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去年的甘蔗收購價低,導致還有很多沒收完,但今年糖廠又說大力扶持甘蔗種植,該怎麼辦?

鄉民鋒哥


問:去年的甘蔗收購價低,導致還有很多沒收完,但今年糖廠又說大力扶持甘蔗種植,該怎麼辦?

鄉小農認為種植甘蔗要根據市場走俏來定義,去年甘蔗收購價低而且還沒收完,糖廠還扶持農戶種植甘蔗這肯定是不行的,糖廠說好聽是扶持說不好聽就是忽悠,如果有心扶持農戶可以先簽合同,這樣雙方都有利,像這樣只說不做受害的只有老百姓,所以種植戶要結合實際來種植甘蔗。


根據廣西黑皮甘蔗網,2018年甘蔗價格持續走低,造成很多農戶損失,目前廣西甘蔗大量出貨,之前陸續傳來“甘蔗價格走低”的消息,這讓不少蔗農十分著急。蔗農宜在春節前出完貨。 早期甘蔗陸續上市時,遇上陰雨連綿,給甘蔗銷售帶來巨大沖擊,銷售價格跌破0.4元/市斤。不少蔗農低價拋售。2019北方果商大量採購年貨給甘蔗漲價帶來一定的上升動力,從原來0.4元/市斤上升到0.5-0.6元/斤,之前低價拋售並不會吸引更多的果商和消費者,相反可能會導致低價低出的局面。



種植戶種植甘蔗應選擇產量高、甜度高的品種,種植銷售方式不要太過單一,可選擇市場拋售和自行加工來提高收益。不要盲目跟風種植,當市場供過於求時價錢必然會低,所以合理選項種植面積來穩定市場價格。


農農說


很有幸,能有機會碰上這種問題,類似這種問題的存在,也困擾了我家裡多年。借這次機會,我想來發表一下我自己對這類問題和本題目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其實在農村裡,這種問題常常會在我們這些想奮鬥的和已在奮鬥中的,奮鬥後了又看不到希望困惑的一些農民朋友感到淒涼和悲哀。

為什麼呢,因為我家也有這種問題的存在。我家也種植過大批量(三塊地大概6、7畝地)的甘蔗,當時管理好了,打點好了,一切就緒了,準備以為有個好的銷售量,誰知這情況就與小編的情況一樣,糖廠要低廉來收購我們的甘蔗,說好了的過來收購,但到了那天人影沒見著,打電話給他,他說現在糖廠裡的糖過剩,不採購了,暫停收購。我家聽到這消息,如五壺灌頂、氣爆了!後來就只能一捆捆的自己捎上鎮上賣,賣了好久也沒能賣完,自己吃又吃不完那麼多,後來還有很多就當柴燒掉來做肥料了。

每當想到這些,就覺得既氣憤又可惜。感覺自己家人在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資源,白費了功夫似的。

不過,現在想回來,可能當時自己家人剛好處於這個行業的最低迷狀態罷了,等這個市場甦醒後,也許又會有好的前景。想對從事這行的農民或商戶朋友們說聲,只要沉得住氣,總會有希望的明天(收穫)!

不是嗎?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扶持三農,和地方政府也不斷出臺好政策來支持當地的農作物經濟,讓更多的農產品有銷量有出路有奔頭!

想到這個,我家又想再來幹一次。這次來,我們想從以下方面著手(也順便解答一下小編的以上題目問題):

第一,從選種上下功夫。

以前我家種植的是白甘蔗,這種好像沒那麼多人喜歡,糖廠也收購的不多,我們現在想改種紅甘蔗,這種多人喜歡,糖廠裡的人也喜歡。因為大家都知道,紅甘蔗汁多,水甜,且生長出來會比其他的大條(量大),病害也會比其他的減少許多。

第二,從土地上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種植甘蔗,需要大塊的土地,小塊的種不出效果和批量來;選地要大,選的土地要肥沃,選的地要利於採水和排水,要陽光夠充足。

第三,從管理上下功夫。

種植甘蔗,是一種費時費力費財的一項投資。耗時長、生長緩慢、打理困難是這一農作物的特點;見於這些特點,我們要做好很多的工作,如打土、播種、施肥、灌溉,如防老鼠的啃咬、防颱風的吹刮、防洪水的浸泡、防人為的破壞等等,是要花上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的。

第四,從銷售上下功夫。

我們辛苦種植出來的產品,肯定是需要人來常識(也就買家),若不是,那就前功盡棄、浪費功夫了。那怎樣有好的買家呢,這得根據你當地政府政策來衡量定奪,或自己另找銷售途徑,一般當地政府都有農村經濟合作社的,他們就是專門會幫我們這些人找出路找點子的。若他們都找不到的話,自已在網上找,找阿里、找淘寶找其他的銷售網或其他人。

第五,要善於總結經驗。

不管是在種植前或者是種植後,都要善於找出好的在哪,不好的在哪,儘量做到減少費用的開銷,少支出多回收是我們最想看到的。這就只能得經營者來發現和總結了。

以上就是我本人想再出發時的一些做法和看法,有可能有很多的不足,希望有關專業的專家能給我或給我們從事這類農作物的朋友多一點的引導和指示,我這其中的不足,望能批評指正。


春楓文藝


2號的時候我家砍了一車25.6噸的普通品種甘蔗,25.6×490=12544元,人工26個工日(自己砍3個工不計,我們本村120塊一天):人工費=26×120=3120元;勾機上車:500塊;化肥一畝大概700元,砍了3畝,3×700=2100元;農藥200塊,機耕費折舊150塊;種植,施肥2次請人算5個工日,3×120=600元;利潤=12544-3120-500-2100-200-150-600=5874元……3畝甘蔗地一年就得這麼一點錢,自己一年投入的勞力不計,風吹日曬雨淋,從種植到培土,施肥,打藥,鋤草,剝葉,砍……還不計因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我還種你妹啊種……我算你三畝地自己全年投入的工日40個,我去幫別人打工40×120=4800元,還是去幫別人打工的好,勸君不要種甘蔗了,又累又不得錢又辛苦,風吹日曬雨淋……丟呀咩……😤😤😤😤😤😤😤





雨巷行人


這個問題看似小事,但事關今後甘蔗發展,非常值得廣西有關人士好好研究。因為,廣西是中國最大的糖料蔗生產省區,甘蔗面積最大。

首先,說一說第一個問題,甘蔗收購價低導致還有很多沒有收完。廣西種植榨糖用的糖料蔗最多,目前種植面積約有1100多萬畝,產業規模約佔全國的60%。可以說,全國人吃的糖蔗中,每一斤就有6兩來自廣西。

但是,由於種蔗成本的不斷上漲,進口糖的低價衝擊,我國的白糖市場價格一直波動非常大,也直接影響到了甘蔗的收購價。2018/2019榨季,廣西的普通品種糖料蔗收購價是490元,比上年又低了10元。

按照目前的生產水平及成本測算,廣西的農民種糖料蔗能賺到的錢很少,可能一畝就那麼幾百元。如果加上糖廠不按時發放蔗款,打上白條一兩年拖欠著,那農民更沒有什麼積極性。

糖料蔗的收購是有季節性的,一般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左右收蔗榨糖,其他時間糖廠都是機器維護,只等來年蔗長大了再砍收再開榨。如果過了榨季還不收完甘蔗,那蔗農可就虧大了。

如果因為甘蔗豐收了,收購價低而農民不願意砍蔗,這倒真的是個大問題。據瞭解,廣西的農民種蔗,不管收購價格高還是低,到時間都必須砍收,否則就會留在地裡枯萎爛掉,而還會影響第二年的蔗苗生長及產量。

如果真的到了農民不願意砍收的地步,說明這蔗價低到農民已經沒法再種,不願再種。因為砍了蔗送進糖廠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又有誰願意去受哪個苦?

糖廠說要今年又要大力扶持甘蔗種植面積,那就看這個扶持是如何“大力”了,沒有足夠的誘餌魚兒怎麼會上鉤?同樣,沒有足夠的利益與利潤驅動,農民又怎麼會死守這片地種甘蔗?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就領兩三千塊甚至更多的工資,不比種蔗強嗎?

因此,這道題不是農民怎麼辦的問題,而是這個產業還有沒有前途的問題。如果蔗價上不來,你怎麼能說是大力扶持?農民又怎樣才有信心?你說呢?


桂農通


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料收購價格一般品種為490元/噸,加價良種為520元/噸。從收購價上看,比上年低了10元/噸,變化不大。甘蔗砍收是跨年度,一般從每年11下旬到第二年4月份,都是甘蔗砍收季,而甘蔗種植也從秋季開始到春季都是比較好種植時間 ,與榨季基本重合,蔗農一面要砍收甘蔗,一面根據農時種蔗 ,對蔗農來說是一年中最繁忙季節。

原料蔗是糖廠的生存之本,第一車車間,應該說糖廠大力扶持種蔗也是職責所在,沒有甘蔗,糖廠能存在嗎?但現在甘蔗種植效益比較低,蔗農種蔗積極性不高也是一個嚴峻的事實,這也是廣西糖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廣西糖業發展就會逐漸走向哀退。廣西糖業這幾年進行一些探索,如雙高基地建設,大力推廣甘蔗全程機械化等,但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外有進口糖低價優勢競爭,內有食糖成本不斷升高壓力,迫使廣西糖業進行改革,二次創業,但現在改革重點放在製糖企業上,並沒有抓住廣西糖業痛點,當前制約廣西糖業發展關鍵是種蔗效益低,種蔗效益一般,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現在在外部競爭壓力和內部成本壓力下,問題更加顯現出來,蔗農種蔗不見錢,糖廠賣糖虧本,兩頭都不見好。所以改革重點在幹提高甘蔗種植效益,只有基礎打牢了,廣西糖業發展才有未來。


老蔗頭


據悉,目前我國最大的甘蔗產地廣西和雲南分別公佈了甘蔗的指導收購價格,其中新榨季普通甘蔗收購價為490元/噸,雲南則為420元,並且糖料蔗收購價格繼續採取蔗糖價格掛鉤聯動、二次結算的管理方式。

也就是說,如果將來糖價格漲了,農戶的甘蔗在結算時賣的價格會更高!

如果一根甘蔗5斤的話,最低能值兩塊錢——當然,如果你要從網上購買的話,運費可能比甘蔗還要貴了!


著名神經哥漫畫


廣西百色靖西的糖廠不是說已經倒閉了,現在又叫我們養蠶,但是去年的錢都還沒有給農民。


HMP822


不是不砍,是輪著砍最後輪到砍不急糖廠不收了,剩下的甘蔗不要了市場上買又沒人要,剩下甘蔗都日糖廠祖宗十八代了


用戶7628073165190


個人建議 既然糖廠說大力扶持 哪就讓糖廠拿出實際行動出來(比如一 把今年的貨收了 二把該給的錢全部給了)再說其他的 否則就改種其他的農作物……甚至放荒 農民要知道不要總以為自己不種是自己吃虧 要知道如果沒有人再種甘蔗了 糖廠吃虧更大……


相逢似緣2


大家不種甘蔗會死? 其實還有多條路 比如:香蕉,火龍果等等 糖廠沒甘蔗它們會真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