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两个底层逻辑

点击右上角【关注】职业瓶颈导师赵默的头条号,获取更多职场转型干货方法论

时光飞逝,无论过去的2019年你过的是喜是悲,都已经成为过往,对于某些人是新的开始,但是对于某些人却是不尽的感叹里,感叹2019年一事无成,感叹时光太快,但是梦想还没实现。

但是懊恼,迷茫无济于事,生活依旧继续,虽过去已经无法挽回,但是2020年可以尝试有所不同,财经作家吴晓波跨年演讲提到的一句台词:


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两个底层逻辑


过去的40年,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个体,和你出生,IQ或资源丰富不丰富,都没有关系,和一个东西有关系,那就是欲望,你是否愿意为改变而去冒险。

回顾2019年,我的脑海里闪烁出很多为梦想打拼的面孔,有的愿意为了梦想尝试改变,不断改变,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佼佼者,有的虽寻求到了未来的方向,但是一年后,依旧停留原地,我思考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不断的研究后,我发觉是“动力不足”,也就是没有很强的欲望去改变,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的是:“如何让定位落地”我想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第一个要思考的,是如何打破习得性无助。


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两个底层逻辑


有一类朋友,只要你明确分析出他未来的方向以后,他就会克服一个个困难,未来脱胎换骨,但是有一类朋友,即使你分析出未来的方向后,他对于困难一步步退缩,不愿意继续往前,也就无法成为她想成为的那类,往往还会倒退。

曾经我有一位来访的朋友,曾经我给她规划的是亲子 讲师,和机构合作和拓展,以一个精品的课程 手,慢慢实现品牌力,但是后续面临沟通 ,以及研发困境的时候,仿佛前面全部都是困难,但是后续依旧进一个个循环里,其实她所面临的是“婴儿式思维 ”,她的成长环境里,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几乎每次遇到困难 ,都会有父母或朋友挺身而出,她也习惯了别人的帮助。

也就是习得性无助,有一部分产生多年的成长习惯,另外一部分是过往抗挫力过少,所以需要后天的调试,采取冥想的方式, 强内心的力量,慢慢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当内心的力量够了,习得性无助渐渐会扫清,也会更加有成事的能力。

2 第二个思考的,是否打破“窄化思维”。


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两个底层逻辑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求成功,可是成功的却是凤毛菱角, 差异就是“窄化思维”

打个比方,我曾经有一位国企的来访者,他是将近10年都是房产央企企业从事协调类工作,面对当下倦怠不已,即使给予了方向引导,但是她备很多不可能的想法给打败。

是他能力不够吗?不是的,其实忽略了一点就是,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岗位,从事相同类型的工作,视野会慢慢窄化,她的激情大部分都会被长期的工作内容所耗尽,对于新事物渐渐产生抵抗。

所以打破窄化思维,也是非常关键,立足更高点,尝试 针对性的钻 研擅长的领域,不拘泥当下,令视角更宽,也会更加接近未来的你。



最后的话

总结一下,当工作成为生活的努力一共有2个非常重要的思考:

第一个培养,是如何打破习得性无助。

当内心的力量够了,习得性无助渐渐会扫清,也会更加有成事的能力。

第二个思考的,是否打破“窄化思维”。

不拘泥当下,令视角更宽,也会更加接近未来的你。

只有经历了2个培养,2020年,你才会成为你想象的样子。

作者简介:赵默,前500强公司十年HRD,资深职业瓶颈导师,BBC职业规划教练,企业瓶颈赋能教练,NLP执行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用文字和声音的力量帮助职场人士突破自我设限,找回自我,寻找职业新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