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容縣那一個平淡無奇的百歲人生

不得讀書當“使妹”

李超群老人於1916年出生於容州鎮寧衝村,母親在她尚未滿一歲時就因病去世了。從此,她與父親及兩個哥哥相依為命過日子。因為家裡太窮,加上父親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她沒有機會讀書。在她只有10來歲的時候,便被父親送到容城靠近真武閣的一個大戶人家當“使妹”(苦力),每天挑水和做其他家務,累得不可開交。這樣做了好幾年。後來,又轉到其店鋪幫助賣東西。窮人的孩子早歷練。她吃苦耐勞,不向命運低頭的性格,也為她日後的健康長壽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

種蔗養豬做買賣

在她23歲的時候,經人介紹,她與本村比她大一歲的男青年韋春南結婚。結婚一年後,有了大女兒,隨後又有了大兒子和二兒子,還有家公家婆,開支很大。為使家庭生活好一點,夫妻倆齊心合力搞種養。每天不停地工作,雖說非常辛苦,但勤勞換回了回報,日子還勉強過得去。解放後,她的丈夫到縣皮膚醫院當醫生,她堅持在農村參加生產隊勞動,生活有了進一步改善。

集體勞動成能手

集體化時期,李超群勞動積極,樣樣工作爭著幹。她回憶說,1958年縣裡組織建設寧沖水庫和木井水庫,她和男勞力一樣擔泥,掄起大木墩,打壓壩首。半年多的時間,她經常和男社員一樣,堅持吃住在工地,為早日建成兩座水庫作出了貢獻。同年秋,容縣大鍊鋼鐵,李超群也與其他男社員一樣,利用晚上時間從本村擔礦石到近二十里地外的七里小高爐,雖然非常疲憊,但每次都超額完成任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學大寨期間,由於她手腳麻利,幹活勤快,工分經常是隊裡婦女的最高者。

晚年心樂助長壽

1993年冬,李超群的丈夫因病去世。為了能讓老人安心歡度晚年,在縣城工作的兒子和兒媳將年近八旬的她接到縣城居住,對她孝敬有加。25年來,她基本上是每天早上8時起床,晚上9時左右睡覺。飲食上沒有什麼講究,晚輩們吃什麼她就吃什麼,只是不吃或少吃比較涼性的食物,每餐能吃一碗飯、一碗粥和一碗湯。她基本上每天都到鄰居家聊天,聊百年來的所見所聞。由於她歲數高,身體好,思維敏捷,百年往事歷歷在目,附近不少街坊都喜歡和她聊天,她也以此為樂。“別看我婆婆已經102歲了,但她還天天爬幾趟六層高的樓梯,堅持自己的衣服、被帳自己洗,自己拿到樓頂曬,傍晚又爬到樓頂將她的衣物收回來。她已有了曾孫和玄外孫,還能幫助看小孩和做飯煮菜呢。”她的兒媳婦盧愛文介紹說,由於老人堅持鍛鍊,經常勞作,飲食清淡,與人為善,她的身體一直很好,就連感冒頭痛這些小毛病也很少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