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年人應該為自己養老做好哪些準備?

睿智真藝


在人的一生中,如何養老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砍,尤其是到中老年階段。一,調整心態,保持良心的心情,用平常心,從容應對各種環境的變化與壓力。二,適當煅練身體,保持身體健康。三,有個老伴,守好老窩,看好存款,不到萬不得也,不能透支經濟,隨時有能力應付生病住院的基本需要。四,不參與賭博,少喝酒,戒菸。五,盡力為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子女解除後顧之憂,傳承良好的家教家風。六,從心理上做好應對生活不能自理時的尷尬局面,有尊嚴的活著,有尊嚴的離開。七,將自己的後事安排好,不給子女添亂。


亮劍3549


今年五十七的我,再過三年就退休了,正式成為一名老年人。怎樣為自己養老呢?要做好哪些準備呢?現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一、心理上做好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

老年人要順其自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抵擋不了,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焦慮,不要因老去而憂傷,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二、做好規劃,要有存款,安度晚年。

老年人養老要先做好規劃,有一定的存款,別為子女耗盡自己所有的積蓄。要有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按自己的條件選擇,釣魚、打牌、唱歌、跳舞、書畫等,消磨時間,愉快地過好自己的老年生活,老有所樂。至於生命最後階段,生死由命,儘量不麻煩他人。

我七十歲之前,與兒、兒媳在永州中心城區生活,照看孫子、孫女,輔導他們功課,享受天倫之樂。我和老伴可自駕遊山玩水,欣賞祖國美麗河山,瞭解各地風土民情,寫一些隨感。我和老伴喜歡打點小牌,城裡牌室多,消遣消遣餘光。我還愛喝點小酒,多與兄弟、好友聚一聚,交流晚年生活。

七十歲之後,我和老伴回農村老家安度晚年。老家在城郊,兩層小樓房,住家很舒服。平時與老伴種種菜,打打牌,喂些土雞、土鴨,享受田園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知足常樂,能活八十多歲,我們就很知足了!

三、一定要有自己的老窩,老有所居。

人老了以後,一定要有自己的老窩,農村或城裡的住房都可以,屬於自己的安樂窩,可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干擾,老有所居,這個很重要。老年人會有各種疾病,生活習性與年輕人不同,長期與年輕人住在一起,會被他們嫌棄。

四、定期體檢。

老年人身體毛病多,要定期到醫院去檢查身體狀態,早發現早治療。現代醫療水平進步了,除癌症之外的老年病都可以治療,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

五、注重保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年人要注重保養,要勞逸結合,按時作息,可適當參加勞動,鍛鍊身體。飲食上要清淡,也要兼顧營養,切忌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祝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生活愉快,長命百年!

若您欣賞我以上觀點,請在下方留言、評論與點贊。我是正能量者華斌,謝謝!





正能量者華斌


我已退休好幾年了,應該為自己今後的養老做一個長遠的謀劃了。

“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養老這事不是小事,牽涉到下半輩子幾十年的事,如果按人均預期壽命測算,退休後最少還有十七八年的時間。咱家長輩都是長壽之人,老母親87歲去世,老父親今年95歲,生活自理,耳不聾眼不花,讀書看報都沒問題。

估計咱的遺傳基因還不錯,如果不遇到天災人禍,例如什麼非典、新冠病毒等,活到80多歲問題不大。

我歷來認為,我們的下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將來養老靠他們是靠不住的。養老只能靠自己,靠老夫老妻互相支撐。

為自己養老要做哪些準備呢?

一是精神上要有準備。也要有個長期規劃和短期目標。搞上四五個“五年規劃”。70歲之前,要爭取把國內幾十個世界文化遺產基本看完;把比較有名的有代表性的外國景觀遊覽一下。70—75歲,就只能在國內轉轉了;76—80歲,就不打算長途旅行了。80歲以後就不宜經常出門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已經把當年當兵時的駐地營房基本上看過了,了卻了一樁心事。

二是健康上要有準備。身體健康是高品質養老的前提,身體不好,一切歸零。要注意加強鍛鍊,要有充足的體能和充沛的精力。日常餐飲要做到飲食有節制,不暴飲暴食,不缺乏營養,不營養過剩,粗茶淡飯,口味清淡。爭取85歲之前行動不借助柺杖,生活完全自理。

三是物資上要有保障。我們沒有什麼積蓄,住房倒是沒有問題,養老金也夠用。去年又定了一小套養老房,設計理念就是為高齡老人量身定製的,估計明年能拿到。但是真去那兒住,可能還要過幾年。今後還要適當的存點錢,以防不測。也要為將來請人照應做準備。

四是生活情趣上要有追求。人老了,身體機能退化了,但是心不能老化、退化。不能無所事事。70歲之前還可以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做一些公益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習上不能放鬆,為了開闊視野,提升素質,鍛鍊智力,還是要有計劃地學點東西。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適度的文體活動。不為爭什麼,只是自愉自樂。

五是為人生的最後階段做準備。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這不是自己咒自己。人的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一件事情。平時就要給孩子講清楚,如果遇到治不好的病,不要勞力費神,儘量保證最後時光的生活質量,減少自己的痛苦,不拖累子女,不拖累社會。後亊辦得越快越好,不搞繁文縟節。





愛咩咩的老羊


應邀作答

老年人在為自己養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首先是在思想方面做出準備,坦然面對已經開始的老年生活。這方面對於能否愉快地安度晚年生活至關重要!這是精神上的準備。另外物質上的準備,比如養老金卡,醫保卡和銀行的儲蓄卡等,最重要的是寫在自己名下的房產。有了這些保障你的養老準備就會無憂了。這些只是硬件。再說軟件,誰來伺候你?是兒女還是請家政服務員保姆?也要有一個統籌規劃。總之應該為自己養老要做好充足準備才不至於碰上更多的煩心事。北京電視臺《第三調解室》資深律師陳旭有個著名的口頭禪就是:“看好老本,一個是工資本一個是房本”陳旭律師不厭其煩地囑咐老年人看好老本正是養老根本保障。

下圖為廣陽梁山在鑑賞清道光年間的綠釉瓷器。



廣陽梁山


現在這批老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不能指望子女養老,首先老年人必須生活有規律,有業餘愛好,喜歡健身,有自己的獨立住房,有能夠維持自己最低生活的退休金,有一定的存款以防萬一,最好個子女生活的近一點(最好不要生活在一起)



木子曉雯


首先要有積極的思想準備,要充分認識到人老是自然規律,這是不可抗拒的。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用陽光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面對今後的每一天。

其次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養的愛好來度過晚年的每一天。要準備發揮自己的專長,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多做一些對家人、對他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事。

三是最好有自己的住房和存款。不然就得準備看他人的臉色。

四是準備一旦體力不支最好進養老院,不是兒女不孝心,而是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兒女們的工作和主活壓力相當大,我們老了幫不了他們,我們對他們也不要有過分的奢望,不然的話到時失落感就會很大,這樣更不利自已的身體健康。

五是要勇於面對死亡,這是人生的必然歸屬,任何人都得走這條路。生前最好不要輕易把房產交給子女,那是自己離世後的事,因此要寫好遺囑。


手機用戶童漢芳


一,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堅持鍛鍊身體,努力做到健康

二,走出家門,交朋友,旅旅遊,心情舒暢

三,適度存錢,不要過度節省,保證生活質量

四,在能腦子清醒的時間,儘量自己打理生活,包括僱保姆,請保潔,用電話,用微信,不能與社會服務脫節,一味依賴別人。

五,能獨立生活不要跟兒女在一起居住,讓自己有自在安靜隨心所欲的獨立空間。

六,培養一個在家就可以享受的愛好。

身體,心情,生活技能,金錢,朋友,住房,信心,儘量保持擁有有益於自己的資本,丟棄不切現實的幻想,本分務實。

其餘,隨天意。😊


138see


首先是保證自己身體健康,其次是考慮養老。

每個月該從後代那裡要生活費就應該要,不能說心疼啊啥的,不捨得去要那個錢,但是吧,後人只要少把錢花在雜七雜八的東西上,也是能省出來的。

然後就是省錢存錢,給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做準備,萬一那天身體不好,後代不願意管,自己不至於被拋棄,啥也做不了,只能活一天算一天。

最後就是不動產還是什麼資金,能自己拿著自己拿著,並且不要讓後人知道自己手裡到底多少錢,一旦後人知道了,那是各種藉口不管了,反正老人有錢,我們年輕人自己活著困難,老人就體諒一下,自己看著辦。

能分開住的就分開住,省的被後人陰陽怪氣的整天氣死,不能分開住的儘量看開點,少生氣,該吃吃,該喝喝,別委屈自己的身體,一旦身體垮了,也沒人願意管。


窗外昨夜雨


做為老人來講,吃穿不愁,身體健康!兒女孝順,看看隔輩孫,必須自己要保持一個平常心,把有些事情看淡一點!


不說不痛快


老年人在退休(不工作)前,最好為自己積蓄一千萬元養老金。為什麼要一千萬元?因為通貨膨脹,繼續印鈔割羊毛,一千萬十幾年後可能不夠住一次醫院,別說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