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國家教育部提出:八大體系助力校園足球高速發展!

國家教育部提出:八大體系助力校園足球高速發展!

教育部在江蘇省南通市海門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最新進展情況和全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整體思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迴顧了校園足球三年來的發展狀況,重點介紹了下一步校園足球發展的思路和要解決的問題。

據悉,2015年以來,全國各省(區、市)校園足球工作堅持“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發展思路,以“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教會足球運動技能,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打牢中國足球騰飛的人才基礎”為發展目標,紮實工作,開拓創新,校園足球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發展的“加速度”,開創了適合各地實際的校園足球發展道路。

王登峰說,校園足球發展水平,可以用“六個多”來概括:踢球的人多了,會踢球的人也多了;踢得好的人多了,整體上踢球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教足球的人多了,教得好的人也多了。他表示,經過三年的發展建設,校園足球在教學方面、保障條件、場地建設以及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目前,校園足球工作已納入教育改革發展體系。王登峰表示,下一步將把每一項工作做得更加紮實,更加精緻。具體來講,要構建八大體系。

第一,要科學佈局、夯實校園足球的推廣體系。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要求,到2025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要達到5萬所。“從今年開始到2025年,每個省區市都要制定出每年再創建多少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規劃,按照規劃認真落實。”

第二,精準發力、健全校園足球教學體系。為了搭建教學體系,下一步,教師培訓也將會更加精準。“教師培訓將會分年級進行,教不同年級的足球教師,分別單獨對其進行培訓,線上線下結合。”

第三,嚴格管理、做強校園足球競賽體系。首先要做到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班級聯賽,班班有球隊,週週有比賽。在校內聯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聯賽,在聯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選拔性競賽和夏令營;其次是選拔性競賽要形成完整體系。不僅要有全國最佳陣容,下一步,每個地市區的最佳陣容、縣市區的最佳陣容包括鄉鎮、學區的最佳陣容要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另外,嚴格賽風賽紀,實現校園足球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使命。

第四,通過示範引領、打造校園足球的樣板體系。通過選聘高水平的教練作為一個區域的校園足球最高專家,由其來帶動區域內所有的校園足球教師和教練員組建校園足球技術體系。

第五,激勵創新、構建校園足球榮譽體系。進一步落實學生運動技能等級,根據每一個學生參與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的時間和實際技術水平,完善校園足球學生運動技能等級標準。

第六,精誠合作、合力形成校園足球推進體系。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七個部門要協同配合,在場地規劃、師資培訓、社會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教育和體育在校園足球方面的資源要實現共享,教育和體育部門在校園足球工作中要實現“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自成體系,相互支撐”的合作格局。要搭建全社會各相關組織機構和部門有序參與,通力合作,共同推進校園足球健康發展的格局。

第七,攻堅克難、搭建校園足球科研體系。明確體育的價值,繁榮體育文化,王登峰直言,校園足球工作發展到今天,最大的困難就是思想觀念問題。孩子從小參與體育鍛煉,掌握運動技能,參加體育競賽,對他的全面發展到底有什麼積極的促進作用?每天鍛鍊一小時,每天有一場比賽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成績?體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意味著什麼?這是搭建科研體系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第八,龍蟲並雕、形成校園足球輿論和宣傳體系。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健康的輿論環境。下一步在輿論宣傳方面希望能夠與媒體進行更及時有效的溝通,共同形成校園足球宣傳體系。“特別是要做好典型宣傳,要如實地報道校園足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在理念和價值方面對社會有更多的正面引領。”

最後,王登峰簡要介紹了下一步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整體思路。他說,要把在足球方面取得的經驗儘快地推廣到籃球、排球、冰雪運動、武術等項目上。在冰雪運動進校園、中華武術進校園和其它的運動項目進校園上,也將參照校園足球的模式,建立特色學校,建立健全各個運動項目教學指南、教學大綱,製作教學視頻,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培訓和場地設施的改造力度,使整個學校體育從教學、訓練和競賽全面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