在青島這片大有希望的熱土,幹出一番不凡業績。

人民日報海外版前總編輯撰文:《聽說王清憲當了青島市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